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AI Coding带来的兴奋感,堪比人生中几次关键的“通宵时刻”(大学自学编程、创业写代码、通宵越野跑),是沉浸式创造的喜悦回归。
- 事实 讲者有近十年的时间未曾深度写代码,但最近三个月因AI编码能力的爆发,重新找回了十年前的沉浸式编程状态。
我的AI Coding实践
李峻老师分享精华摘要 (最终修正版)
引言:重燃编码激情的三个月
核心痛点:为何现有AI工具无法满足个性化工作流?
- 观点 市面上的AI SaaS软件商业模式不稳定,且强行绑定特定AI模型,用户无法自由选择当前效果最好的模型。
- 事实 API调用成本高昂,对于翻译书籍、过滤信息等个性化、高频次任务,预算有限的个人难以承受。
- 事实 国内如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生态封闭,SaaS服务商因合规风险,普遍不敢提供内容抓取功能。
- 观点 个人搭建的工作流更能保障隐私(Local First),所有处理都在本地完成,数据不上传,解决了使用SaaS处理敏感信息(如会议录音、财务数据)的顾虑。
解决方案:构建个人智能工作流
- 实践 核心思路是利用AI Coding工具(现场以 Claude Code 为主)编写“胶水软件”(Glue Code),将各种工具和服务串联起来,满足高度个性化的需求。
- 实践 主要解决了两大场景的问题:
- 知识学习:通过AI自动化处理,降低认知负荷,高效吸收书籍、视频、报告等深度信息。
- 信息过滤:打造一个无噪音、高信噪比的个性化信息源,只沉浸在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中。
实战演示 ①:个人智能知识库
- 实践 利用大模型(如Gemini 2.5 Pro的百万Token上下文能力)处理长文本,如整本书、YouTube长视频字幕、会议录音。
- 实践 编写脚本自动完成:
- 翻译:将英文原著、视频字幕翻译成中文,并用Prompt指令保留专业术语原文。
- 摘要生成:让AI生成交互式HTML摘要,高亮事实与观点,并以轻认知负荷的方式呈现(如安人认知卡片)。
- 一键发布:通过自建工具将内容提交到 GitHub,自动触发 Vercel 进行部署,发布到个人网站,形成可分享、可检索的知识库。
实战演示 ②:个性化信息流项目 "Spring Research"
- 事实 该项目一行代码未手写,完全通过与Claude Code对话生成。
- 实践 工作流揭秘:
- 自动抓取RSS等多个信息源的内容。
- AI分析讲者近30天的个人笔记(Roam Research),动态生成一个“个性化过滤器”Prompt。
- 用此过滤器为每篇文章打分,超过阈值(如85分)的才进入精读库。
- 对精选文章进行深度处理(翻译、摘要),并通过Web和微信机器人推送给讲者本人。
- 观点 这种方法创造了一个真正“为你而生”的信息环境,实现了高效、精准的信息过滤。
实操Claude Code:如何保证“第一次成功”
观点 新手入门的最大障碍是初次尝试的挫败感。以下工作流旨在最大化你第一次使用AI编码工具就获得成功的概率,从而建立信心。
- 明确你的“一句话需求”:用最自然的语言描述你想要做什么。例如:“我想写一个Python程序,把一个PDF文件转换成Markdown格式,并保留图片。”
- 【关键步骤】用通用大模型“翻译”需求:不要直接把“一句话需求”给Claude Code。先把它交给一个强大的通用模型(如GPT-4o、Gemini),让它帮你把“人话”转换成AI能精确理解和执行的、结构化的Prompt。你可以这样说:“我要写一个AI程序,请帮我把以下需求转换成AI能行动的、详细的Prompt,并推荐一些常用的技术方案:[这里贴上你的一句话需求]”
- 将优化后的Prompt喂给Claude Code:将上一步生成的详细Prompt,完整地复制并粘贴到Claude Code的命令行界面中,然后回车。
- 授权AI自动调试:接下来,AI会开始分析、规划、写代码。它可能会请求安装依赖、创建虚拟环境。你只需观察它的计划,输入“y”授权即可。如果中途出错,它会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它最强大的能力之一。你的角色是监督者,而非执行者。
支撑成功的核心原则:
- 实践 善用SDK模式:当你需要将AI能力(如翻译、总结)嵌入到脚本中时,使用
claude -p "你的问题..."
。这能实现工作流自动化,且不消耗额外API费用,性价比极高。 - 观点 拥抱开源:AI非常擅长阅读和理解现有的代码。你可以让它帮你调试一个复杂的开源项目,或者从中抽取核心算法为你所用,这是最高效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法。
- 观点 CLI优先:命令行界面(CLI)是为“任务”而生,天然适合与AI协作。先用CLI构建稳定可靠的后端服务, GUI只是最后一步的可选项。
对软件工程未来的思考
- 观点 个人英雄主义的回归:一个开发者可以带领一群AI Agent,完成过去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一人公司”成为可能。
- 观点 软件开发范式可能被重塑。过去为“人”服务的GUI和相关角色(UI/UX)在AI Agent协作中重要性可能下降,核心在于定义清晰、可靠的服务和接口。
- 实践 要重视文档即代码和Prompt的版本管理,未来思想的沉淀可能更多体现在高质量的Prompt和对话记录中,而非代码本身。
给所有人的最终建议
- 观点 “AI都会编程了,人还需要学吗?” 这个问题,就像“有了相机,人还需要学素描吗?”
- 观点 学习编程的核心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写出代码,更是为了训练一种计算思维和结构化思维。这种思维是与AI高效沟通、指挥AI完成复杂任务的必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