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由Wayz Press出版,新西兰惠灵顿。
版权所有 © 2007 Fiona McPherson。
保留所有权利。
Smashwords版本。
Smashwords许可声明
本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本电子书不得转售或赠送给他人。如果您想与他人分享本书,请为每位读者购买额外的副本。如果您正在阅读本书但没有购买,或者本书不是为您使用而购买的,请返回Smashwords.com购买您自己的副本。感谢您尊重作者的辛勤工作。
首次出版于2007年
2012年修订
ISBN 978-1-927166-00-0
[1. 简介]
[2. 让笔记记录成为有效策略]
[笔记记录是使信息有意义的策略]
[第一部分:选择策略]
[3. 突出重要信息]
[一个示例]
[突出显示的作用]
[应该突出显示什么?]
[4. 标题突出结构]
[标题有助于记忆吗?]
[标题如何帮助记忆?]
[某些人是否比其他人更能从标题中受益?]
[5. 摘要]
[主题摘要和概述]
[6. 图形摘要]
[大纲和图形组织者]
[第二部分:连接策略]
[7. 理解连接]
[一个示例]
[这对笔记记录的意义]
[8. 精细化策略]
[提出问题]
[助记符(Mnemonics)]
[9. 概念图]
[第三部分:应用你的策略]
[10. 在讲座中记笔记]
[在讲座中记笔记与从文本中记笔记的不同之处]
[在讲座中记笔记有特殊策略吗?]
[11. 使用你的笔记]
[组织信息/帮助你建立连接]
[减少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12. 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13. 选择正确的策略]
[笔记记录策略总结]
[术语表]
[练习答案]
[章节注释]
[参考文献]
[Fiona McPherson博士的其他著作]
由于Kindle不是传达图像或完成练习的理想媒介,我还在我网站的特殊部分放置了图像副本以及包含所有示例文本的可打印文档和其他资源:http://www.memory-key.com/books/effective-notetaking/resources
成为成功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成为有效策略的聪明使用者,而不是天生”聪明”。事实上,我们可以仅根据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来预测他们的表现。忘掉智力。忘掉投入的时间。重要的是你对有效学习策略的使用。
要有效地使用策略,你需要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你需要理解:
为什么它有效
如何运作
何时有效
何时它无效
如何有效使用它
你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以帮助你评估某个特定策略是否适合你。
任何记忆策略的有效和长期使用需要两点:
本练习册是学习技能系列练习册中的第一本。这些练习册建立在我的书《记忆的关键》中提供的关于记忆和记忆策略的信息之上,该书阐述了记忆运作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与记忆策略的关系。因为《记忆的关键》旨在全面概述记忆策略,所以无法深入探讨具体的记忆策略。这些练习册旨在针对学习策略做到这一点。它们提供关于具体策略的更详细指导、帮助你更充分理解如何以及何时使用它们的示例,以及提供使用它们的练习。
本练习册探讨最重要的一组学习策略——记笔记。笔记记录包含许多策略,不仅仅是明显的策略,如如何格式化笔记、使用标题和突出显示、如何总结、如何复习笔记,还包括更复杂的策略,如如何评估文本以确定哪种策略合适,以及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笔记记录和主动阅读(在本系列的下一本书中讨论)之间的区别有些武断。主动阅读通常涉及记笔记;记笔记通常需要你阅读。一些策略对两者都通用。其中一种策略涉及在准备阅读/记笔记某个主题时激活先前知识。这被称为启动(priming),它确实有帮助,尤其是当主题困难或不熟悉时。
所以让我们先启动你,以帮助你从本书中获得最大收益。思考一下以下问题的答案:
你何时记笔记?
你为什么记笔记?
你在听课和从书中记笔记时有不同的策略吗?
你意识到笔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格式化吗?
你会重写笔记吗?
如果重写笔记,你是简单地再抄一遍,还是用不同的词语或不同的格式来写?
你会复习笔记吗?
你如何复习笔记?
你认为略读是一种好策略,还是阅读能力差的人才会做的事?
你在阅读文本或听课前,是否清楚地知道你想从中获得什么?
在听课时,你会试图记下所有内容吗?
你在挑选文本或讲座中的重点时有困难吗?
你相信成功的学生只是比不太成功的学生更聪明吗?
你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不是定期学习吗?
你发现信息似乎只能在记忆中停留很短时间吗?
你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吗?
你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坐着有困难吗?
你在脑中保留足够的信息以理解所说内容时有困难吗?
你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或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策略吗?
当你开始阅读这本书时,你有没有花几分钟研究目录,思考其中指出的各个主题?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提示!如果你没有研究目录(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他们认为目录只是作为一种索引提供的——如果你在找特定内容时指引你的地方),那么我建议你回去看看。我特意提供了很多小标题,这样你就能对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有一个合理的了解。
我不是建议你挑选你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我认为你会对一些你可能认为”太基础”的主题(比如划重点)的信息感到惊讶,而且各章节确实是相互依托的。但正如我刚才建议的,在阅读文本之前做好心理准备是成功学习的重要部分,而目录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好的。我希望这些问题和目录已经让你思考你目前的笔记风格、你的问题以及你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让我们开始吧。
记笔记可能是最常见的学习策略。每个人都记笔记——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做好它。关于记笔记有效性的研究发现——不足为奇——有时记笔记能帮助你记住信息,有时则不能1。
那么哪些因素使记笔记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让我们从记笔记的本质开始。首先,有几个区分可以帮助定义什么是记笔记。
第一个区分是记笔记(note-taking)和做笔记(note-making)之间的区别。我们从书或讲座中记笔记(take notes);我们做笔记(make notes)是为准备论文、演讲或考试,或者是为了理清思路。虽然本书主要讨论记笔记(这方面的研究最多),但一些讨论——特别是关于概念图的部分——也与做笔记相关。
我们需要做的另一个区分是记笔记内部的区分——从讲座记笔记和从书中记笔记的区别。同样,根据研究,我主要讨论从书中记笔记。在进入更具挑战性的讲座情境之前,从书面文本练习有效的记笔记策略要容易得多。我在第10章讨论了记讲座笔记的建议。
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这些,让我们看看记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大多数人认为笔记是为了提供他们想要记住的信息的书面记录,但尽管这确实很重要,研究表明记笔记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你如何在大脑中编码信息的影响。也就是说,记笔记的行为比结果更重要。
因此,记笔记的有效性取决于你在记笔记时转述、组织和理解信息的程度2——换句话说,取决于你用自己的话表达信息的程度。逐字笔记(你逐字逐句记录信息)价值很小,当然,除非你只是把它们作为踏脚石,之后再转述和重新组织它们。
有几个因素影响记笔记是否有效:
而在记讲座笔记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增加另一个因素:
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相互影响。材料需要组织得多好取决于你的技能;你能处理多少复杂性取决于技能、先前知识和工作记忆容量;多少密度/复杂性是可管理的取决于文本的风格和组织得如何。
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技能组成部分:你对在特定情况下哪种策略对你最有效的知识。
本书不仅会教你哪些策略有效以及何时有效,还会教你如何评估所呈现的材料以确定最有效的策略,以及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正确策略。
我不想过分强调个性因素。虽然在考虑哪些策略对你最有效时,你需要考虑个人风格和能力,但有效的策略就是有效的策略,无论使用者是谁。此外,仅仅选择你最习惯的策略是一个错误。事实上,研究表明,最有效的策略往往是那些你最初不太习惯的策略。
但在考虑学习和使用这些策略的方法时,你应该考虑一个个人特质,那就是你的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所以在我们继续之前,我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工作记忆支配着你理解正在阅读或听到的内容的能力、学习新单词的能力、推理能力、计划和组织自己的能力等等。
工作记忆容量(你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量)因人而异,事实上,工作记忆容量与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高度相关(流体智力指的是一般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的是与知识相关的认知功能)。
事实上,一项研究3发现,学生做好笔记并从中受益的能力,工作记忆容量比平均成绩或美国大学测试分数更能预测这一能力。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学生的笔记更完整,包含更复杂的命题、更多主要观点和更多文字。
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学生在理解文本方面也有更多困难。部分原因是推理能力降低。
在阅读时,我们一直在进行推理。这些推理可能需要从我们的记忆中提取知识,或者需要我们在文本中的陈述之间建立联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能够同时在脑海中保持所有相关信息——对于那些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更少信息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更困难的任务。
有迹象表明,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效果较差的策略,因为这些策略要求较低4。
那么什么是工作记忆,为什么它会产生这种影响?
要将信息放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存储中,我们必须编码它,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主动处理它——对它进行加工。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在工作记忆中”。本质上,在工作记忆中是一种说法,表示信息当前正在被处理。顺便说一下,并非所有这些都需要是有意识的,尽管大部分会是有意识的。
同样,当我们检索信息——从记忆存储中提取它/“记住”它——信息再次通过这种意识状态,这个工作记忆。
但这里我们来到了问题的核心。我们的长期记忆存储非常庞大,但我们在任何时候可以处理的量——我们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量——非常非常小。
关于工作记忆最广为人知的”事实”可能是它只能保持大约七个信息块(chunk)(在5到9之间)。实际上,情况甚至比这更糟。最近的研究现在趋向于认为工作记忆只能保持四个项目,其中只有一个在任何时候处于你的”注意焦点”中。但似乎你还可以将另外三个左右的项目保持在准备状态,准备跳入工作记忆。所以,只要你让所有这些项目循环(例如,通过低声念叨它们,或者只是让你的思维在它们之间循环),那么你就有了七个的有效容量。
无论如何,这对我们理解工作记忆的限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块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1 2 3 4 5 6 7是七个不同的块——如果你单独记住每个数字(例如,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数字——就像小孩子不熟悉一样)。但对于我们这些对数字太熟悉的人来说,1到7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块。
无论如何,最近的研究表明,重要的可能不是块的数量。更重要的可能是你说出这些词需要多长时间(信息通常以声音编码的形式保存在工作记忆中)。似乎你只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你能在1.5到2秒内说出的内容。因此说话慢的人会受到惩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有很多信息想要倾吐时,我们往往说得很快)。
但我们所说的”工作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它包含几个功能,包括协调和管理所需各种任务的”中央执行器(central executive)“。
工作记忆在多大程度上是领域特定的(对于不同的感觉和认知系统,比如语言、空间记忆、数字,是否存在不同的”工作记忆”)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然而,人们普遍认同言语信息和视觉空间信息有不同的”存储区”。这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同时使用这两个系统来增加当前保持的信息量。例如,当我需要记住一个电话号码和一个名字时,我会重复其中一个,同时将另一个保持为视觉图像——就像在心理白板上写下这个名字一样。
但现在看来,工作记忆最重要的部分是执行控制——你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你集中注意力而不被竞争性需求分散的能力。
当我们想到注意力时,往往会关注那种更有意识的专注能力,但注意力的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事实上,忽略无关信息的能力可能更为重要。
实际上,工作记忆容量可能只有在存在干扰时才是关键——这表明忽略竞争性需求的能力才是注意力真正关键的部分。
当然,干扰来自许多来源——不仅仅是环境中的分散注意力因素,还有你头脑中发生的事情。焦虑或任何强烈的情绪(爱!)都会分散注意力。关于你计划稍后做什么的想法,或者你尚未做出的决定,都可能分散注意力。试图同时做两件事可能会分散注意力。但这些只是明显的干扰来源。仅仅拥有双重目标就可能成为干扰源——例如,为一篇论文做笔记,同时想着不妨包含一些你未来考试可能需要的信息。
最重要且最不明显的是,冲突的、不一致的或仅仅是不同的信息是干扰的来源。例如,在学习时将目标记在心中可能是干扰源。阅读一件事然后转向另一件事,如果你不完全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它们确实有联系的话),可能是干扰源。把信息收集想象成滚雪球。只要信息都以连贯、一致、有意义的方式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球,你就没问题。但任何不符合你的雪球的东西都会造成问题。
这对记笔记有重要意义。其中之一与文本或讲座的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有关。认知负荷是指材料对工作记忆提出要求的程度。它有两个部分:内在的(材料有多难)和外在的(如何呈现)。研究表明,只有当内在负荷高时——也就是说,当材料相当困难时——材料的格式才重要。当然,对一个人来说困难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很容易——难度水平完全是主观的。
所有这些意味着记笔记没有一个”最佳”策略。哪种策略最有效取决于你的工作记忆容量、你头脑或环境中的干扰(可以说是你的临时功能性工作记忆容量)、文本的(主观)难度以及信息呈现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用整本书来详细阐述!
记笔记的技能
缓慢或自定节奏的呈现速度
组织良好的材料
对于该策略和学生技能来说不太困难的材料
只有当学生具有足够的记笔记技能来处理学习材料时,记笔记才有效。
记笔记主要是一种将信息有效编码到记忆中的工具。
你的工作记忆容量影响你记笔记的能力。
你可以通过将信息形成连贯的”组块”(chunks),以及同时使用言语和视觉记忆系统,在工作记忆中保持更多信息。
你在工作记忆中能”保持”多少信息受到你忽略无关信息能力的影响。
认知负荷是指材料对工作记忆提出要求的程度。
有效记笔记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选择什么信息是重要的。
任何帮助你选择最重要信息的方法都是好的。
区分重要信息和不重要信息可以说是成功学习中最关键的技能。它是所有其他技能赖以建立的基础。不幸的是,还没有人想出有效教授这项技能的方法。许多人可能会争辩说这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能力。
虽然我同意挑选重要内容的能力在很多方面是智力的本质,但我绝不同意它不能被教授。只是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样,有些人会很容易学会它(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任何直接指导),而其他人则需要更多帮助和更多练习。
但即使是那些可能在没有明显努力的情况下”掌握”了选择技能的人,也会从一些直接指导和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受益。
我说没有人知道如何教授选择最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这是真的。但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的信息,在教科书和讲座中,通常包含作者或演讲者认为重要内容的线索。阅读这些提示当然是可以教授的。
也有一些条件会使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你理解这些条件,你就会知道何时需要对材料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成功的选择需要理解,但你不必完全理解信息才能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你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某个学科时会记很多笔记,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有选择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听讲座之前阅读相关材料会有所帮助。
有许多策略可以被视为选择策略:
让我们依次来看这些策略。
标注重点是指任何强调关键词或短语的方法,例如下划线、框选、使用粗体、使用彩色标记笔等。
当这是为你完成的时候,标注会提示你最重要的信息。但其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标注者是否能够胜任地识别重要细节,还取决于那个人是否与你有相同的目标。
当你是进行标注的人时,它的价值主要是帮助集中你的注意力。
当你考虑是否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标注时,你需要问自己:标注是否能帮助我挑选出最重要的信息?
