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频战争复盘:一场关于增长、认同与战略选择的深度对话

前西瓜视频运营总监英哥亲述,揭秘当年与B站争夺UP主的幕后故事,反思产品战略与团队文化的得与失。

英哥

前西瓜视频运营总监,负责平台60%的创作者运营管理,主导了中视频20亿签约项目。

潘乱 (乱翻书主理人)

资深科技媒体人与行业观察者。

核心数据速览:西瓜 vs. B站

维度 西瓜视频 (Xigua) B站 (Bilibili)
核心战略预算 中视频签约项目立项 20亿 人民币 访谈中未提及具体反制预算
平台规模 (2020年左右) 日活跃用户 (DAU) 约 四五千万 后期潘乱提及,B站称拥有 1亿日活百亿市值
用户画像 40岁 左右、四五线城市 的男性用户 年轻化、二次元、社区氛围浓厚
典型挖角案例数据 巫师财经 (字节系): ~700万 粉丝
李永乐老师 (字节系): 1700万+ 粉丝
巫师财经 (B站): 200万+ 粉丝
(李永乐老师B站粉丝数未提及)
内部商业化探索 直播电商:时尚品类 4个月 GMV 1亿;头部主播单场可达 1000万 商业化进程缓慢,社区对“恰饭”抵触情绪强
DAU变化 投入重金改变内容生态后,DAU曾在一个月内下跌 20% 访谈中未提及具体DAU变化数据

一、战争的开端:20亿签约计划的诞生

  • 背景: 在2020年之前,西瓜视频已通过“小钱”模式吸引创作者,如每月支付几千至上万的更新费用,但这被视为不稳定的“炮友关系”。
  • 转折点: 2020年初,团队意识到原有模式不可持续,决定“干个大的”,直接撬动B站的头部UP主,以产生更大的行业影响力。
  • 核心数据: 项目最初预算由卷卷(时任西瓜负责人)提出 3-5亿,后经张楠(Kelly)拍板,最终立项 20亿
  • 字节打法: 英哥认为字节的风格是“大力出奇迹”,即通过“穷举法”花钱试错,提高命中率。只要逻辑成立,就敢于All in,用资金换取时间和发展空间。
  • “那你你觉得做这个事情预算是多少?...当时卷卷就说就是3~5亿吧...然后当时,Katie 听完了说,那也没多少钱啊,干吧。”

二、挖角策略与标的选择:精准打击与机会捕捉

  • 选人标准: 核心策略是“掏老家”,选择B站用户心中的“心头肉”,旨在“弄不死你,也恶心到你”,精准打击对手七寸。
  • 标准细节: 作者内容需具备大众化潜力,避免过于二次元或B站风格化,以便在西瓜平台更好地存活和发展。
  • 案例 - 巫师财经:
    • 背景: 当时知识区的破圈者,影响力巨大,且与B站因抄袭风波及合同问题产生矛盾。
    • 决策: 西瓜团队抓住机会,尽管内部对巫师的“污点”有争议,但英哥认为其争议性恰恰是价值所在,最终成功签约。
    • 成果对比: 巫师财经在字节系粉丝达到 696万,远超其在B站的200多万
  • 案例 - 李永乐老师:
    • 背景: 原B站学习区头部UP主。
    • 成果: 签约后在字节系粉丝达到 1700多万
  • 签约模式: 签约的是“字节独家”,而非“西瓜独家”,创作者可在抖音、西瓜等平台发布。签约包除了现金,还包含“抖加”流量券。

三、B站的壁垒与UP主的坚守

  • B站的核心优势: 一个发展了十多年的优质社区,能激发创作欲望,氛围友好,对创作者友好。
  • B站的“阿喀琉斯之踵”: “成也爱,败也爱”。社区对商业化有强烈的“羞耻心”,UP主商业化(恰饭)极易被粉丝攻击。
  • 案例 - 汉服UP主事件:
    • 一位拥有两三百万粉丝、曾两度获评“百大UP主”的创作者,因一期视频收取了四五千元的“工本费”,被粉丝大规模网暴为“恰烂饭”,最终导致其抑郁并减少更新。
  • 多数UP主为何不走:
    • 确定性: 已在B站积累百万甚至千万粉丝,身家性命都在平台上。
    • 社交圈层与前途顾虑: 害怕脱离原有圈子,担心签约费是“买断前程”,在新平台发展不好会很“丢人”。

四、西瓜的“身份危机”:在下沉与高级之间摇摆

  • 西瓜的原生基因: 平台已有四五千万日活,用户画像主要是 40岁左右、四五线城市的男性,内容偏好军事、新闻等。
  • 核心问题 - 缺乏主体性: 西瓜团队(尤其是高层)内心看不上自己的原生用户,缺乏自信,总想“换血”,追求所谓的“年轻高知”和“高级感”。
  • 矛盾的结果: 在投入重金引入B站风格的优质内容后,DAU(日活跃用户数)不升反降,曾在一个月内下跌了20%,因为新内容不符合老用户的口味,导致用户流失。
  • “本质上都是对于原有用户的一种,其实就是不太喜欢,或者说不太看得上吧...我们自己拿着西瓜,我我自己其实平时都不看西瓜的,我都会觉得这这太土了。”

五、错失的机会与最终的反思

  • 被扼杀的金矿 - 直播电商:
    • 背景: 在字节电商早期,西瓜凭借原生作者的强粉丝信任,直播电商业务发展极快。时尚品类曾做到 4个月GMV 1个亿
    • 惊人数据: 头部主播如“梅姐说”,在双十一期间单场直播GMV可达1000万;普通主播在不投流的情况下,单场卖一两百万是正常数据。
    • 转折: 该业务因被高层认为“不高级”,与提升平台调性的目标相悖而被叫停。一年多后才重启,但已错过最佳时机。
  • 战略根源问题:
    • 暧昧与不坚决: 无论拥抱原生用户、彻底转型还是与抖音融合,西瓜的战略始终摇摆不定,既要又要。
    • 组织困境: 产品没有“亲妈”,负责人频繁更换。同时,双月OKR机制和对DAU下降的恐惧,导致无人敢于承担“刮骨疗毒”式改革的责任。
  • 战争的最终结局: 西瓜放弃了与B站的正面竞争,最终走向与抖音融合的道路(如抖音精选),这被视为一种“妥协”而非主动的战略选择。
  • “最大的感受是,就你做一个产品,一定不能说就是丧失你自己对于这个事情的...直觉上的判断...其实本质上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的东西。然后,并且要要自信。”

原文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