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Wei

人工智能研究员

当前: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曾任: OpenAI (2023-2025), 谷歌大脑 (Google Brain) (2020-2023)

核心贡献: 以其在大型语言模型(LLMs)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极大地推动了思维链(Chain-of-Thought)提示, 指令微调(Instruction Tuning)LLMs的涌现能力(Emergent Abilities)等关键技术的普及。他也是OpenAI o1模型的共同创建者之一。

理念一:智能商品化 (Intelligence as a Commodity)

核心观点:获取智能和知识的成本与可及性正被推向趋近于零。

  • AI进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前沿拓展): 当AI尚不能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时,研究者致力于解锁新能力。例如,过去五年在MMLU等基准测试上的性能逐步提升。
    • 第二阶段 (商品化): 一旦某项能力被实现,其使用成本会迅速下降。数据显示,达到特定MMLU性能水平的成本每年都在降低。
  • 持续降价的动力: 自适应计算(Adaptive Compute)的成功,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任务难度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简单任务的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 知识获取的即时性: 获取公共信息的时间已从过去的数小时乃至数天,缩短至几乎瞬时。AI智能体甚至能解决需要访问专业数据库的复杂问题。

💡 行动建议

  • 拥抱知识民主化:利用低成本的AI工具,进入过去因知识壁垒而难以企及的领域,如编程、生物黑客(biohacking)、专业研究等。
  • 关注价值转移:既然公共信息变得廉价,应更加重视私有信息、内幕知识和独特人脉的价值,这些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 构建个性化体验:未来的机会在于创造“个性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即时、精准、定制化的信息和服务,而不是通用的公共信息。
自适应计算 成本降低 知识即时性 大众化 价值转移

理念二:验证者定律 (Verifier's Law)

核心观点:训练AI解决某个任务的能力,与验证该任务的难易程度成正比。任何易于验证的可解任务,最终都将被AI攻克。

  • 验证的不对称性 (Asymmetry of Verification): 很多任务“验证”远比“生成”容易(如数独)。AI在拥有清晰、快速、可扩展、低噪声、连续奖励的验证机制的任务上,进展会极其迅速。
  • 反向不对称性:也存在验证比生成更难的任务(如事实核查),AI在这些领域的进展会更慢,甚至可能产生大量难以验证的“貌似正确”的内容。
  • 实践案例: AlphaDev等项目通过为问题构建一个强大的验证器,然后让AI进行海量试错和优化,最终解决了顶尖的人类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 行动建议

  • 成为“验证器”的创造者:如果你想利用AI,关键在于为你所在的领域建立可量化的、可自动评估的衡量标准。一旦某件事物可被精确衡量,它就能被AI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 选择赛道:优先选择那些工作成果容易被客观、快速验证的领域进行创业或深耕,因为这些是AI最先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地方。
  • 职业规划预警:如果你的核心工作是执行那些有明确对错之分、且结果易于验证的任务,那么你需要为这些任务被高度自动化做好准备。
不对称验证 可衡量性 AlphaDev 自动化 评估方法

理念三:智能的锯齿状前沿 (The Jagged Edge of Intelligence)

核心观点:AI在不同任务上的能力和进步速度存在巨大差异,不会出现所有能力瞬间爆发的“快速起飞”(Fast Takeoff) 式超级智能。

  • 拒绝“快速起飞”论: AI的能力图谱是“锯齿状”的,在某些任务上是“超人”,在另一些任务上则“很笨”。其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将是渐进的,而非瞬间完成。
  • 预测AI进步速度的三大启发式规则:
    1. 数字 vs. 物理 (Digital vs. Physical): 数字世界任务进展飞快,物理世界任务(如机器人)进展缓慢。
    2. 对人类的难易度: 通常,对人类容易的任务对AI也容易(但有例外)。
    3. 数据丰富度: AI在数据丰富的领域表现更好。
  • 行业影响预测: 软件开发等行业将受AI极大加速,而理发、管道维修、传统手工艺等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受影响较小。

💡 行动建议

  • 战略性地选择你的领域:运用“数字vs物理”、“人类难易度”和“数据丰裕度”这三个维度来评估你所在的行业或你想学习的技能。将你的精力投入到那些AI难以替代的领域(通常涉及物理操作、复杂人际交互、数据稀疏等)。
  • 成为“人机协作”的桥梁:不要害怕AI,而是要成为驾驭AI的专家。在那些AI即将颠覆的数字领域,学习如何与AI高效协作,利用AI放大你的能力。
  • 保持灵活和批判性思维:认识到AI能力的“锯齿状”特性,不要盲目相信AI在所有问题上都能给出完美答案。培养识别AI能力边界和潜在弱点的能力。
锯齿状前沿 快速起飞 数字vs物理 数据依赖 人机协作

原文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