如果文本中有太多重要要点,或者想法太复杂无法用简短的短语传达,那么标注就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自1995年以来,FCCC缔约方大会定期召开。“柏林授权”谈判进程集中于加强附件1缔约方在2000年后时期的减排承诺。它于1997年以通过《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而结束。该议定书为包括新西兰在内的附件1缔约方建立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限制。为不同国家设定了相对于1990年排放量的不同百分比削减,使全球总排放量减少超过5%。新西兰的承诺是在2008-2012年期间平均不超过1990年的排放水平。应在2005年前实现履行承诺的明显进展。森林碳汇(forest sinks)可以作为自1990年1月以来森林碳储存的变化而纳入。各国可以参与排放交易以履行其承诺,也可以进行联合履约(joint implementation)以减少排放或植树造林。“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为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的项目提供了一个信用体系,并可能导致允许排放总量的增加。
[摘自Hughes, P. & Gebbie, E. 2000. Getting More From Less: A Review Of Progress On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Initiatives In New Zealand. Wellington: Office of the Parliamentary Commissioner For The Environment, p15]
让我们看看当我们标注专有名词和”重要”短语时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努力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迫使你实际阅读文字,因此比如果你在阅读时没有投入,只是让眼睛被动地浏览文本要好。然而,标注的项目太多,无法使这成为有效使用该策略的方式。
如果你使用不同颜色来标注不同类型的材料,会有帮助吗?自己看看(非彩色Kindle阅读器用户需要访问我网站上的可打印文档:http://www.memory-key.com/books/effective-notetaking/resources):
如果你使用这个策略是为了创建三种类型的笔记——挑选出所有名称/术语用于词汇表,构建时间线,以及你的”普通”笔记——那么这可能有一些用处。但仍然有太多标注内容,无法使这成为一个有效的策略,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颜色只会增加信息过载。
部分原因是材料密集——也就是说,它有很多重要细节。还有另一个可能不那么明显的原因:虽然我熟悉”京都议定书”这个术语,但我对此的了解并不比任何普通报纸读者多。为什么这如此重要?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虽然这个材料也很密集,但我熟悉这个主题。我不仅熟悉它,而且有特定的兴趣——我知道我想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因此,我只需要标注相对少量的细节。
但如果我遵循第一个例子中使用的原则会怎样?也就是标注任何名称和听起来重要的短语。
这是新手可能处理这个材料的方式。几乎所有材料都被标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你会期望在学术论文的摘要中只会提到要点。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标注只有在材料相对简单时才是有用的策略。然而,什么构成”简单”取决于你对主题的知识。
在特定情况下,高亮是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还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即,在什么其他策略的背景下使用),以及你的具体目标。
为了说明我的意思,这里有一段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文章。浏览一遍并高亮你认为重要的内容[这段文本,就像本书中使用的所有示例文本一样,可以从我的网站以pdf格式获取,方便你打印:http://www.memory-key.com/books/effective-notetaking/resources]。
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6日出生在波士顿的米尔克街。他的父亲乔赛亚·富兰克林是一位蜡烛制造商,结过两次婚,在他的十七个孩子中,本杰明是最小的儿子。他十岁时结束了学业,十二岁时被送去给他的哥哥詹姆斯当学徒,詹姆斯是一位印刷商,出版《新英格兰报》。他成为这份报纸的撰稿人,后来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名义编辑。但兄弟俩发生了争吵,本杰明逃走了,先去了纽约,然后去了费城,于1723年10月抵达那里。他很快找到了印刷工的工作,但几个月后,他被基思总督说服去了伦敦,在那里,发现基思的承诺都是空话后,他又做了排字工,直到被一位名叫登曼的商人带回费城,登曼在他的生意中给了他一个职位。登曼去世后,他回到了以前的行业,不久就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出版《宾夕法尼亚公报》,他为该报撰写了许多文章,并使其成为推动各种地方改革的媒介。1732年,他开始发行著名的《穷理查德年鉴》,为了丰富年鉴内容,他借用或创作了那些精辟的世俗智慧格言,这些格言是他广受欢迎声誉的重要基础。1758年,他停止为年鉴撰稿的那一年,他在其中印刷了《亚伯拉罕神父的布道》,现在被认为是殖民地美国产生的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富兰克林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共事务。他提出了一个学院计划,后来被采纳并最终发展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创立了”美国哲学学会”,目的是让科学家们能够相互交流他们的发现。他自己已经开始了电学研究,连同其他科学探索,他在赚钱和政治之余一直从事这些研究,直到生命的尽头。1748年,他卖掉了自己的生意以获得学习时间,此时他已经获得了相对的财富;几年后,他的发现使他在整个欧洲的学者中获得了声誉。在政治上,他作为管理者和论战家都表现得非常能干;但他作为官员的记录因利用职位提拔亲属而受到玷污。他在国内政治上最显著的贡献是改革邮政系统;但他作为政治家的名声主要基于他在处理殖民地与英国以及后来与法国关系方面的贡献。1757年,他被派往英国,抗议佩恩家族在殖民地政府中的影响,他在那里待了五年,努力让英国人民和政府了解殖民地的状况。回到美国后,他在帕克斯顿事件中发挥了光荣的作用,但因此失去了议会席位;但在1764年,他再次被派往英国担任殖民地代表,这次是请愿国王从所有者手中收回政府。在伦敦,他积极反对拟议中的印花税法案,但由于为朋友在美国争取到印花税代理职位而失去了这方面的功劳和大部分民望。即使他在帮助废除该法案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工作,仍然受到怀疑;但随着麻烦加剧并走向革命危机,他继续努力为殖民地陈述理由。1767年,他前往法国,受到了荣誉接待;但在1775年返回家乡之前,由于参与泄露哈钦森和奥利弗的著名信件给马萨诸塞州,他失去了邮政局长的职位。抵达费城后,他被选为大陆会议成员,1777年被派往法国担任美国专员。他在那里一直待到1785年,深受法国社会的喜爱;他如此成功地处理了国家事务,以至于当他最终返回时,他获得了仅次于华盛顿的地位,成为美国独立的捍卫者。他于1790年4月17日去世。
那里有很多信息,不是吗?你在决定什么重要时遇到困难了吗?当你不知道应该对什么感兴趣时,很难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一个具体的目的——一个目标——会让事情变得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看看当你的目标是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容易多少: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什么出名?
在查看我的高亮文本(下面)之前,请记住这个问题,再试着高亮一遍文本。
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6日出生于波士顿牛奶街。他的父亲乔赛亚·富兰克林是一位制蜡烛工匠,曾两次结婚,在他的十七个孩子中,本杰明是最小的儿子。他的学校教育在十岁时结束,十二岁时成为他哥哥詹姆斯的学徒,詹姆斯是一位印刷商,出版《新英格兰报》。他成为这份报纸的撰稿人,后来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名义编辑。但兄弟俩发生了争吵,本杰明离家出走,先去了纽约,然后到了费城,于1723年10月抵达那里。他很快找到了印刷工的工作,但几个月后,他被基思州长说服去了伦敦,在那里发现基思的承诺只是空话后,他又做回排字工,直到被一位名叫登曼的商人带回费城,登曼在他的生意中给了他一个职位。登曼去世后,他重操旧业,不久后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出版《宾夕法尼亚公报》,他为该报撰写了许多文章,并将其作为推动各种地方改革的媒介。1732年,他开始发行著名的《穷理查历书》,为了充实这本历书,他借用或创作了那些精辟的世俗智慧格言,这些格言成为他广泛声誉的重要基础。1758年,也就是他停止为历书撰稿的那一年,他在其中印刷了《亚伯拉罕神父的布道》,现在被认为是殖民地美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富兰克林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共事务。他提出了一个学院(Academy)计划,该计划后来被采纳并最终发展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创立了”美国哲学学会”,目的是让科学家能够相互交流他们的发现。他本人已经开始了电学研究,与其他科学探索一起,他在赚钱和从政的间隙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点。1748年,他出售了自己的生意以获得时间学习,此时他已经获得了相当的财富;几年内,他做出的发现使他在整个欧洲的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政治上,他在行政管理和争论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他作为官员的记录因利用职位提拔亲属而受到玷污。他在国内政治中最显著的贡献是邮政系统改革;但他作为政治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他为殖民地与英国以及后来与法国的关系所做的贡献上。1757年,他被派往英国抗议佩恩家族在殖民地政府中的影响,在那里待了五年,努力让英国人民和政府了解殖民地的状况。回到美国后,他在帕克斯顿事件中发挥了光荣的作用,但因此失去了议会席位;但在1764年,他再次被派往英国担任殖民地代理人,这次是请愿国王从所有者手中收回政府。在伦敦,他积极反对拟议的印花税法案,但由于为朋友在美国争取到印花税代理人的职位而失去了这方面的功劳和很多声望。即使他在帮助废除该法案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仍然让人怀疑;但随着革命危机的临近,他继续努力为殖民地陈情。1767年,他前往法国,在那里受到礼遇;但在1775年回国之前,他因参与向马萨诸塞州泄露哈钦森和奥利弗的著名信件而失去了邮政局长的职位。抵达费城后,他被选为大陆会议成员,1777年他被派往法国担任美国专员。他在那里一直待到1785年,深受法国社会的喜爱;他如此成功地处理了国家事务,以至于最终回国时,他获得了仅次于华盛顿的地位,成为美国独立的捍卫者。他于1790年4月17日去世。
因此,虽然标注(highlighting)主要适用于没有太多要点的信息,但这显然不仅是文本本身的属性,还取决于你想从中获得什么。
为了帮助你确定标注在特定情况下是否是一个有用的策略,你应该了解标注是如何工作的。
标注将选定的词语与文本的其余部分区分开来,使你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选定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更容易被回忆起来1。然而,有几个附加条件:
换句话说,你应该只标注你还不知道的细节,并且只在文本足够长以从中受益时才这样做。
标注的作用是引导注意力。它本身并不改善回忆。它的作用是改善被标注部分的回忆——但代价是文本其余部分的回忆会减弱。因此,标注正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当教师或作者进行标注时,选择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应该选择的细节会因读者的目标和对材料的熟悉程度而有所不同。
文本的密度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密度指的是文本中重要思想的数量。在高密度文本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核心信息。如果将这些全部标注,你可能会造成一种情况:未标注的材料在视觉上反而更显眼!
那么,多少标注量才是”合适的”呢?
在一项研究中,当210个单词的段落中22个问题的答案被选中时,标注是无效的,但当6000个单词的段落中30个问题的答案被强调时,它确实有帮助3。在另一项研究中,下划线标注他们认为具有高度结构重要性的句子的学生,其回忆效果并不比单纯阅读文本的学生好——但那些将下划线限制为每段只标注一个句子的学生,回忆得更多4。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以下指导原则可能有所帮助:
当你在严重的时间限制下工作时,标注也可能是无效的。标注(作为一种策略)的主要价值似乎在于它鼓励你花更多时间在材料上。
标注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标题可以帮助你选择主要思想。我说”可以”,是因为很多标题是”讨巧的”而不是信息性的。
如果一个标题——无论是你自己做的还是别人做的——概括了后续章节的主要思想,那么它就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这故意是一段相当难的文本,但请真正阅读它,即使你发现它基本上难以理解。在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将花一些时间来研究这个例子(在此过程中,我相信它会变得更容易理解!)。
NIH科学家已经表明,一个常见的基因变异通过改变大脑记忆中枢的生长因子来影响人类的事件记忆。平均而言,拥有编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特定版本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中表现较差——例如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等任务。他们还显示出海马体(已知介导记忆的大脑区域)激活的差异,以及神经元健康和相互连接减少的迹象。根据这项研究,这些影响可能可以追溯到BDNF在细胞内有限的移动和分泌,该研究揭示了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记忆的正常范围,并证实BDNF影响人类海马体功能的方式与动物相同。
BDNF早已被认为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最近也被证明在动物的记忆和海马体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了解它在人类中是否以类似方式工作,研究人员探索了人类BDNF基因微小变异的后果,其分子构成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不同。人们从每位父母那里各继承一份BDNF基因的副本——两个版本中的一个。略多于三分之一的人至少继承了一份被昵称为”met”的版本,研究人员现在将其与较差的记忆联系起来。它被称为”met”,是因为它的化学序列在一个位置包含氨基酸蛋氨酸(methionine),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包含缬氨酸(valine)。
Weinberger说:“我们发现,这一个氨基酸替换对人类记忆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它对海马体生物学的影响。”
尽管”met”版本对记忆有负面影响,但它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存续表明,它”可能在其他生物过程中提供某些补偿性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他们发现它不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但他们认为”met”变异可能有助于风险——或增加其他涉及海马体功能障碍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情绪障碍)的功能损害。
利用NIMH内部精神分裂症兄弟姐妹研究的参与者,Egan及其同事首先评估了他们的海马体功能,并将其与BDNF基因类型联系起来。
在641名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中,那些继承了两份”met”变异副本的人在言语情景(事件)记忆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匹配的同龄人。最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两份”met”副本的正常对照组在延迟回忆中得分为40%,而拥有两份”val”副本的人得分为70%。BDNF基因类型对其他类型记忆的测试(如语义记忆或工作记忆)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随后测量了两组健康受试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这种任务通常会关闭海马体活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携带一个”met”拷贝的受试者在海马体两侧显示出激活模式,而携带两个”val”拷贝的受试者则没有激活。
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MRI扫描仪测量神经元内部一个标记物的水平,该标记物指示细胞的健康状况和突触的丰富程度——突触是神经元相互交流的微小连接点。同样,携带一个”met”拷贝的受试者的标记物水平N-乙酰天冬氨酸(NAA)低于携带两个”val”拷贝的匹配个体。分析显示,随着遗传”met”变体数量的增加,NAA水平下降,这表明可能存在”剂量效应”。
与其他生长因子不同,海马体BDNF的分泌部分是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发生的,这使它很可能在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学习和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探索观察到的”met”相关记忆效应的可能机制,研究人员检查了由两个不同基因变体表达的BDNF蛋白在海马细胞内的分布、处理和分泌。当他们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变体并将其引入培养的神经元时,他们发现”val” BDNF在整个细胞中扩散,并进入形成突触的树枝状树突(dendrites),而”met” BDNF主要聚集在细胞体内,没有被运输到突触。为了调节记忆功能,BDNF必须在突触附近分泌。
“我们惊讶地发现’met’ BDNF的分泌不能被神经活动正确调节,”陆说。
研究人员表示,观察到的记忆衰退可能可以追溯到”met” BDNF未能到达突触,以及它无法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分泌。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体内数据,表明与活动依赖性BDNF分泌和信号传导相关的分子机制,如突触可塑性,可能是人类大幅扩展的语言介导记忆系统的基础,就像它对动物更基本的记忆形式所起的作用一样,”伊根说。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正在寻找BDNF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正常衰老的记忆问题和海马体变化之间可能的联系。
[改编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新闻稿,2003年1月,http://www.nih.gov/news/pr/jan2003/nimh-23.htm]
在不回看文本的情况下,看看你能否回答这些问题:
BDNF代表什么?
