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理工科思维到心理学转向:演讲者分享,他曾是典型的“理工男”,认为理性、自我和道理至上。但心理学让他发生了三大转变:
- 从 “理性最重要” 转向 “感性更重要”。
- 从 “我最重要” 转向 “与他人的连接非常重要”。
- 从 “懂道理最重要” 转向 “行动才是一切”,因为“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伪问题 vs 真问题:“人生意义是什么”在科学上是一个无法回答的“伪问题”,因为它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答案。而像吃饭、睡觉、抚养后代这些是人类生存的“真问题”。
- 心理学的核心:意义感。心理学不研究虚无缥缈的“人生意义”(Meaning OF Life),而是研究可被感知的“人生中的意义感”(Meaning IN Life)。这种“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 理解:感觉自己理解人生是怎么回事。
- 目标: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 价值:感觉自己这辈子没有虚度。
- 意义感的来源:研究表明,意义感最大的来源是家人和其他人际连接,最终都回归到情绪、关系和成就这三个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