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这三类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1. 从“实现者”到“设计师”:系统架构与业务洞察力
AI能高效完成编码(How),因此人的价值转移到了更高层次的决策(What & Why)。
- 系统思维与架构设计: 设计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平衡短期效率与长期可维护性。
- 业务理解与需求分析: 深度理解业务逻辑,将商业需求精准地转化为AI可执行的技术规范。
2. 从“写作者”到“指挥家”:提示工程与AI协作
你与AI的沟通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出代码的质量。
- 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掌握RCCARole (角色), Context (上下文), Constraint (约束), Action (行动) - 一套构建高质量提示词的框架。等方法论,编写结构化、无歧义的指令。
- 上下文管理: 学会为AI提供“最小且必要”的上下文,避免信息过载或缺失。
3. 从“贡献者”到“守门员”:代码审查与质量保证
人工审查成为保证最终质量的关键防线。
- 快速代码质量评估: 快速识别AI生成代码中的潜在逻辑错误、安全漏洞和性能瓶颈。
- 架构一致性检查: 确保AI生成的代码符合项目既定的架构规范和设计模式。
立即行动:你可以从这五件事开始
- 建立“AI代码审查清单”: 强制检查AI代码的业务逻辑、边界条件、安全性和性能。
- 刻意练习“提示工程”: 使用 RCCA 框架编写提示词,并对比效果差异。
- 主动承担架构设计: 为新模块编写
agent.md项目手册,定义技术栈和规范,让AI基于此开发。 - 从“高适用场景”开始: 选择低风险任务(如生成单元测试、API文档)建立信心。
- 建立“小步提交”习惯: AI每生成一个可用功能点立即Git提交,以便快速回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