BDNF基因的两个版本的昵称是什么?
哪个变体与较差的情景记忆相关?
这个基因可能影响哪些疾病?
BDNF基因类型是否影响工作记忆?
不要回头检查你是否正确——让我们先看看带有标题的同一文本。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一个常见的基因变体通过改变大脑记忆中枢的生长因子来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平均而言,携带特定版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编码基因的人在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测试中表现较差——比如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他们还显示出海马体激活的差异,海马体是已知介导记忆的大脑区域,并显示出神经元健康和相互连接减少的迹象。根据这项研究,这些效应可能可以追溯到BDNF在细胞内有限的移动和分泌,该研究揭示了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记忆的正常范围,并证实BDNF对人类海马功能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非常相似。
BDNF长期以来被认为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最近也被证明在动物的记忆和海马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了解它在人类中是否以类似的方式工作,研究人员探索了人类BDNF基因微小差异的后果,其分子组成在不同个体间略有不同。
人们从父母那里各遗传一个BDNF基因拷贝,共有两个版本。略多于三分之一的人至少遗传一个昵称为”met”的版本,研究人员现在已将其与较差的记忆联系起来。它被称为”met”是因为它的化学序列在一个位置包含氨基酸蛋氨酸(methionine),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包含缬氨酸(valine)。
“我们发现这一个氨基酸替换对人类记忆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可能是因为它对海马体生物学的影响,”温伯格说。
尽管对记忆有负面影响,但”met”版本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存续表明它”可能在其他生物过程中赋予一些补偿性优势,“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他们发现它不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但他们认为”met”变体可能导致涉及海马功能障碍的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或增加功能损伤——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情绪障碍。
在NIMH精神分裂症兄弟姐妹研究的参与者中,Egan及其同事首先评估了他们的海马功能,并将其与BDNF基因类型联系起来。
在641名正常对照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的兄弟姐妹中,那些遗传了两个”met”变体拷贝的人在言语情景(事件)记忆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匹配的同龄人。最显著的是,拥有两个”met”拷贝的正常对照者在延迟回忆中得分为40%,而拥有两个”val”拷贝的人得分为70%。BDNF基因类型对其他类型记忆测试(如语义记忆或工作记忆)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随后测量了两组健康受试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这种任务通常会关闭海马活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拥有一个”met”拷贝的人在海马两侧显示出激活模式,而拥有两个”val”拷贝的人则缺乏激活。
接下来,使用MRI扫描仪测量神经元内部标记物的水平,该标记物指示细胞的健康状况和突触的丰富程度——突触是神经元相互交流的微小连接点。同样,拥有一个”met”拷贝的受试者的标记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水平低于拥有两个”val”拷贝的匹配个体。分析显示,随着遗传的”met”变体数量增加,NAA水平下降,这表明可能存在”剂量效应”。
与其他生长因子不同,海马BDNF的分泌部分是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发生的,这使其很可能在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探索观察到的与”met”相关的记忆效应的潜在机制,研究人员检查了两种不同基因变体在海马细胞内表达的BDNF蛋白的分布、处理和分泌。当他们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变体并将其引入培养的神经元时,他们发现”val” BDNF分布在整个细胞中并进入形成突触的树枝状树突,而”met” BDNF主要聚集在细胞体内,不会被运输到突触。为了调节记忆功能,BDNF必须在突触附近分泌。
“我们惊讶地发现’met’ BDNF的分泌不能被神经活动正确调节,”Lu说。
研究人员表示,观察到的记忆减退可能可以追溯到”met” BDNF未能到达突触,以及其无法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分泌。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体内数据,表明与活动依赖性BDNF分泌和信号传导相关的分子机制,如突触可塑性,可能是人类大幅扩展的语言介导记忆系统的基础,就像它对动物更基本的记忆形式一样,”Egan说。
在跟进他们的线索时,研究人员正在寻找BDNF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正常衰老的记忆问题及海马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
更好了吗?看看你能否回答这些问题:
BDNF有什么作用?
这两种变体在化学上有什么区别?
与较差情景记忆相关的变体有多常见?
如果你只有一个与较差情景记忆相关的变体拷贝,是否和拥有两个一样糟糕?
变体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方式有何不同?
最后一个版本:
NIH科学家已经表明,一个常见的基因变体通过改变大脑记忆中枢的生长因子来影响人类的事件记忆。平均而言,拥有特定版本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如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中表现更差。他们还显示出已知介导记忆的大脑区域海马的激活差异,以及神经元健康和相互连接减少的迹象。根据这项研究,这些效应可能可以追溯到BDNF在细胞内有限的移动和分泌,该研究揭示了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记忆的正常范围,并证实了BDNF对人类海马功能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相似。
长期以来,BDNF被认为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最近还被证明在动物的记忆和海马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了解它在人类中是否以类似方式工作,研究人员探索了人类BDNF基因中微小差异的后果,其分子组成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不同。
人们从父母那里各遗传一份BDNF基因的拷贝,有两种版本。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至少遗传了一个被称为”met”的版本,研究人员现已将其与较差的记忆力联系起来。之所以称为”met”,是因为其化学序列在某个位置含有氨基酸甲硫氨酸,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含有缬氨酸。
“我们发现这一个氨基酸替换对人类记忆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是因为它对海马体生物学的影响,”Weinberger说。
尽管”met”版本对记忆有负面影响,但它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存续表明,它”可能在其他生物过程中赋予某些补偿性优势,“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他们发现它不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但他们认为”met”变体可能会增加其他涉及海马体功能障碍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情绪障碍)的风险或加重功能损伤。
Egan和同事利用NIMH内部精神分裂症兄弟姐妹研究的参与者,首先评估了他们的海马体功能,并将其与BDNF基因型联系起来。
在641名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中,遗传了两个”met”变体拷贝的人在言语情景(事件)记忆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匹配的同龄人。最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两个”met”拷贝的正常对照组在延迟回忆中得分为40%,而拥有两个”val”拷贝的得分为70%。BDNF基因型对其他类型记忆(如语义记忆或工作记忆)的测试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随后测量了两组健康受试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该任务通常会关闭海马体活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拥有一个”met”拷贝的人在海马体两侧显示出激活模式,而拥有两个”val”拷贝的人则没有激活。
接下来,使用MRI扫描仪测量神经元内部标记物的水平,该标记物指示细胞的健康状况和突触的丰富程度——突触是神经元相互通信的微小连接点。同样,拥有一个”met”拷贝的受试者的标记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水平低于拥有两个”val”拷贝的匹配个体。分析显示,NAA水平随着遗传的”met”变体数量增加而下降,表明可能存在”剂量效应”。
与其他生长因子不同,海马体BDNF部分是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分泌的,这使其很可能在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学习和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探索观察到的”met”相关记忆效应的可能机制,研究人员检查了海马体细胞内两种不同基因变体表达的BDNF蛋白的分布、处理和分泌。当他们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变体并将其引入培养的神经元时,他们发现”val” BDNF在整个细胞中扩散并进入形成突触的树枝状树突,而”met” BDNF主要聚集在细胞体内,没有被运输到突触。为了调节记忆功能,BDNF必须在突触附近分泌。
“我们惊讶地发现’met’ BDNF的分泌不能被神经活动正确调节,”Lu说。
研究人员表示,观察到的记忆下降很可能可以追溯到”met” BDNF未能到达突触,以及其无法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分泌。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体内数据,表明与活动依赖性BDNF分泌和信号传导相关的分子机制(如突触可塑性)可能是人类大幅扩展的言语介导记忆系统的基础,就像它对动物更基本的记忆形式一样,”Egan说。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正在寻找BDNF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正常衰老的记忆问题及海马体变化之间可能的联系。
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
哪种变体更常见?
BDNF基因型是否影响语义记忆?
BDNF基因型是否与更高的精神分裂症风险相关?
与较差情景记忆相关的变体的问题似乎是什么?
拥有两个”met”基因的人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吗?
现在我确实意识到,第二组问题应该比第一组更容易回答,第三组应该是最容易的,仅仅因为你对材料的熟悉度增加了。但我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不是进行实验,而只是帮助你判断自己对材料的掌握程度。
带有标题的文本是否比第一个文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带有更长、更具体标题的最后一个文本是否更容易?我希望如此。让我们看看为什么。
研究发现,标题的存在能产生更好的摘要1、更好的大纲2,以及对文本要点更好的记忆3。
标题被归类为组织信号(organizational signals)。其他组织信号包括概述和主题摘要(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讨论)。这些信号与高亮等其他类型信号的区别在于,组织信号强调文本的主题及其组织结构。
这类信号装置通常能提高读者对被强调信息的回忆,尽管可能以文本中其余信息为代价。因此,标题通常帮助读者记住更多主题,但对每个主题记住的内容更少。支持被标记信息的细节比其他细节更容易被记住。
一项比较概述、主题摘要和标题效果的研究发现,在没有特定提示的情况下,记住的信息量没有差异4(自由回忆)。换句话说,所有这些记忆辅助工具——概述、主题摘要、标题——效果差不多,而且似乎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然而,信号标记并不总是有助于你回忆信息的能力。此外,虽然识别(recognition)的研究要少得多,结果也不一致,但总体而言,信号对识别的帮助似乎要小得多(这是你在多选题测试中可能依赖的记忆类型)。
标题的功能与摘要相同——强调主题和组织结构。
标题通常(但不总是)能提高对其强调信息的回忆。
标题可能帮助你记住支持被强调信息的细节。
对强调信息的回忆通常以未被强调的细节为代价。
要理解标题如何帮助记忆,你需要了解如何处理文本。再次阅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段落并写一份摘要。完成后,看看下面的两份摘要。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年出生于波士顿
十岁结束学业
12岁当印刷工学徒
1723年去费城
最终建立了一家印刷厂,出版《宾夕法尼亚公报》
1732年开始出版《穷理查年鉴》
持续到1758年,同年他在其中印刷了《亚伯拉罕神父的布道》,被认为是殖民地美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提出了一个学院计划,后来发展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创立了”美国哲学学会”
研究电学
1748年出售了他的生意
改革邮政系统
1757-1762年在英国
返回美国后,在帕克斯顿事件中失去了议会席位
1764年被派回英国,请愿国王从所有者手中收回政府
积极反对拟议的印花税法案,但因为给朋友在美国争取到印花税代理人职位而失去了这方面的功劳和大部分声望
1767-1775年在法国
因参与向马萨诸塞州泄露哈钦森和奥利弗的著名信件而失去邮政局长职位
返回费城后被选为大陆会议成员
1777-1785年担任美国驻法国专员
返回美国后,他作为美国独立拥护者的地位仅次于华盛顿
1790年去世。
本杰明·富兰克林
早年生活
十岁结束学业
12岁当印刷工学徒
印刷工
1723年去费城
最终建立了一家印刷厂,出版《宾夕法尼亚公报》
1732-1758年出版《穷理查年鉴》
1758年出版《亚伯拉罕神父的布道》——殖民地美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发明
研究电学
公共事务
教育
提出了一个学院计划,后来发展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创立了”美国哲学学会”
邮政
改革邮政系统
积极反对拟议的印花税法案,但因为给朋友在美国争取到印花税代理人职位而失去了这方面的功劳和大部分声望
因参与向马萨诸塞州泄露哈钦森和奥利弗的著名信件而失去邮政局长职位
外交
1757-1762年;1764-1766年在英国
1767-1775年在法国
1777-1785年担任美国驻法国专员
起伏
1763年在帕克斯顿事件中失去议会席位
1775年被选为大陆会议成员
1785年作为美国独立拥护者的地位仅次于华盛顿
日期
1706-1790
1723年去费城
1732-1758年《穷理查年鉴》
1758年《亚伯拉罕神父的布道》
1757-1762年在英国
