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深度使用后的七大核心模式
在 Cursor 或 VS Code 等编辑器中运行 Claude Code,可以直接访问和拖拽项目文件,极大提升便利性。
使用 --dangerously-skip-permissions
参数启动,可以跳过每次操作的权限确认,大幅提升流畅度。但作者建议,初期使用时需保持警惕,直到建立信任。
通过在配置文件中设置钩子,可以在 Claude Code 完成任务后播放提示音,方便在多任务时感知其工作状态。
建立一个能快速截图并复制到剪贴板的工作流。直接将图片(UI、错误信息等)粘贴到对话中,是提供视觉上下文的最快方式。
把上下文管理想象成玩拼图。如果不断加入不相关的拼图碎片(过时或无关的上下文),模型就很难完成当前的任务。精准、简短的上下文是高质量输出的关键。
每当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或准备开始新任务时,果断使用 /clear
命令。这能确保模型不受之前对话的干扰,更专注于新问题。
在清空上下文之前,可以让模型“为我创建一个用于继续当前任务的新提示”。模型会总结当前对话的核心要点和未解决的问题,形成一个凝练的新提示,让你带着关键信息轻装上阵。
.claude.md
文件是项目的长期记忆。不要使用 /init
命令自动生成一个臃肿的文件,而应手动维护它,只保留最重要的指令,如:“总是使用 TypeScript”、“必须为代码编写测试”等。
如果你还在打字,你几乎肯定没有提供足够的上下文。语音输入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轻松地提供更丰富、更细致的需求、顾虑和想法,其信息密度远超打字。
一份好的产品需求文档(PRD)是高质量交付的基石。在动手编码前,先与 LLM 合作,通过对话迭代出一份清晰的规划文档。
PRD 应专注于产品的功能、用户体验、目标和约束(“它应该有两个按钮,主色调是蓝色”),而不是技术实现方案(“用 React 和 Redux”)。把“How”留给 AI 决定。
让 Claude Code 将最终的规划保存为项目中的一个 Markdown 文件(例如在 /docs
文件夹下)。这既是后续开发的蓝图,也方便在中断后快速恢复工作。
在项目根目录的 .claude/commands/
文件夹下创建 Markdown 文件,即可定义新的斜杠命令(slash commands)。例如,为特定项目创建一个复杂的 /build
命令。
在你的用户主目录(~/.claude/commands/
)下创建的命令,可以在任何项目中调用,非常适合封装通用的工作流,如作者自定义的 /gsave
命令,用于生成标准化的 Git 提交信息。
将任何你经常重复或容易忘记的操作,都封装成自定义命令。这能极大地提升效率,并使 Claude Code 真正成为为你量身定制的工具。
Claude Code 目前缺少内置的版本回滚功能。使用 Git 是弥补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把每一次提交(commit)看作游戏中的一个“存档点”。
当 AI 代理开始“失控”或执行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一个最近的检查点能让你轻松回滚,避免灾难。因此,在每个小功能完成后或重大修改前,都应该进行一次提交。
你甚至不需要自己写 Git 命令,可以直接告诉 Claude Code:“请帮我提交这些更改”。它会分析变更并生成合适的提交信息来完成操作。
作者称之为“氛围编辑”(Vibe Editing)。Claude Code 的核心能力是:理解、推理、并操作本地文件。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任何涉及文本和文件处理的任务,远不止于编程。
作者将自己口述录音的原始文字稿(长篇、无结构)交给 Claude Code,通过自定义的“视频大纲”代理(Agent),将其自动处理成结构化、带版本号的视频大纲文件。整个过程都在本地文件系统中完成。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未来,我们将拥有能处理各种任务(写邮件、整理报告、管理文件)的通用型代理编辑环境。跳出“它只是个写代码的”思维定式,将彻底改变你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