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科的“及时体验”人生观,源于童年的一段深刻记忆。家人为了等待拆迁,将母亲单位拿回的新电器束之高阁,长达约10年。最终在2014年搬家时,很多电器已经老化无法使用,而最疼爱他的奶奶已在2012年去世,未能体验到这些新事物。
“生命就是要及时体验的,不要留有遗憾...而且很短。”
王登科的“及时体验”人生观,源于童年的一段深刻记忆。家人为了等待拆迁,将母亲单位拿回的新电器束之高阁,长达约10年。最终在2014年搬家时,很多电器已经老化无法使用,而最疼爱他的奶奶已在2012年去世,未能体验到这些新事物。
“生命就是要及时体验的,不要留有遗憾...而且很短。”
小学四五年级时过早地阅读《庄子》,为他构建了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场体验,就是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执念,特别在意的东西。”
他曾写过一篇关于庄子《德充符》中人物“哀骀它”的文章,阐述了“才全而德不形”的观点,即内在的才华与品德比外在形态更重要,这反映了他不过分在意外界反馈的人生态度。
大学毕业后,将在校期间做的竞品分析SaaS工具商业化,拿了种子轮。但很快发现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做ToB业务,因其缺乏价值感和创造性。
教训 方向调整
转型ToC,利用当时热门的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小协议”。产品上线后迅速走红,日活达数十万,但也很快因政策原因被微信封禁。
ToC探索 增长与风险
为创作者提供内容变现的平台,至今仍在稳定贡献现金流。
创作者经济 稳定业务
在Stable Diffusion开源前,基于Disco Diffusion开发文生图工具。但发现用户留存很差,热情消退快。
“它里面的角色是没有名字的,它里面的怪物是没有故事的...不存在一个玩法,它就是一个浅层的体验而已。”
他判断这类工具的出路要么是面向海外做擦边/色情内容,要么是做重度的ToB/Pro-user工具,均非他所愿,最终关停项目。
AI绘画 用户留存 战略放弃
一款模拟哄伴侣的AI小游戏,迅速出圈。核心创新在于“数值化”:让大模型对用户的对话表现进行打分,颠覆了传统“AI服务于人”的模式,变成“人去取悦AI”。
产品生命周期约为2周,高峰时API成本达2000美元/天。后因流量过大多次被微信屏蔽,未能实现更大规模的破圈。
AI游戏化 病毒营销 平台限制
当前核心项目,一款AI陪伴产品,旨在成为“人和AI的连接器”。
AI陪伴 软硬件结合 核心业务
王登科观察到市面上的AI陪伴产品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独响”通过“AI朋友圈”的异步笔记形式,创造了一种更轻、更持久的交互模式。用户记录生活,AI角色进行评论,这种非即时的互动降低了用户的心理负担,同时有效积累了上下文,让AI更“懂”你。
超实时聊天:
“你会看到他打字的过程...他可能会打一大段,然后删掉,最后你看到是一个嗯字。”
通过模拟打字、思考、删改等行为,极大增强了AI角色的真实感。同时,角色拥有自己的“作息”,会主动下线去“吃饭”、“睡觉”,打破了AI“永恒在线”的设定,塑造了更平等、更真实的关系感。
虚拟世界构建:
“享梦环”是一款内置NFC芯片的智能手环,是独响从软件走向硬件的第一步。
“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本身也是具有一些意义的。”
其核心价值不在于技术复杂性,而在于提供了一个物理世界的触点,通过“触碰”这个简单的动作,创造了召唤AI角色的仪式感,将虚拟的情感连接延伸到现实。
玩法设计:
市场表现:
产品进化:
开放合作:
“我们的特点和我自己是比较擅长去做交互上的创新的...但是模型我也不肯自己训练,硬件我可能也很难去自己从零到一开始做,所以我对于合作还是很开放的。”
王登科清晰地认识到团队的核心优势在于交互创新和产品设计,因此对与硬件厂商、模型开发方的合作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希望共同探索人与AI连接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