这两个摘要中哪一个最能反映你所做的摘要?你认为哪一个更有效(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你对文本中所读细节的记忆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细节与其他材料整合的程度。叙事文本之所以容易记忆,是因为故事(特别是”传统”故事,如民间故事)是一连串因果事件:发生了这件事,所以发生了那件事。在说明性文本(解释和描述的文本)中,项目之间的联系通常不太可预测。
你在记忆文本时遇到的困难直接取决于信息以”逻辑”顺序流动的程度。
说明性文本围绕主题组织。优秀的读者对文本的主题结构很敏感。但文本在向读者清楚展示主题结构的程度上差异很大,主题之间的过渡尤其成问题——这正是标题能发挥巨大价值的地方。
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例子中的第一个摘要代表了一种对文本结构不太敏感的处理策略——线性或列表策略。它只是按照原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每个要点。第二个摘要反映了一种对文本结构更敏感的策略。注意这些想法不再简单地按照出现的顺序列出,而是被重新组织以反映文章下层主题和子主题的假定层级组织。
标题等组织信号似乎通过鼓励你选择更有效的主题结构策略来帮助回忆。它们通过强调主题之间的过渡,以及明确表达主题(即用精辟的短语总结它们)来做到这一点。这表明你可以通过使用主题结构策略来抵消许多文本未提供标题或未提供有效标题的问题。
有证据支持这一点:标题对那些有能力使用主题结构策略但除非得到提示否则不会这样做的学生最有益。
要有效使用主题结构策略,你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结构。大多数文本将属于以下六种类型之一:
了解结构类型可以帮助你预测文本中的思想将如何关联,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容易理解文本并提出正确的问题,还能让你为笔记选择最合适的格式。以下是每种结构的更详细描述和示例:
在描述中,段落总是有一个主要思想。段落中的其他句子要么通过给出例子或说明来阐明主要思想,要么通过更详细地解释来扩展主要思想。这里有一个例子:
应激性(Irritability)被定义为生物体对自身外部条件做出反应的能力。……生物体的反应是它对刺激的反应方式。例如,植物可能有生长反应。这发生在……
集合段落可以是项目符号或编号列表,或段落形式的项目列表,例如:
固体有四种一般属性。韧性(Tenacity)是对……的度量。硬度(Hardness)是……。延展性(Malleability)是指……。可塑性(Ductility)是……
在分类中,项目被分组为类别。例如:
实验变量可以分为两类之一,要么是操纵变量,要么是控制变量。一个可以……的变量
序列描述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例如:
听觉可以分为五个独立的阶段来描述。首先,……
这种文本类型研究项目之间的关系。在比较中,研究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对比中,只注意差异。例如:
关于地球起源有两种不同的假说:星云假说(nebular hypothesis)和彗星产生假说(comet-produced hypothesis)。星云假说认为……相反,彗星产生假说指出……第一种假说假定……后一种假说断言……
这种文本类型可能类似于序列结构,因为它可能包括原因和结果。通常,具有这种结构的文本会陈述一个问题及其原因和结果,然后提出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有时可能先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是问题、原因、结果。例如:
当今压力的问题……许多因素导致压力……长期压力的后果包括……我们如何减少压力问题……
[前五个例子改编自Cook & Mayer 1988]
要识别正在使用哪种结构,你需要注意文本中的线索,最重要的是信号词和短语,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信号词/短语:
描述: 特别是(in particular)、例如(for instance)、比如(for example)、被定义为(is defined)
集合: 除了(in addition to)、和……和……和(and…and…and)、许多(a number of)、很多(many)、一……二……三(one…two…three)
分类: 属于(belongs to)、类型(types)、类别(classes)、范畴(categories)、组(group)
顺序: 首先……其次……最后(first…second…finally)、因此(therefore)、结果(consequently)、下一个(the next)、如果……那么(if…then)、导致(leads to)、引起(causes)、因为(because)
比较: 同样(likewise)、类似地(similarly)、相同(same)、相比之下(in comparison)
对比: 相反(in contrast)、但是(but)、另一方面(on the other hand)、正相反(on the contrary)、不同(different)
但请记住,文本通常不会提供如此明显的提示。在缺乏诸如此类清晰信号的情况下,你需要思考文本的整体主题。
以下是三段较长的文章。识别结构类型并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创建标题(我在每段之间留了空隙以便写入标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空隙都需要标题——Kindle读者需要从我的网站下载示例文本)。
“巩固(Consolidation)”是近期记忆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术语。以下是我对它含义的理解。
最初,信息被认为编码为神经活动模式——细胞之间相互”交流”。之后,信息被编码为更持久的分子或结构格式(例如,新突触的形成)。人们曾假设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记忆就被”固定”了——成为永久、不变的表征(representation)。
借助新技术,确实已经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在响应初始刺激时发生的变化持续约三到五分钟,并在五到十分钟内消失。然而,如果该细胞在一小时内被刺激四次,突触实际上会分裂并形成新的突触,产生(可能)永久性的变化。
新记忆随时间缓慢巩固的假说在100年前就已提出,并继续指导着记忆研究。在现代巩固理论中,假设新记忆最初是”不稳定的(labile)“并且在经历一系列过程(例如,谷氨酸释放、蛋白质合成、神经生长和重组)之前容易受到干扰,这些过程使记忆表征逐渐变得更加稳定。这些过程通常被称为”巩固(consolidation)“。
然而,最近这样一个观点越来越得到支持:稳定的表征在重新激活时可以恢复到不稳定状态。
在某种程度上,这并不令人惊讶。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提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新信息与现有表征合并并修改它——记忆现在被视为重构性的(reconstructive),而不是简单地重放存储的信息。
发现所谓稳定表征在重新激活后再次变得不稳定的研究人员,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巩固(reconsolidation)“,并认为巩固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每次表征被激活时都会重复发生。
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再巩固是替换先前稳定的表征,还是建立一个新的表征,与旧表征共存?
再巩固究竟是创建新表征,还是修改旧表征,这是否与记忆在提取时的重构有所不同?换句话说,这项最新研究是在告诉我们关于巩固(编码过程的一部分)的事情,还是关于重构(提取过程的一部分)的事情?
在大脑区域方面,记忆巩固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是海马体(hippocampus)。海马体参与位置识别和情境记忆的巩固,是称为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 MTL)的区域的一部分,该区域还包括嗅周皮质(perirhinal)、海马旁皮质(parahippocampal)和内嗅皮质(entorhinal cortices)。内侧颞叶的损伤通常会产生以近期获得的记忆不成比例丧失为特征的遗忘症(amnesia)。这被解释为记忆巩固过程的证据。
一些研究表明,海马体可能只参与持续几年的巩固过程。另一方面,内嗅皮质显示出延伸至20年的时间梯度变化证据,表明正是这个区域参与了数十年的记忆巩固。内嗅皮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受损。
然而,也有一些证据表明,海马体可以参与较久远的记忆——也许当它们特别生动时。
最近提出的一个观点认为,所有信息在传递到海马体的途中都会经过内嗅皮质,它处理”增量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需要重复经历的学习。”情景学习(Episodic learning)“——仅在一次发生后就被存储的记忆——可能主要存储在海马体中。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一些生动记忆在海马体中的持续存在。情绪唤起事件的记忆往往比中性或琐碎事件的记忆更生动且持续时间更长,而且更有可能只需要单次经历。
无论海马体是否可能保留一些较旧的记忆,有证据表明某些记忆可能在海马体中保存数年,然后才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这对简单的巩固理论提出了另一个挑战。
那么这一切让我们处于什么位置?什么是巩固?记忆会达到固定状态吗?
我个人的感觉是,不,记忆不会达到那种传说中的”铁板钉钉”的状态。每次记忆被激活时都会发生变化(这种激活不必将记忆带入你的意识觉知)。但传统上(且合乎逻辑地)巩固指的是编码过程。区分以下几点是合理且有用的:
我认为”再巩固”是一个提取过程,而不是编码过程的一部分,但当然,如果你承认提取涉及返回到活跃状态,并根据新的关联修改原始表征(representation),那么提取和编码之间的差异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当你加上记忆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从大脑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的可能性时(尽管触发因素可能不是时间本身),你就把记忆变得稳定的整个概念打乱了。
也许我们最好的方法是将记忆视为一系列过程,而巩固是这些过程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可能是任意的)子集。
在冰河时代的鼎盛时期,大约公元前34,000年至30,000年之间,世界上大部分水都被锁在广阔的大陆冰盖中。因此,白令海比现在的水位低数百米,在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出现了一座陆桥,称为白令陆桥(Beringia)。在其鼎盛时期,白令陆桥被认为约有1,500公里宽。作为一片潮湿且无树的苔原,它被草和植物覆盖,吸引着早期人类为生存而猎捕的大型动物。
第一批到达北美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在不知道自己已经跨入一个新大陆的情况下到达的。他们会像他们的祖先数千年来所做的那样,沿着西伯利亚海岸追逐猎物,然后穿过陆桥。
一旦到达阿拉斯加,这些第一批北美人还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穿过巨大冰川的开口向南到达现在的美国。北美早期生活的证据不断被发现。然而,其中很少能可靠地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之前;例如,最近在阿拉斯加北部发现的一个狩猎瞭望点可能就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在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发现的精心制作的矛尖和物品也可能是如此。
在整个北美和南美的遗址都发现了类似的手工制品,这表明到公元前10,000年之前的某个时候,西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可能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生活。大约在那个时候,猛犸象开始灭绝,野牛取代了它,成为这些早期北美人食物和兽皮的主要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大型猎物物种消失了——无论是由于过度捕猎还是自然原因——植物、浆果和种子成为早期美洲人饮食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渐渐地,觅食和原始农业的最初尝试出现了。现在墨西哥中部地区的美洲原住民引领了这一潮流,种植玉米、南瓜和豆类,可能早在公元前8,000年。慢慢地,这种知识向北传播。
到公元前3,000年,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中开始种植一种原始类型的玉米。然后出现了灌溉的最初迹象,到公元前300年,出现了早期村庄生活的迹象。
到公元最初几个世纪,霍霍坎人(Hohokam)生活在现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附近的定居点,在那里他们建造了球场和类似金字塔的土丘,让人想起在墨西哥发现的那些,以及运河和灌溉系统。
第一个在现在的美国建造土丘的美洲原住民群体通常被称为阿德纳人(Adenans)。他们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建造土质墓葬地和防御工事。那个时代的一些土丘呈鸟类或蛇的形状;它们可能用于尚未完全理解的宗教目的。
阿德纳人似乎被各种统称为霍普韦尔人(Hopewellians)的群体吸收或取代。他们文化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在俄亥俄州南部被发现,那里仍然可以看到数千个这些土丘的遗迹。霍普韦尔人被认为是伟大的贸易者,他们在数百公里的广阔地区使用和交换工具和材料。
到公元500年左右,霍普韦尔人也消失了,逐渐让位于一个通常被称为密西西比人(Mississippians)或神庙土丘文化(Temple Mound culture)的广泛部落群体。有一座城市,卡霍基亚(Cahokia),位于伊利诺伊州科林斯维尔附近,被认为在12世纪初的鼎盛时期人口约为20,000人。城市中心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土丘,顶部平坦,高30米,底部面积37公顷。附近还发现了其他80个土丘。
像卡霍基亚这样的城市依靠狩猎、觅食、贸易和农业的结合来获取食物和供给。受到南方繁荣社会的影响,他们演变成复杂的等级社会,奴役奴隶并进行人祭。
在现今美国西南部地区,阿纳萨齐人(现代霍皮印第安人的祖先)于公元900年左右开始建造石头和土坯pueblo建筑。这些独特而令人惊叹的公寓式结构常常建在悬崖表面;其中最著名的是科罗拉多州梅萨维德的”悬崖宫殿”,拥有超过200个房间。另一处遗址——新墨西哥州查科河沿岸的博尼托pueblo遗址,曾包含超过800个房间。
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原住民中,可能最富裕的生活在太平洋西北地区。那里鱼类和原材料的天然丰富使得食物供应充足,并且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了永久性村落。他们”夸富宴”聚会的奢华程度至今仍是奢侈和欢庆的标杆,在早期美国历史上可能无可匹敌。
因此,迎接首批欧洲人的美洲远非一片空旷的荒野。现在认为当时西半球的人口与西欧相当——约4000万。关于欧洲殖民开始时居住在现今美国境内的美洲原住民数量,估计从200万到1800万不等,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较低的数字。可以确定的是,欧洲疾病几乎从最初接触时起就对土著人口产生了毁灭性影响。特别是天花,摧毁了整个社区,被认为是1600年代印第安人口急剧下降的更直接原因,而非与欧洲定居者的众多战争和小规模冲突。
当时印第安人的习俗和文化极为多样,考虑到土地的广袤和他们所适应的众多不同环境,这是可以预期的。然而,一些概括是可能的。大多数部落,特别是在东部林地地区和中西部,结合了狩猎、采集以及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各个方面来获取食物供应。在许多情况下,妇女负责耕种和食物分配,而男子则狩猎和参与战争。
据各方记载,北美的美洲原住民社会与土地紧密相连。对自然和元素的认同是宗教信仰的核心部分。他们的生活本质上是以氏族为导向和公社式的,儿童被允许享有比当时欧洲习俗更多的自由和宽容。
尽管一些北美部落发展出了一种象形文字来保存某些文献,但美洲原住民文化主要是口头的,高度重视讲述故事和梦境。显然,各群体之间存在大量贸易,并有确凿证据表明邻近部落维持着广泛而正式的关系——既有友好的也有敌对的。
最早抵达北美的欧洲人——至少是有确凿证据的首批欧洲人——是诺斯人,他们从格陵兰向西航行。埃里克·雷德约在985年在格陵兰建立了定居点。1001年,他的儿子莱夫被认为探索了现今加拿大的东北海岸,并在那里至少度过了一个冬天。
虽然诺斯传说表明维京水手探索了北美大西洋海岸直至巴哈马群岛,但这些说法仍未得到证实。然而,1963年在纽芬兰北部的朗塞奥兹梅多斯发现了那个时代的一些诺斯房屋遗址,从而至少支持了传说中的部分说法。
