AI驱动的组织变革:Block CTO的实践分享

从AI生产力数据到未来的工作模式

演讲者:Dani Prasana

职位:Block 首席技术官 (CTO)

背景:在成为CTO前,他向CEO Jack Dorsey提交了一份“AI宣言”,推动了公司向“AI原生”的转型。他曾任Cash App工程主管,并在Google参与过Google Wave和Google+等项目。

管理规模:在Block,他领导着一支超过3,500人的技术团队。

Lenny总结的金句:一个永恒的创业座右铭

Just focus on your core competencies and then buy everything else.

专注你的核心竞争力,然后购买其他一切。

- 主持人 Lenny's Summary

背景解读:

这句话是主持人Lenny在听完Dani分享“自研内部工具的陷阱”后提炼的总结。Dani指出,即使AI让自研非核心工具变得更容易,但其长期的维护成本、分散团队精力的代价是巨大的,会拖累公司对核心目标的追求。这个座右铭强调了企业应将所有宝贵的工程和产品资源,全部集中在那些能定义其市场地位、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上。

对于所有非核心的功能(例如内部管理系统、IT支持工具、数据仪表盘等),则应优先选择购买成熟的第三方SaaS解决方案,而不是耗费精力去“重新发明轮子”,即使自研看起来“更快”或“更省钱”。

AI对软件工程生产力的真实影响

核心观点:关于AI生产力提升的争论(“过度炒作” vs “革命性”),Block的实践数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AI确实带来了显著收益,而且“今天的成果,就是未来最低的基线”。

Block内部生产力数据:

  • AI先锋工程师团队:通过深度使用AI工具,每周平均节省 8到10小时 的工作时间。
  • 全公司范围:跨越工程、支持、法律、风控等所有团队,AI工具正在帮助公司节省约 20%到25% 的“人类手动工时”。

最大的受益者(一个意外的答案):

迄今为止,AI赋能的最大受益者是公司的非技术人员。他们通过AI Agent(如Goose)为自己的工作流程构建小型自动化工具,极大地减少了对工程团队的依赖。这反过来解放了工程师,让他们能更专注于核心和复杂的工程挑战,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提升。

未来的软件开发:从“重构”到“重生”

AI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软件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哲学,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

未来工程师的工作模式:

  • 7x24小时不间断的AI Agent:LLM不应该在夜晚和周末“闲置”,它们应该持续工作,预测需求,主动构建。一位Block工程师已在实验让AI Agent(Goose)实时观察他的工作,并在他与同事讨论后,主动编写代码提交PR。
  • 大规模并行实验:开发者不再需要因资源有限而小心翼翼地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未来,开发者可以描述多个不同的想法,让AI在一夜之间全部实现,第二天早上再挑选最好的一个,其余的全部丢弃。
  • “一次性代码”与“每日重写”:“不要重写”的传统软件工程金科玉律可能被打破。由于AI生成代码的成本极低,开发者将更频繁地“扔掉”不满意的代码甚至整个系统,然后从头开始生成一个更好的版本。终极设想是:“如果我们每次发布新版本时,都把旧代码全部删除(rm -rf),然后从零开始重新构建,世界会怎样?”

AI的局限性:目前,AI在处理需要深厚经验的领域仍显不足,例如复杂的系统架构设计、并发问题(Race Conditions)、全局性的流程优化等。这些高阶抽象思维和判断力仍是高级工程师的核心价值。

反直觉的工程哲学:代码质量 vs. 产品成功

最反直觉的教训:代码质量与产品成功毫无关系。

许多工程师执着于代码的优雅和完美的架构,但这并非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产品的核心是为用户解决真实问题

经典案例:YouTube vs. Google Video

YouTube被Google收购时,其技术栈在Google的工程师看来“烂到无法直视”(例如,视频文件作为Blob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后端是性能相对较低的Python)。而技术上远为先进、架构更优越的Google Video却彻底失败了。这个案例雄辩地证明,快速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即时分享短视频)远比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更重要。

对工程师的启示:

与其过度陷入“我们需要重构”的循环,不如时刻回归初心:“我们正在为谁构建?我们正在解决什么问题?” 大部分代码可能在明天就会被AI重写或被整个扔掉,因此应专注于快速交付用户价值。

组织变革:比AI更重要的生产力引擎

核心观点:在引入任何强大的AI工具之前,Block进行了一项“枯燥但至关重要”的组织变革,其对生产力的提升甚至超过了AI本身。这个变革就是从 GM(总经理)制 转向 职能(Functional)制

两种组织架构的对比:

  • 旧的GM制:公司是多个独立业务单元的组合,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工程、设计团队。这导致了技术孤岛、重复建设和战略分散。在这种模式下,工程 headcount 往往被视为一种可以随意增减的“商品”。
  • 新的职能制:公司按职能重组,所有工程师向一个工程主管汇报。这一变革受到了史蒂夫·乔布斯重返苹果后所做改革的启发。

对工程团队的影响:这一结构性调整,使得公司能够:

  1.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形成统一的技术战略,集中资源投入到像AI这样的基础平台建设上。
  2. 打破壁垒,促进复用:工程师可以在不同业务间流动,技术和工具(如Goose)可以被整个公司共享,避免了重复造轮子。
  3. 回归技术初心:重新将公司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将工程和设计放在首位,追求技术卓越。

这印证了康威定律(Conway's Law)一个组织的沟通结构决定了其设计出的系统结构。简而言之,公司“设计”出的产品,其实是其组织架构的镜像。:组织架构的改变是技术和产品变革的先决条件。

揭秘Block的秘密武器:AI Agent “Goose”

Goose是Block内部开发并开源的一款通用AI Agent,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更是赋予了大型语言模型(LLM)“手和脚”的平台。

Goose核心技术与能力:

  • 工作原理:基于Anthropic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一套标准化的“包装器”,可以将任何现有的软件工具(如数据库、API、命令行)的能力暴露给LLM,使其能够调用和操作这些工具。,Goose能够动态地调用和编排公司内外的各种软件和系统。
  • 全能任务处理:一个简单的指令,如“帮我制作一份营销报告”,Goose可以自主完成编写SQL、分析数据、生成图表、整合报告并发送邮件等一系列复杂任务。
  • 开源与生态:Goose是完全开源的,任何公司都可以下载、使用和扩展,为其添加针对自己内部系统的MCP。它甚至可以编写自己的MCPs,实现自我扩展。

原文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