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oding 自动化编程赛道访谈摘要
对话者简历
嘉宾:素文
- 职位: AIGC代码 (AIGC Code) 创始人
-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工程学博士(2017年毕业),本科(2012年毕业)
- 职业经历:
- 2024年1月 - 至今: 创立AIGC代码,发布编程Agent产品AutoCoder
- 2021年3月 - 2024年1月: 加入工业软件公司“数亿工联”担任COO
- 2017年 - 2021年3月: 从事风险投资(VC)
主持人:施杰
- Devin: 2024年4月,在仅有宣传片、没有产品的情况下,以 20亿美金估值 融资 1.75亿美元。
- Cursor: 2024年底爆火,4个月内估值增长6.5倍,9个月实现 7000万美金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彻底点燃AI Coding赛道。
- OpenAI: 2025年5月,豪掷 30亿美金 收购AI编程工具初创公司 WinServer。
- Lovable: CEO声称首月付费用户留存率高达 85%,3个月ARR达到 1700万美元。
- 行业热度: 一家前端原型或建站工具(访谈中称为 "Lab"),在2025年4月份的访问量高达 2700多万,与维护近20年的 GitHub 仅差一个数量级。
- 开发栈的失衡:当前多数AI编程工具(如Lovable, Boat)仅聚焦于 前端(Frontend)开发,但这仅占整个软件工程工作量的 10-20%。真正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在于 后端(Backend)、数据库(Database)、测试(Testing) 和 部署(Deployment)。
- IDE生态的护城河:Copilot类工具高度依赖 IDE (集成开发环境) 生态,尤其是微软的 VS Code。这导致创业公司必须作为“插件”或“魔改版”存在,核心命脉掌握在巨头手中,难以进行颠覆式创新,最终容易被生态主导者(如微软)收割。
- 新范式:生成式软件架构:嘉宾提出,AI写代码的逻辑与人类工程师完全不同。人类为了协同工作,会将任务拆分得很细;而AI作为“单线程”工作者,拆分过细反而会增加错误率。因此,需要一套全新的、为AI生成而设计的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这是实现真正 全栈(Full-Stack) 生成的关键,也是其核心技术壁垒。
- 从低代码到AI生成: 历史上,低代码/无代码(Low-code/No-code)平台一直试图解决程序员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本质是“代码预制菜”,将重复功能模块化。而AI Coding的本质区别在于其 泛化能力 和 灵活性,能处理更广泛和个性化的需求。
- 最终检验标准:部署与迭代:衡量一个AI Coding产品成功的标准,不是生成了多少行代码,而是用户是否真正将其生成的软件 部署(Deploy)到服务器上投入使用。更进一步的指标是,用户是否会返回平台,对已部署的应用进行 修改和迭代(Iteration)。
- 路径一: Copilot (辅助驾驶)
- 定义: 辅助程序员,提升编码效率的工具,类似“程序员的搜狗输入法”。它在存量开发场景中,帮助程序员写一部分代码,实现提效。
- 代表产品: GitHub Copilot, Cursor。
- 嘉宾观点: Copilot类产品非常依赖基础模型,且与 IDE 生态深度绑定,创业公司做大后容易与巨头产生冲突或被收购,最终会成为大厂的天下。
- 路径二: Autopilot (自动驾驶)
- 定义: 自动化程度更高,旨在实现 端到端 的软件开发,面向更广泛的人群(包括非专业开发者),实现“代码平权”。
- 代表产品: Lovable, Boat.io, 以及嘉宾的AutoCoder。
- 嘉宾观点: 这是从“体力劳动被取代”到“认知劳动被超越”的演进。与自动驾驶不同,代码世界容错率更高(有Bug可以修改),因此更容易实现。
- 核心创新点:全球首款前后端一体化 AI Coding 产品
- 区别: 当前主流的Autopilot产品(如Lovable, Boat)大多只局限于 前端UI 的生成。
- 价值: 软件工程中80-90%的工作量在数据库和后端。AutoCoder旨在提供从 数据库到后端、前端、测试、运维部署 的端到端、全栈式解决方案,真正配齐软件开发所需的所有“生产资料”。
- 两大技术支柱:
- 自研基础模型:嘉宾认为产品迭代的优化核心在模型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构建 数据飞轮。团队正在沿MOE架构进行迭代,针对性地优化代码生成能力。
- 生成式软件架构:大模型写软件的逻辑与人类不同。团队为此构建了一套新的 软件架构,以适配AI的生成方式,这是大厂“顺手做”时难以复制的壁垒。
- 目标用户与场景:
- 目标用户: 软件的真正需求方,如创业者、独立开发者、企业内非技术部门等。他们通用软件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但传统开发的成本又过高。
- 首发场景: 1. 带有复杂后台功能(如登录、社区)的网站; 2. 面向B端的SaaS类产品,其更注重 业务逻辑和数据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