1497年,就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寻找通往亚洲的西方航线而登陆加勒比海五年后,一位名叫约翰·卡伯特的威尼斯水手受英国国王委托抵达纽芬兰。尽管很快被遗忘,卡伯特的航行后来为英国对北美的主权要求提供了基础。它也开辟了通往乔治浅滩附近丰富渔场的道路,欧洲渔民,特别是葡萄牙人,很快开始定期前往那里。
哥伦布从未见过未来美国的大陆,但对它的首次探索是从他帮助建立的西班牙殖民地开始的。第一次探索发生在1513年,当时胡安·庞塞·德莱昂率领的一群人登陆佛罗里达海岸,靠近现今的圣奥古斯丁市。
随着1522年征服墨西哥,西班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西半球的地位。随后的发现增加了欧洲对现在被命名为美洲的了解——以意大利人阿美利哥·韦斯普奇命名,他撰写了关于”新大陆”航行的广受欢迎的记述。到1529年,从拉布拉多到火地岛的大西洋海岸线可靠地图已经绘制完成,尽管还需要一个多世纪才会完全放弃发现通往亚洲”西北航道”的希望。
最重要的早期西班牙探险之一是埃尔南多·德索托的探险,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征服者,曾陪同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秘鲁。1539年从哈瓦那出发,德索托的探险队在佛罗里达登陆,并穿越美国东南部直至密西西比河寻找财富。
另一位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于1540年从墨西哥出发,寻找神话中的西沃拉七城。科罗纳多的旅行将他带到大峡谷和堪萨斯,但未能发现他的部下寻求的黄金或财宝。然而,他的队伍确实给该地区的人民留下了一份非凡的意外礼物:足够多的马匹逃脱,改变了大平原上的生活。在几代人的时间内,平原印第安人成为了骑术大师,大大扩展了他们活动的范围和规模。
当西班牙人从南方向北推进时,现今美国的北部地区正通过乔瓦尼·达·韦拉扎诺等人的航行逐渐被揭示出来。韦拉扎诺是一位为法国航行的佛罗伦萨人,他于1524年在北卡罗来纳登陆,随后沿大西洋海岸向北航行,经过了现在的纽约港。
十年后,法国人雅克·卡蒂埃出海航行,他和之前的其他欧洲人一样,希望找到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卡蒂埃沿圣劳伦斯河的探险为法国在北美的领土主张奠定了基础,这些主张一直持续到1763年。
在1540年代第一个魁北克殖民地崩溃后,二十年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试图在佛罗里达北部海岸定居。西班牙人将法国人视为对其沿墨西哥湾流贸易路线的威胁,于1565年摧毁了该殖民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军队的领导人佩德罗·梅嫩德斯很快就在不远处建立了一个城镇——圣奥古斯丁。这是后来成为美国的地区中第一个永久性的欧洲定居点。
[摘自美国国务院出版的《美国历史纲要》。http://usinfo.state.gov/products/pubs/histryotln/index.htm]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什么是臭氧以及什么是紫外线辐射。然后我们将探讨臭氧与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里,臭氧在保护地表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阻挡来自太阳的具有基因破坏性的紫外线辐射,臭氧保护着地球表面的生命。正因如此,臭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如此广泛地研究它的原因。
我们大气中约90%的臭氧包含在平流层中,即地球表面以上约10至50公里(32,000至164,000英尺)的区域。10%的臭氧包含在对流层中,对流层是我们大气的最低部分,所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从地面仪器、气球搭载仪器以及太空运行仪器获取的测量数据显示,臭氧浓度在约15至30公里之间最高。
尽管臭氧浓度非常小,通常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只有几个O₃分子,但这些臭氧分子对生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吸收来自太阳的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根据辐射的波长,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紫外线(UV)辐射。它们被称为UV-a、UV-b和UV-c。UV-c(红色)在约35公里高度处完全被臭氧阻挡,而大部分UV-a(蓝色)到达地表,但它不具有那么强的基因破坏性,所以我们不太担心它。UV-b(绿色)辐射会导致晒伤,如果长期暴露,还会造成基因损伤,导致皮肤癌等疾病。臭氧阻挡了大部分UV-b,但仍有一些到达地表。如果臭氧层减少,更多的UV-b辐射会到达地表,对生物造成更多的基因损伤。
由于我们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包含在平流层中,我们将这个区域称为平流层臭氧层。与有益的平流层臭氧相反,对流层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在烟雾中高浓度存在。尽管它也吸收紫外线辐射,但高浓度吸入是不健康的,甚至有毒。臭氧的高反应性会对植物和动物的活组织造成损伤。严重的对流层臭氧污染造成的这种损伤通常表现为眼睛和肺部刺激。对流层臭氧主要在白天在污染地区(如城市地区)产生。政府正在做出重大努力来监管导致这种有害污染的气体和排放,烟雾警报在受污染的城市地区是常规现象。
要理解平流层臭氧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了解太阳的输出以及它如何影响生命系统。太阳在许多不同的波长上产生辐射。这些是电磁(EM)光谱的一部分。电磁辐射包括从无线电波(波长非常长)到X射线和伽马射线(波长非常小)的所有内容。电磁辐射按波长分类,波长是衡量辐射能量大小的指标。一小块或一”包”辐射(我们称之为光子)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
人眼可以检测光谱中约400纳米(nm,纳米或十亿分之一米)到约700纳米区域的波长。毫不奇怪,这被称为光谱的可见光区域。所有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和紫)都落在一个小波长带内。无线电波的波长以米为单位,而可见光波的波长以十亿分之一米为单位。这样小的单位称为纳米(1纳米= 10⁻⁹米)。在可见光”颜色”光谱的一端是红光。红光的波长约为630纳米。在颜色光谱的相反端附近是蓝光,在最相反的一端是紫光。蓝光的波长约为430纳米。紫光的波长约为410纳米。因此,蓝光由于波长较短而比红光更有能量,但比波长更短的紫光能量要低。波长比紫光更短的辐射称为紫外线辐射。
太阳产生的辐射主要位于电磁波谱的可见光部分。然而,太阳也会产生紫外线(UV)部分的辐射。紫外线波长范围为1到400纳米。我们关注紫外线辐射,因为这些射线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破坏DNA分子(我们遗传编码的分子载体)的键,从而损伤细胞。虽然大多数植物和动物能够修复或破坏受损细胞,但偶尔这些受损的DNA分子无法被修复,并可能复制,导致危险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太阳通量(solar flux)指的是垂直照射在每平方厘米表面上的太阳能量(以瓦特为单位),单位是瓦特每平方厘米每纳米。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对紫外线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大气层较低海拔处的强度会降低。此外,虽然波长较短的单个光子能量更大,但较短波长的光子数量较少,因此太阳在较短波长的总能量输出较少。由于臭氧的作用,太阳紫外线几乎不可能穿透到地球表面。对于波长为290纳米的辐射,地球表面的强度比大气层顶部弱3.5亿倍。如果我们的眼睛检测的是小于290纳米的光而不是可见光范围,由于臭氧的吸收,世界将会非常黑暗!
为了理解这种紫外线辐射屏蔽有多重要,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称为作用光谱(action spectrum)的辐射损伤特性。作用光谱为我们提供了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辐射产生特定生物反应的相对有效性的度量。这种反应可能是红斑(晒伤)、植物生长变化或分子DNA的变化。幸运的是,在DNA容易受损的地方(高概率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在臭氧吸收较弱的较长波长处,DNA损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臭氧减少10%,DNA损伤性紫外线的量将增加约22%。考虑到DNA损伤可能导致皮肤癌等疾病,显然臭氧对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吸收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大部分紫外线辐射被臭氧吸收,但仍有一些到达地球表面。通常,我们将紫外线辐射分为三部分:UV-a(320-400纳米)、UV-b(280-320纳米)和UV-c(200-280纳米)。商业制造商已开发出防晒霜来保护人类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这些防晒霜的标签通常注明它们可以屏蔽UV-a和UV-b。为什么不同时屏蔽UV-c辐射?当UV-c在平流层中部遇到臭氧时,它会被迅速吸收,因此没有任何UV-c到达地球表面。UV-b被部分吸收,UV-a几乎不被臭氧吸收。臭氧在吸收极其有害的UV-c方面非常有效,以至于防晒霜制造商不需要担心UV-c。制造商只需要消除皮肤对有害的UV-b和危害较小的UV-a辐射的吸收。
臭氧对紫外线辐射的屏蔽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时间和季节。太阳在天空中的角度对紫外线辐射有很大影响。当太阳直接在头顶时,紫外线辐射直接穿过大气层,只被头顶的臭氧吸收。当太阳在黎明和黄昏时刚好在地平线以上时,紫外线辐射必须以一定角度穿过大气层。因为紫外线在大气中穿过更长的距离,它会遇到更多的臭氧分子,吸收更多,因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更少。
[改编自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大气化学和动力学分支制作的《平流层臭氧电子教科书》。 http://www.ccpo.odu.edu/SEES/ozone/oz_class.htm]
对文本结构进行分类的有用性将在我们学习不同的总结和格式化笔记方法时变得更加明显。
主题结构策略和列举策略是编码策略——即将信息输入记忆的策略。但记忆不仅仅是输入信息,还包括再次提取信息。虽然标题等信号似乎主要影响编码策略(无论是帮助你决定使用哪种编码策略,还是使你的编码更容易),但它们在回忆策略中也有潜在的帮助作用。
这一点从证据中可以看出:当没有信号时,回忆往往不如有信号时那样遵循文本结构。当没有信号时,回忆往往受到标准记忆因素的强烈影响,例如: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使用文本结构来编码和回忆信息,你最有可能优先记住你已经知道的信息、出现在文本开头或结尾的信息,以及讨论较多的信息。
毫不奇怪的是,我们用这些作为判断什么重要的指导原则,但序列位置(serial position)和熟悉度(familiarity)这两个因素尤其是相当间接的指标来判断项目的相对重要性。当你使用更准确的信号来指导时,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大大减弱6(尽管详尽性(elaboration)最有可能仍然具有影响力——这并不奇怪,因为讨论的长度是重要性的明确信号(尽管它可能只是反映了作者的心血来潮!))。
我曾说过,尽管标题和其他信号通常会提高你对主题的回忆,但它们可能会减少你记住的细节数量。我说”可能”,是因为研究产生了特别不一致的发现。这种不一致很可能源于学生使用主题结构来指导回忆的能力差异很大。
换句话说,要最充分地受益于标题等组织信号,你可能需要刻意努力,不仅在编码(记笔记)时使用这些信息,而且在练习检索信息时也要使用7。
正如已经提出的,“成熟”读者被认为在处理信息性文本时会常规使用主题结构策略,而技能较差的读者更可能依赖列表策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期望标题对熟练读者影响不大。
在另一个极端,一些阅读能力差的读者即使在被鼓励这样做时也可能无法使用结构策略——对这些人来说,标题也应该影响不大。
那么根据这个逻辑,标题应该对中间的那些学生最有益——那些能够使用结构策略,但没有提示就不倾向于这样做的人。确实有一些证据支持这一点8。
尽管如此,证据表明,即使是有经验的读者,在缺乏信号的情况下对结构也相对不敏感。
熟练读者通过几种方式展示他们对主题结构的敏感性:
阅读能力水平不是唯一有影响的个人属性。另一个属性是你对费力处理的倾向——也就是说,你在调动思维时获得的乐趣。在一项研究中,组织信号(概述、总结以及标题)对那些不倾向于进行费力处理的学生更有益。
换句话说,这些信号有效地消除了喜欢费力处理的学生(通常记得更多)和不喜欢的学生之间在回忆表现上的差异9。
假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那些乐于进行费力处理的学生在面对没有信号的文本时更倾向于使用结构策略。
也有人提出,标题只有在学生已经对文本中讨论的主题有较高了解时才有帮助。这与标题通过激活先前知识来发挥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然而,对于先前知识很少的学生来说,标题可能有其他好处——帮助他们组织文本中包含的信息,以及帮助他们搜索特定项目10。
当文本有多个主题且组织不清晰时。
当没有其他提示文本结构和细节相对重要性的线索时。
当读者需要帮助理解文本的组织或细节的相对重要性时。
关键是,如果你觉得一篇文本令人困惑,主题太多且组织混乱,那么在文本中写标题是一个有用的策略。如果你发现很难在脑海中保留所需的全部信息,这一点尤其正确,无论是因为你的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较低(永久性的或暂时性的),还是因为文本包含太多细节。
如果文本中提供了标题,请注意它们,但如果它们对你没有用(要么因为它们不是很好的标题,要么因为作者的目标和观点与你的不匹配),不要犹豫重写它们。
文本被记住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陈述顺序清晰和合乎逻辑的程度。
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连接程度。
标题是用来帮助强调主题变化和文本组织结构的策略之一。
要评估文本中使用的标题对你是否有价值,问自己以下问题:
好的标题帮助你选择最重要的信息。
好的标题帮助你看到文本的结构。
文本结构帮助你组织笔记。
在缺乏好标题的情况下,使用信号词来识别文本结构。
同样,与高亮和标题一样,我们必须区分你创建的摘要和为你提供的摘要。
记笔记本质上主要是关于总结,因此我们将花相当多的时间讨论这项技能。但首先,由于摘要通常在教科书中提供,并且是帮助你准备自己的摘要的非常有用的工具,让我们简要讨论一下为你提供的摘要。
摘要有多种不同类型。最简单的一种是主题摘要(topical summary),它是一系列直接的事实陈述。这是你最可能看到的提供类型。主题摘要总结主要观点,不添加任何新信息或提供新的视角。
更复杂的摘要可能会将文本重新组织成不同的格式(图形摘要)——例如,以大纲、图形组织器、多媒体摘要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这些最有可能被提供来说明文本的各个部分。主题摘要出现在它们总结的段落末尾。
有时一个段落之前,而不是之后,会有一个摘要。虽然这与主题摘要的形式相同,但它被称为概览(overview)。
一个段落也可能在前面有一个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严格来说它根本不是摘要,但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就像摘要一样。
让我们从主题摘要和概览开始。
在标题的讨论中,我将标题与主题摘要和概览归为一组,将它们标记为组织信号。因此,标题章节中关于组织信号的讨论同样适用于主题摘要。相应地,你不会惊讶地了解到,这种摘要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结构来帮助你理解材料并做有效的笔记。如果在你听讲座或通读文本时,面前有一个主题概览,那么你就有一个指南来帮助你理解任何特定主题在更大背景中的位置。
主题概览使文本阅读更快(有准备的读者是快速的读者),并且,如果文本难以理解或组织不良,则更容易理解。但与标题一样,虽然主题概览和摘要可能帮助你记住更多主题,但它们可能不会帮助你记住属于这些主题的细节。
你可能会将为你提供的摘要视为做自己笔记的替代品,但这样做的问题有两个:首先,记笔记是关于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所以别人的摘要对你不会有太大帮助;其次,作者的目标不一定(实际上,几乎肯定不会!)与你的目标相同。
但提供的摘要作为重要内容的指南非常有用。摘要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启动工具(priming tool)。我在本书开头提到了启动;让我们更详细地看一下它。
记笔记的第一步不是阅读文本,而是为它做准备。你的大脑需要被启动;你需要在脑海中准备好正确的背景。如果老师或作者已经为你设定了场景,也许用概览或先行组织者,那么你应该从阅读这个开始。然后反思你被告知的内容。给你的大脑时间来收集相关信息,进入正确的思维空间。不仅如此,还要在脑海中理清你从文本中需要什么。你期望学到什么?你需要知道什么?
我无法过分强调最后这个问题。
你需要知道什么?你阅读这篇文本的目标是什么?你有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吗?也许你正在准备一篇论文。如果是这样,在你开始之前,你应该花时间准确弄清楚你将要讨论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模糊的希望开始阅读,希望你需要的东西(你相当不清楚的东西)会跳出来给你看,那么你将花费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事先的一些思考将为你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也许你记笔记没有更具体的目的,只是因为文本是必读内容。这就是阅读概览特别有帮助的地方。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考虑我们熟悉的关于情景记忆基因的段落。你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它时的感受吗?也许有点不知所措?不确定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考虑一下如果段落前面有这样一个概览,你可能会有什么感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元生长和存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在看来,它也影响记忆。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两个BDNF基因副本——每个父母一个——有两个版本。我们中略多于三分之一的人至少继承了一个被昵称为”met”的版本副本,研究人员现在已将其与较差的记忆联系起来。那些继承”met”基因的人在记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方面似乎明显更差,这可能是该基因对海马功能影响的结果。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有两个”met”基因副本的人在情景(事件)记忆测试中只得了40分,而那些有两个另一个版本副本的人得了70分。其他类型的记忆似乎没有受到影响。有人推测,拥有”met”基因也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风险。
现在在你阅读完这样的摘要后,你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件事的本质,也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它。想象你正在告诉一个朋友这是关于什么的。暂时忽略你不理解的任何细节。你理解核心内容了吗?它是什么?不要满足于你自己觉得理解了它在讲什么的感觉——如果你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那就不算数!
好的,这段话的本质是:有一个基因与较差的事件记忆能力相关。就这些。其余的都是细节。
现在你已经表达了本质——描述了主题——你可以开始关注细节了(仍然只看概述)。第一个细节:BDNF。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如果你知道,你就与你现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但很可能你不知道——否则,这将是一个容易得多的主题!(我选择它是因为这些材料可能不太熟悉。)所以,有一个东西——而且它很重要,否则它不会出现在概述中——你不理解,而你需要理解它。你现在还不需要对此做什么。很可能它会在正文中得到解释。你现在要做的只是简单地做个笔记(心理上的或实际的)——BDNF,它是什么?——在正文中寻找答案。
现在,下一个细节是什么?——“神经元(neuron)的生长和存活”。你知道神经元是什么吗?你理解”生长和存活”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是,想想被唤起的知识——建立联系。如果不是,再做一个笔记。
这个简短的段落至少有七个细节应该让你停下来思考。以下是另外五个:
现在你准备好阅读正文了——你已经激活了任何相关知识,并且你有一些想要解释的细节。
但是当没有提供概述时该怎么办?检查末尾是否有摘要并阅读它。如果没有提供摘要,扫描正文寻找标题。正如我们所见,信息性标题可以提供摘要。
像概述一样,先行组织者出现在它们所指的正文之前,具有准备学生思维的类似目的。但先行组织者与概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以更高的抽象层次编写。概述,像摘要一样,不说正文中没有的内容;先行组织者则会说。先行组织者,像主题概述一样,从技术上讲是需要由作者或教师提供的东西。然而,你可以尝试在阅读正文之后创建自己的(当然,从技术上讲,那时它就不是先行组织者了)。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记忆基因文本的先行组织者与概述有何不同。
新研究表明,单个基因中微小且看似无害的差异可以显著影响人们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脑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很重要的基因中的一个微小差异,对一个人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没有明显记忆问题的年轻健康人在记忆测试中表现并不相同。这种基因变体还可能使人更容易受到年龄、抑郁症或阿尔茨海默症造成的记忆损伤。
将此与概述进行比较。概述要详细得多;先行组织者不担心细节——它试图将研究置于背景中,展示它为什么重要。
概述和摘要的作用仅仅是通过选择重要的文本并重复它。先行组织者也这样做,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将你即将阅读的内容置于背景中来发挥作用——而先行组织者中的并非所有内容都必然会出现在正文中。
希望先行组织者能够将你即将学习的新事实和想法与你已经拥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任何特定先行组织者的有效性将取决于它在这方面的成功程度。这种成功显然取决于学生拥有的知识。
研究在确定先行组织者的有效性方面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而学生有效使用它们的能力差异很大似乎是原因3。先行组织者似乎对有能力的读者比对较差的读者更有益。
这并不意味着前导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s)对阅读能力较弱的读者毫无帮助。相反,似乎抽象程度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能过高,或者组织者试图建立的框架所涉及的知识是学生所不具备的。换句话说,原则上前导组织者会让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受益,但需要设置更合适的难度级别,更多地强调简单、具体的例子。
有趣的是,如果学生在阅读组织者后不是立即阅读正文,而是稍作延迟,前导组织者的效果似乎会更好4。这就是反思时间的作用!
那么,这些对你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作者或老师提供了前导组织者,值得你努力去——不仅仅是阅读它——而是认真思考它。前导组织者的目的是激活任何现有的相关知识——将你即将阅读的文本与你头脑中已有的概念联系起来——并为新材料提供一个组织框架。如果你不给它一些反思时间,它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此外,如果前导组织者对你目前的理解水平来说难度过高,你也不应该立即放弃。如果是书面文本,试着看看组织者中给出的例子是否能触发其他对你来说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或者看看你的老师能否提供其他对你更有意义的例子。
至于编写你自己的前导组织者,你很可能会发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练习。不要把它当作前导组织者,而是把它看作高层次的摘要。不是总结,而是你试图赋予文本个人意义的尝试。
主题摘要(topical summary)是一系列直接的事实陈述。
主题摘要总结要点,不添加任何新信息或提供新视角。
主题摘要具有与标题相同的功能和缺点。
概述(overview)是置于正文之前的主题摘要。
概述使阅读和理解文本变得更容易。
与概述一样,前导组织者置于正文之前。
前导组织者关注宏观图景。
前导组织者帮助你将新的事实和观点与你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你创建的摘要有多有用,完全取决于你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
尽管摘要是从文本中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据估计,可能有一半的大学生无法有效地做到这一点5。许多学生没有超越最基本(也是最无效)的策略:复制-删除,即学生抄写他认为重要的句子,省略他认为不重要的句子。
这种策略虽然相对简单,但忽略了一个事实:主要观点很少包含在单个重要句子中(否则,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字呢?)。主要观点包含在一个段落中,而不是单个句子中。你摘要的目标是提取相关句子中包含的所有重要信息,并将它们组合成尽可能简短的新句子。
换句话说,你的目标是提取段落的意义,即精髓。
一个好的摘要:
以下是一个例子,来自一段相当复杂的文本:
人类基因影响事件记忆
携带控制脑因子BDNF基因特定变体的人海马功能减弱。
BDNF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
两种变体:“Met”变体与较差的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相关;“Val”变体更常见。
“Met”变体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涉及海马的疾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携带两个”met”拷贝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中表现明显较差,但在其他记忆测试中表现正常。
两个”met”拷贝比一个更差,但任何”met”变体都与海马功能障碍相关。
“Met”变体在将BDNF蛋白分配到突触方面效率较低。
可能与老年记忆问题有关。
看起来很熟悉?这是我们之前在考虑标题时研究的例子的摘要。因为这个特定例子的标题异常冗长且信息丰富,所以可以仅从这些标题构建摘要。但当然,这样的标题很少见!
可以从标题构建这个摘要,是因为这些标题本质上就是主题句。
识别或创建主题句是摘要的关键部分,也是最困难的部分。一位研究人员确定了6五个用于衡量学生技能的基本笔记规则,这强调了这一点。以下是他的五条”规则”:
删除琐碎的内容
删除冗余的内容
用上位词(superordinate term)替换项目列表
选择一个主题句
如果没有给出主题句,则创建一个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五年级学生也能可靠地排除琐碎和冗余的细节——显然这是容易的部分。但即使是大学生也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创建主题句(当没有提供时)。显然,摘要最困难的部分是构建总结段落的句子。
但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在于,有效的总结并不是通过僵化地遵循按部就班的方法来实现的。尽管你的英语老师给了你很多关于文章结构的指导,但在现实世界中,文本并不一定如此严格地组织。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简单地从章节开头开始,逐段稳步推进,丢弃不重要的细节,识别或构建主题句。作者会在后面的段落中说一些影响前面段落的内容;重点会发生变化;你会意识到一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很重要。
那么,如果你不是从头开始一直做到结尾,你该怎么做呢?
正如我之前所说,在你开始做笔记之前,甚至在你阅读文本之前,你需要做好准备。你可以通过阅读提供的任何摘要或研究标题来做到这一点。但如果这些都没有提供,你最后的办法就是浏览文本。浏览是一项技能,我将在我关于主动阅读的书中更详细地讨论,但基本上它涉及轻轻地浏览文本,寻找信号词和短语,跳过所有提供背景或支持信息的内容(识别文本结构有助于此)。
现在你准备好了——你已经预览和反思了;你对将在文本中找到什么以及你要寻找的信息有了一些想法——你可以阅读文本了。
好的。你已经读完了。现在是时候开始总结了。让我再说一遍:在你读完文本之前不要开始这样做!有些人想”节省时间”,边读边开始记笔记。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我年轻时在政府部门工作时的一位老板。我们职员的惯例是写需要写的信件,然后打字员会打出来(这暴露了我的年龄!),然后这些信件会被传递到指挥链上级进行批准——但通常首先由老板们修改,然后重新打字。我的老板总是会从头开始砍信件,而不先阅读它。一次又一次发生的事情是,对于我的信件(这让我抓狂),他会纠正我写的东西,然后意识到我在下一句话中说的东西使他的纠正变得不必要。这时他会在他的评论上划一条线,在页边空白处写上”对不起,Fiona”,然后整件事必须回到打字池的队列中。他从未学会。
所以…聪明点。由于你所做的准备,你处于更好的位置,但你仍然不知道你对内容的想法与实际内容的匹配程度如何,或者当你阅读完整文本时你的观点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变化。此外,最好的摘要是在不参考文本的情况下制作的(我们会讲到这一点)。
现在你已经阅读了完整的文本,你需要确定主要思想。是的,你在准备时已经做过了。但现在你要检查——你对了吗?你想修改它吗?重新措辞吗?
可能文本让你感到困惑。你以为你知道文本的主题是什么;现在,淹没在细节中,你不确定了。如果你在弄清主要思想方面有困难,寻找重复——在整个文本中重复的引用。作者提到一个想法的频率是她认为它有多重要的一个很好的线索。还要寻找概括的机会。如果有项目列表,将它们分类。有时主要思想隐藏在细节中。
一旦你弄清了文本的主要思想,你需要确定支持性思想。通过将相同主题的段落分组并标记它们来做到这一点。
请注意,当我说”识别”主要或支持性思想时,我并不是说这些思想一定会现成地等待被识别。你很可能需要从文本中构建它们——这就是”弄清楚”的意思。即使这些想法在一个句子中被清楚地描述,你仍然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你理解了它。
最后,你应该检查你做得对不对!这里有一个检查清单:
你陈述了文章的主要思想了吗?
你有所有重要信息吗?
你是否包含了任何不重要的信息?
它是用你自己的话说的吗?
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肯定是当主要思想没有在一个主题句中简洁表达时构建它——记住,这是即使大学生也只有一半时间能做到的步骤。学生觉得最容易的部分是删除不重要的信息。
要有效地总结真正需要你超越表面的文字——以比文本表达的更抽象的术语来理解文本。当你将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话表达时,这可能会自然发生。
更高抽象层次的一个简单例子是将项目列表转换为分类分组(如”规则3”:用上位术语(superordinate term)替换项目列表)。例如,如果文本提到土豆、豌豆、胡萝卜和西兰花,你用标签”蔬菜”替换它们。或者举一个更复杂的例子,你可以用”参与记忆巩固的大脑区域”替换海马体、嗅周、海马旁和内嗅皮层——注意这比更广泛和更标准的类别”大脑区域”更具体——实际上,它是从文本的上下文中创建的类别。
如果你一直盯着文本,就会发现更难用自己的话表达文本中的观点。如果你尝试在不看文本的情况下进行总结,使用自己的话会容易得多。
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如果学生在短暂延迟后而不是阅读后立即编写摘要,摘要通常更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延迟后总结在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对材料的掌握程度方面已被证明更加有效8。这对于使学生能够有效分配时间至关重要。
预览和反思
阅读
识别主要观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不看文本)
识别重要的支持性观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检查
如果你遇到困难,我之前提到的”基本规则”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些更抽象的目标。因此,如果你无法识别主要观点和支持性观点,可以尝试删除琐碎和冗余的材料,用上位词(更高层次的术语)替换项目列表,并寻找主题句。
让我们回到记忆基因的例子,逐步进行分析。做好准备——逐步分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没有其他方法能准确地向你展示如何处理困难的文本。
我们将从准备工作开始:
主要观点:存在一个与较差的事件记忆相关的基因
心理笔记:
BDNF是什么?
神经元是大脑中的任何细胞,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我认为它是细胞,对吗?
“神经元生长和存活”是什么意思?神经元会生长吗?
我知道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每个基因的一个副本,所以是两个——但”版本”与”副本”相同还是不同?
我猜”海马功能”与大脑功能有关,但我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样的功能——必须检查一下。
我猜”情景记忆”与记住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有关,但我最好检查一下,而且我不确定其中包括什么——它是否只意味着像参加派对这样的事件,或者所有事情,比如记住读过一本书或见过一个人?如果是这样,这是否意味着一切都是情景记忆?
回顾文本,记住所有这些问题再读一遍。
现在,你回答了所有问题吗?那些你没有回答或无法深入回答的问题——重要吗?仅仅因为你在开始时提出了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必须回答它们。你可能会发现,在阅读文本时,你不需要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就能理解文本的内容。不要陷入无关紧要的细节中!(另一方面,如果必要,确实要深入研究重要的细节——判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第一个问题:BDNF,文本告诉我们什么?
它告诉我们它是一种生长因子,因为我们还被告知它与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有关,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生长因子”只是指影响细胞生长的某种物质。你可能对这个解释水平感到满意,或者它可能让你仍然困惑和不确定。由于BDNF是主题的实质性部分,值得寻求一些澄清。对于在线用户来说,简单检查维基百科就会找到这样的信息: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一种刺激神经发生的化学物质,即新神经元的生长;它是一种帮助神经元存活并促进新神经元生长的蛋白质。(注意:我在本讨论中使用维基百科作为参考来源,因为它是一个快速方便的参考,特别适合搜索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低级信息。你应该始终根据信息是否与你从其他来源了解的内容一致来评估你找到的任何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你从维基百科挖掘出的信息是否与文本中的内容一致。)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神经元?如果你将其理解为”脑细胞”,那么这就是你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所需要知道的全部内容。
这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判断你需要多少细节。你需要多少细节取决于你的目标。如果你只想理解这段话的内容,那么”神经元=脑细胞”就足够了。然而,如果你渴望理解比这里讨论的非常具体的主题更广泛的主题——例如,如果这是你想要掌握的许多神经学报告的一部分——那么你会想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
但要保持专注。专业知识最好一点一点地发展。所以现在,你可以看看维基百科在神经元主题上提供了什么。
那里有很多内容,所以不要陷入困境。如果你想了解神经科学,你需要了解神经元,但你现在不需要所有这些东西。坚持相关内容,并为以后参考添加书签或打印文本。挑选相关部分将使你熟悉材料,逐渐地,当你为不同的报告挑选其他相关部分时,你将发展你对神经元的理解。一般来说,我们最能记住与我们关注点相关的信息。
现在你可能只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最后一点回答了我们的第三个问题:什么是”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
第四个问题:基因的”版本”和”副本”是同一回事吗?文中提到人们遗传”至少一个版本的一个副本”,所以,不,它们不可能是同一回事。文中还谈到”人类BDNF基因的微小变异,其分子组成在不同个体间略有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基因可以有不同的版本,而你拥有哪个版本取决于你从父母那里遗传的副本。
第五个问题:“海马体功能”是什么意思?文中告诉我们海马体是”已知能调节记忆的大脑区域”,所以显然海马体功能仅仅指的是这个大脑区域的功能。
第六个问题:“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是什么意思?文中将情景记忆测试描述为”像回忆昨天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任务”。后来,文中提到”其他类型的记忆,如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或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所以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和工作记忆形成对比。这有帮助吗?这取决于你是否知道这些是什么!
如果你对自己的理解水平不太确定,可以再查看维基百科。它告诉我们情景记忆包括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它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你伴随的情绪,它与语义记忆形成对比,语义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如土耳其的首都和哺乳动物的特征)。这可能已经足够了。
好了,通过回答你阅读文本时脑海中的所有这些问题,你希望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但是,尽管你现在对摘要的理解好多了,这段文字可能又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不要陷入其中!问问自己 — 它们重要吗?这个特定的细节对帮助我理解主要思想重要吗?
让我们逐段浏览文本,识别并阐明主要的支持性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为每组相关段落准备了主题句,但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如何创建的。
这是第一段:
NIH的科学家们已经表明,一个常见的基因变异通过改变大脑记忆中枢的生长因子来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平均而言,拥有编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特定版本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中表现更差 — 比如回忆昨天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任务。他们在海马体(已知能调节记忆的大脑区域)的激活方面也表现出差异,以及神经元健康和相互连接减少的迹象。根据这项研究,这些影响很可能可以追溯到BDNF在细胞内的移动和分泌受限,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记忆的正常范围,并证实了BDNF影响人类海马体功能的方式与它影响动物的方式大致相同。
这是创建的主题句:拥有控制脑因子BDNF基因的特定变异的人海马体功能减退。
你应该观察到的第一件事是,这个句子令人惊讶地没有包含基因变异影响事件记忆这一重要信息。这是因为该信息已经包含在主要观点中:“有一个基因与较差的事件记忆相关”。所以我们不需要重复,尽管这是开头段落的重要部分。我们正在寻找支持性观点。
第二件可能让你惊讶的事是,根本需要创建主题句。你可能觉得作者已经提供了主题句。确实如此 — 但它适合你的目的吗?它遗漏了关键信息,因为它很正确地试图用足够简单的术语来解释整个段落的主要观点,以便新手能够理解。但你正在寻找重要的支持性细节 — “BDNF”和”海马体”是重要的细节。
第三件要注意的事是,这个句子提到了BDNF,但只将其描述为”脑因子”,并且根本没有提供”海马体功能”的任何解释。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需要多少提醒。你可能想将”脑因子”扩展为”脑生长因子”,将”海马体功能”扩展为”海马体(记忆的重要大脑区域)的功能”。你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细节(例如,“BDNF(促进新神经元生长的化学物质)”) — 请注意,这不是你正在总结的段落中的细节;它在下一段中。
最后,我希望你注意到主题句从几个句子中获取了信息 — 这是段落再次呈现,相关部分已突出显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常见的基因变体(gene variant)通过改变大脑记忆中枢的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来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平均而言,携带特定版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编码基因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中表现较差——比如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他们还表现出海马体激活的差异,海马体是已知介导记忆的大脑区域,并显示出神经元健康状况和相互连接减少的迹象。根据这项研究,这些效应可能可以追溯到BDNF在细胞内的有限移动和分泌,该研究揭示了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记忆的正常范围,并证实了BDNF影响人类海马体功能的方式与动物相似。
接下来是下一段:
长期以来,BDNF被认为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最近还被证明在动物的记忆和海马体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了解它在人类中是否以类似方式工作,研究人员探索了人类BDNF基因中微小差异的后果,该基因的分子构成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不同。
该段的主题句很简单:
BDNF在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你可能觉得需要更多关于基因如何变化的细节;如果是这样,请将其纳入下一个主题句中,该主题句涵盖第三和第四段:
人们从父母那里各继承一份BDNF基因副本——两个版本中的任意一个。略多于三分之一的人至少继承一份被昵称为”met”的版本,研究人员现在已将其与较差的记忆力联系起来。之所以称为”met”,是因为其化学序列在某个位置包含氨基酸蛋氨酸(methionine),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包含缬氨酸(valine)。
“我们发现这一个氨基酸替换对人类记忆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它对海马体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了影响,”Weinberger说。
这段的主题句是:两种变体:“Met”变体与较差的情景记忆相关;“Val”变体更常见,同样,你可能会发现这对你来说细节不够。这完全取决于你对细节的理解程度。
在讨论标注时,我说过:“选择那些你想记住但认为不会记住的细节(不要仅仅因为事实重要就标注它们,如果你已经知道它们,或者相信不需要帮助就能记住它们)”。这对总结也同样适用。你不是试图记录你阅读/听到的所有内容——你是在记录你需要帮助记住的内容。你应该只写足够提示你记住所有其他相关细节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制定关于”好”笔记应该有多少细节的统一规则——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能力。当然,如果你正在为其他人做笔记以供分享,笔记需要更详细。
但无论你是否需要记录细节,你确实需要理解足够多才能判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例如,你可能被这句话难住了:“之所以称为’met’,是因为其化学序列在某个位置包含氨基酸蛋氨酸,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包含缬氨酸。”如果这让你完全困惑,那么深入了解更多信息可能是个好主意。“met”和”val”之间的区别是这段文章的全部内容。
但要深入研究,你需要能够识别关键词或短语是什么。它不是蛋氨酸,也不是缬氨酸,不是化学序列,也不是位置。而是”氨基酸”。在维基百科中搜索它,除非你对化学很熟悉,否则你可能会有点不知所措。但不要逃避!只需浏览文本寻找有意义的内容。
希望你会注意到”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们形成短聚合物链”。应该引起你注意的词是”蛋白质”和”链”。我们之前确定BDNF是一种蛋白质,而我们试图澄清的句子使用了”序列”一词,这听起来可能与链有关。所以我们现在可能能够理解”之所以称为’met’,是因为其化学序列在某个位置包含氨基酸蛋氨酸,而更常见的版本’val’在该位置包含缬氨酸”这句话,提醒自己我们正在讨论BDNF基因的两种变体,BDNF是一种蛋白质,在一种变体中,其氨基酸链的某一部分必须含有蛋氨酸,而在另一种变体中,链的同一位置含有缬氨酸。
下一段很有趣,因为组成它的两个句子实际上并不属于一起,这强调了假设你读到的所有内容都遵循你学过的段落规则的危险。
尽管”met”版本对记忆有负面影响,但它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存续表明它”可能在其他生物过程中赋予某些补偿性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他们发现它不会增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但他们认为”met”变体可能有助于增加风险——或增加功能障碍——涉及海马体功能障碍的其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情绪障碍。
如果你不够仔细地阅读这段话,你可能会被原谅地认为第二句话扩展了第一句话,从而得出以下可能的主题句:“met”基因的进化优势可能包括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情绪障碍的风险,但与精神分裂症无关”!
你会注意到,我没有在主题句中包含该基因可能提供某种补偿性优势的想法,这纯粹是推测,也没有包含与精神分裂症没有联系的否定发现。
下一段是对后续部分的必要介绍,但不包含任何需要记录在笔记中的内容。这强调了为什么你不应该过于拘泥于可能收到的指令——为每一段找到主题句。
Egan和同事们首先利用NIMH精神分裂症兄弟姐妹研究的参与者,评估了他们的海马功能,并将其与BDNF基因类型联系起来。
然而,尽管你不需要记录任何内容,你确实需要理解其本质。但请记住,不要纠结于无关紧要的细节。因此,你不需要确切理解”NIMH精神分裂症兄弟姐妹研究”是什么,但你需要理解这项研究的性质:这是一项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评估了受试者的海马功能和BDNF基因类型。
下一段是关键段落,给出了研究的主要发现:
在641名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的兄弟姐妹中,那些遗传了两个”met”变体副本的人在言语情节(事件)记忆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匹配的同龄人。最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两个”met”副本的正常对照组在延迟回忆中得分为40%,而拥有两个”val”副本的人得分为70%。BDNF基因类型对其他类型记忆测试(如语义记忆或工作记忆)没有显著影响。
如果你熟悉实验研究的语言,这对你来说会很清楚。如果不熟悉,有几个”术语”可能会让你停顿:“对照组”;“匹配的同龄人”;“延迟回忆”;“显著影响”。但没有必要完全理解这些术语;你可能可以从上下文中猜出足够的含义来理解要点。即,研究发现拥有两个”met”副本的人在情节记忆测试中表现显著较差,但在其他记忆测试中则没有差异。
接下来的段落开始变得更加技术性:
研究人员随后测量了两组健康受试者在执行通常会关闭海马活动的工作记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拥有一个”met”副本的人在海马两侧显示出激活模式,而拥有两个”val”副本的人则缺乏激活。
接下来,使用MRI扫描仪测量神经元内部标记物的水平,该标记物表示细胞的健康状况和突触的丰富程度——突触是神经元相互交流的微小连接点。同样,拥有一个”met”副本的受试者的标记物水平低于拥有两个”val”副本的匹配个体,该标记物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分析显示,NAA水平随着遗传的”met”变体数量增加而下降,这提示可能存在”剂量效应”。
可能有许多细节对你来说不是完全清楚;问题是,它们中有任何重要的吗?
第一段谈到了一个通常”关闭海马活动”的”工作记忆任务”,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海马两侧的激活模式”。同样,你不需要确切理解这些的全部含义,但你需要对讨论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这里的主要信息是,携带”met”基因的人海马中存在异常活动。文本中应该提示你注意的关键词是:“通常会关闭海马活动”和”拥有一个’met’副本的人显示出激活模式”——即在不应该有活动时出现了活动。这一解释得到了”拥有两个’val’副本的人缺乏激活”的证实。
第二段更令人困惑,尤其是第二句。首先是”标记物”没有解释。使用Google快速搜索发现,NAA是”神经元损失的标记物”,这与文本中的引用相符,可能就是你需要知道的全部内容。这一句真正重要的一点与”剂量效应”这个短语相关。如果你不熟悉这个术语,你仍然可以从其余两句话中猜测其含义。“NAA水平随着遗传的’met’变体数量增加而下降”表明,当”met”基因数量为零时,NAA水平最高;当一个人有一个”met”基因时,水平较低;对于那些有两个”met”基因的人,水平最低。
我对这两段的主题句是:两个”met”副本比一个更差,但任何”met”变体都与海马功能障碍相关。
我们已经处理了问题的核心。我的下一个主题句概括了接下来的四段:
与其他生长因子不同,海马BDNF的分泌部分是对神经元活动的响应,这使其很可能在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学习和记忆中扮演关键角色。为了探索观察到的与”met”相关的记忆效应的可能机制,研究人员检查了由两种不同基因变体表达的BDNF蛋白在海马细胞内的分布、处理和分泌。当他们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变体并将其引入培养的神经元时,他们发现”val” BDNF在细胞内扩散并进入形成突触的树枝状树突,而”met” BDNF主要聚集在细胞体内,没有被运输到突触。要调节记忆功能,BDNF必须在突触附近分泌。
“我们惊讶地发现’met’ BDNF的分泌不能被神经活动正确调节,”Lu说。
观察到的记忆衰退很可能可以追溯到”met”型BDNF无法到达突触,以及其无法响应神经元活动而分泌,研究人员说。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体内数据,表明与活动依赖性BDNF分泌和信号传导相关的分子机制,例如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可能是人类大幅扩展的语言介导记忆系统的基础,就像它对动物更基础的记忆形式所起的作用一样,”Egan说。
你可能在”突触可塑性”这里停顿了。你不完全理解它的确切含义重要吗?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你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关于重复的内容吗?如果你扫描文本寻找”突触可塑性”的提及,你会看到它被提到了两次;“突触”——一个明显相关的词——被提到了四次。这是大量的重复,表明你确实需要对突触和突触可塑性有一些了解。
但是等等——突触在前面的段落中第一次被提到。我们当时不感兴趣;现在我们感兴趣了。回过头去,我们看到突触被定义为”神经元相互交流的微小连接处”。所以,如果你从中理解到突触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对神经元活动——信息处理——至关重要,这可能就是你现在所需要的全部了。
你可能也在”BDNF蛋白的分布、处理和分泌”这里停顿了。扫描文本发现,分泌(以其动词形式之一)被提到了四次——看起来这也很重要。但你自己对”分泌”这个词含义的了解可能足以让你理解它在这个语境中的意思——你不需要确切理解化学物质如何与神经元相互作用。
你可能不理解”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变体”或”培养神经元”是什么意思,但这些只被提到过一次。如果你从文本中推断出它们一定是用于发现细胞层面发生了什么的特定技术,那就是你所需要的全部了。
现在我们大致理解了这些段落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复杂性简化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Met”变体在将BDNF蛋白分配到突触方面不太成功。
最后一段,非常简短:
在跟进他们的线索时,研究人员正在寻找BDNF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正常衰老的记忆问题及海马体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我简单地将其表述为:可能与老年记忆问题有联系。就是这样!
这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你有没有注意到,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确保你理解文本的内容上,而大部分理解并没有明确转化为笔记?
这是一个有用的教训,指出了你应该牢记的一点:你理解得越少,你的笔记往往就越详细——因为你无法分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理解得越多,你的笔记就会越简略——因为你已经抓住了要点,你只记录了重要的内容。
当然,你学习的大多数文本不会像我们刚才分析的那个那么难。通常,你正在学习的文本会是一个你多少有些熟悉的主题。但是通过选择一个希望对你来说不熟悉的主题,做笔记和寻找意义的过程应该会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这里有一个更简单的文本供你练习。因为这是一个简短的文本,之前没有标题或预览可供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文本来练习你的略读。
略读文本,然后用你自己的话表达主要思想。识别文本的结构。记下你有的任何问题或不确定的地方。阅读文本并写一个简短的总结。完成后记住你的检查清单。
我们都知道血液在我们体内持续运动地流动,我们的心脏是驱动这种运动的泵。但循环系统最好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来理解,而是从其三个组成部分来理解——肺循环(涉及肺部)、冠状循环(涉及心脏)和体循环(涉及血管)。
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到肺部,然后再回到心脏的运动。
心脏有四个腔室——上腔称为心房;下腔称为心室。血液,带着它在全身旅程中收集的所有废物(最主要是二氧化碳),通过两条大静脉——下腔静脉和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下腔静脉输送来自身体下半部分的血液;上腔静脉输送来自上半部分的血液。
当右心房充满血液时,它收缩,将血液推入右心室,右心室同样收缩,将血液推入肺动脉。肺动脉将血液输送到肺部,在那里二氧化碳和氧气进行交换。血液,现在清除了废物并富含氧气(因为通过呼吸吸入肺部的氧气与血液结合),然后由肺静脉输送回心脏——这次是到左心房。从那里,按照之前相同的过程,它通过左心室,然后通过主动脉——体内最大的动脉——离开心脏。从那里,它开始在全身循环。
冠状循环指的是血液在心脏内部的流动。心脏组织需要营养,而这些营养通过心脏中的毛细血管输送。
因此心脏和肺有自己的系统;体循环是循环系统中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提供营养的部分。当然,它通过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来完成这一功能。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静脉将血液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
因为心脏是一个泵,血液是喷射式流出的,导致流出的血量和速度会变化。这意味着血液流动可能处于高压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动脉需要有厚壁,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能够扩张和收缩以适应压力变化。
另一方面,静脉以连续、均匀的流动方式将血液输送回心脏,因此比动脉更薄,弹性也更小。
体循环从主动脉开始。主动脉分支成许多较小的动脉(最小的称为小动脉),它们将新鲜的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最后,血液到达毛细血管,血液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在这里释放。脱氧血液现在进入静脉,返回心脏并再次开始它的旅程。
总结的有效性取决于你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
一个好的总结:
识别或创建主题句(topic sentence)是总结中最困难的部分。
总结的第一步是做好准备。阅读提供的任何概述、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摘要或标题,如果没有提供则略读文本。
反思。尝试阐明主要思想。弄清楚你想从文本中获得什么。想出具体的问题和你的不确定之处。
阅读文本。
识别主要思想。不看文本,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识别主要的支持性观点。不看文本,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检查你是否已经回答了最初的问题并澄清了你的不确定之处。
只记录你需要帮助记忆的内容。你知道的越多,你需要记录的就越少。
现在,主题总结,正如我所说,是最简单的总结类型——一串直接的事实陈述。图形化总结(有不同类型)会重新组织文本。
在大纲中,主题及其子主题以线性格式列出,如下所示:
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显示相同类型的信息,但采用更直观的格式,如下所示:
这是一个树状图。虽然图形组织器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最常见的是树状图或矩阵。以下是相同信息的矩阵形式:
基本上,图形组织器是显示关系的视觉化大纲。大纲和图形组织器都是处理层次化信息的有用策略。然而,虽然大纲确实能挑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并显示层次关系(而且,正如你可能注意到的,可以更容易地包含更多细节),但它在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方面不够有效。
比较这些例子。在大纲中,主题内部的集群很清晰,但主题之间的关系——集群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也就是说,在大纲中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每个分支的各种属性,但你不能那么容易地比较一个分支与另一个分支。
另一方面,图形组织器使集群之间的连接更容易被看到。注意与查看大纲相比,查看树状图或矩阵时,掌握美国政府不同分支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要容易得多。
一般来说,图形组织器比大纲更有效——但并非总是如此。在一项涉及文本总结的研究中,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正确学习图形组织器时,它才更优越——但在学生确实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那些学习了图形组织器的人在两天后的测试成绩与立即测试时一样好,而那些学习了大纲的人表现较差(而那些只读了文本的人表现最差)。换句话说,图形组织器对长期记忆更有利(毕竟,这通常是你想要的!)。当文本较长时,这一点似乎更加真实。
但有时图形组织器不如大纲有效,这可能是因为图形组织器让看到关系变得太容易了。因此,读者不需要那么努力地去理解材料,结果是材料没有被处理到持久记忆所需的程度。当然,如果你自己构建图形组织器,这一点就不适用了。
图形组织者(graphic organizers)相比大纲在认知负荷方面具有优势。还记得我说过工作记忆被认为有两个子系统——一个本质上是视觉的,一个本质上是听觉的。当我们阅读文本时,尽管我们通过视觉感官接收信息,但我们倾向于通过听觉工作记忆进行编码(因为词汇本质上是基于声音的)。有证据表明,图形组织者比大纲更多地使用视觉工作记忆,而大纲比图形组织者更多地使用听觉记忆。因此,图形组织者的优势可能部分在于减少了认知负荷——也就是说,通过在两个系统之间分散工作记忆的负荷3。
此外,除了语言信息外使用视觉信息还能创建更多的检索路径(从初始线索沿着连接的链接到您要寻找的记忆的路径),增加再次找到信息的机会。
所有这些意味着,如果为您提供了大纲或图形组织者,即使相同的信息也在文本中提供,花时间研究大纲/图形也是值得的。如果提供了大纲,考虑将信息重新绘制为图形组织者。如果两者都没有提供,并且材料合适(我们稍后会讲到),那么考虑将您的笔记格式化为图形组织者或大纲的形式。
就自己制作这些而言,大纲比图形组织者更容易制作,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更受欢迎。虽然大纲通常不如图形组织者有效,但两者通常都比传统笔记更有效。
在两项比较讲座中笔记格式的研究中4,大纲和矩阵笔记通常都更详细、组织更好,并且包含更多想法。矩阵笔记也稍微更连贯。但当然,材料与矩阵格式兼容,这并不总是如此。
虽然图形组织者更有效,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大纲肯定是足够的。因为它比图形组织者更容易构建,如果材料可以在大纲中充分描述,您就应该使用它。这将部分取决于材料本身,部分取决于您的目标。如果您只是想学习”事实”(即您不是想发展理解),那么研究表明大纲与图形组织者一样有效5。如果文本很短(1000字或更少),大纲可能更好6。但对于更长、更复杂的材料,图形组织者似乎值得费力。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还表明几个图形组织者最有效7——这是一个警告,我们不应该试图在一个图形组织者中塞入太多信息。
识别文本结构可以帮助您决定什么样的格式最合适。还要记住,图形组织者和大纲一样,并不是为了提供完整的笔记——所以您不应该试图包含所有内容。这完全是关于选择重要的内容。
正如我所说,这些类型的摘要有助于显示层次信息;反过来也是如此——它们只适合显示层次信息。现在,您学习的大部分文本都将是层次化的,但这在不同程度上是正确的。有些主题将是严格层次化的(特别是在科学领域),但其他主题只有一小部分信息可以用层次格式表达。所以您必须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信息最好用层次格式表达吗?(如果您已经识别了文本结构,您就会知道答案。)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是的话,什么类型的格式?树形图、矩阵、流程图,还是可能更独特的东西?
不要让自己过于纠结于找出正确的格式。通常(特别是在开始时,当您仍在掌握这些技能时),您只需尝试不同的格式。只有通过练习,您才能建立起对什么格式适合您的信息的感觉。
这里是一个逐步指南供您在练习中使用:
将您的文本分成大约1500字的段落
概述段落中的主要思想
选择一个适合信息结构的图形组织者格式
将您的主要思想放入格式中
如果不起作用,重新考虑信息的结构
再试一次!
(Horton & Lovitt 19898推荐的步骤)
这里有一个文本(少于1000字)供您练习:
大脑包含两种类型的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s)和胶质细胞(glia)。人类大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十倍。然而我们总是在谈论神经元。当然,神经元是重要的!但胶质细胞是将神经元粘合在一起的”胶水”,最新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重要。
但神经元虽然只占我们脑细胞的10%,却承担了大部分信息处理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一直是研究的主要焦点。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一样,是一大类细胞。神经元有几种不同类型,但它们都有某些共同属性。它们都有细胞体/胞体(soma),包含细胞核(cell nucleus)。它们都有从细胞体辐射出的细管。这些被称为神经突(neurites),有两种类型:轴突(axons)和树突(dendrites)。通常只有一个轴突,它的粗细均匀,与树突相比非常长(轴突可以超过一米长)。一个神经元包含许多树突,树突非常短(很少超过2毫米),通常逐渐变细至尖端。
轴突负责传递神经元的输出信号。树突与许多轴突接触,接收传入的信号。
胞体,即细胞体,大致呈球形,包含任何动物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最重要的是细胞核、粗糙内质网、光滑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细胞核包含染色体,染色体包含DNA。
内质网基本上是折叠的膜。粗糙内质网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但在神经元中特别丰富。粗糙内质网含有核糖体(ribosomes),这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微小球体。粗糙内质网与光滑内质网形成对比,光滑内质网除了膜上不含核糖体外,其他都一样。光滑内质网的功能取决于它在细胞内的位置。大多数光滑内质网在蛋白质合成中不起作用。
另一种折叠膜是高尔基体,蛋白质在组装后在这里进行加工。人们认为,除其他功能外,高尔基体参与分拣蛋白质以输送到神经元的不同部位。
神经元内最后一个重要结构是线粒体。这种细胞的功能是为细胞正常运作提供能量。
神经元的形状由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决定。细胞骨架由三种元素组成:微管(microtubules)、微丝(microfilaments)和神经丝(neurofilaments)。
其中最大的是微管,可以被认为是贯穿神经突的空心管。神经丝的大小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类似的丝状结构也存在于神经元以外的细胞中——其中之一是角蛋白,角蛋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头发。与微管和微丝(都由聚合物组成)不同,神经丝由单个长蛋白质分子构成。这使它们非常坚固,也非常稳定。然而,神经丝也会引起问题——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就是失控的神经丝。
微丝只有细胞膜那么粗。虽然它们分布在整个神经元中,但在神经突中特别丰富。
这些结构——胞体、其中的细胞器、细胞膜、细胞骨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但现在我们要讲神经元独有的部分:轴突。如前所述,轴突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方式——它是输出机制。需要记住的重要一点是,神经元与身体中的其他细胞不同,它们之间没有物理接触。为了相互交流,它们需要某种方式跨越彼此之间的间隙。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信息通过一个称为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的过程跨越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流动,这涉及称为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的化学物质的释放。
另一种神经突是树突,它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中的”树”。这是因为树突从胞体大量分支出来,类似树枝。
神经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类。它们可以根据神经突的数量分类。有一个神经突的神经元是单极(unipolar)的;有两个的是双极(bipolar)的;有更多的是多极(multipolar)的。大多数神经元是多极的。
它们还可以根据树突树的形状和大小分类(例如,锥体细胞、星形细胞),或根据树突是否有棘突分类(有棘(spiny)与无棘(aspinous))。它们还可以根据建立的连接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primary sensory neurons)与感觉表面连接;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与肌肉连接;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与其他神经元连接。大多数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还可以根据轴突长度分类:投射神经元(projection neurons)(或高尔基I型)具有从大脑一部分延伸到另一部分的长轴突;局部回路神经元(local circuit neurons)(或高尔基II型)具有短轴突。
最后,它们可以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即根据它们释放的特定神经递质分类。
但大脑的大部分空间被胶质细胞这种支持细胞占据。大多数胶质细胞是一种叫做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的类型。星形胶质细胞填充神经元之间的空间。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glia)为大脑和脊髓中的轴突提供绝缘。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与少突胶质细胞类似,在大脑和脊髓外的周围神经系统中履行同样的功能。
那么对于非层级结构的信息呢?
多媒体摘要特别适合(且有价值)用于科学解释——即涉及因果关系的信息。在多媒体摘要中,图片和文字结合使用,如下所示。(提醒一下,所有图片的副本以及其他资源都可以在我网站的特别板块中找到:http://www.memory-key.com/books/effective-notetaking/resources)
研究表明,结合视觉和语言两种格式但只有少量文字的多媒体摘要,比纯文字摘要更有效。研究还指出,当插图描绘一系列步骤形成因果链,并且解释性文字与插图整合在一起时——如上例所示——插图最有用。
注意文字是如何与图像紧密整合的。每个图像都有一个单词标签加上简短描述。每个箭头都有自己的解释性标签。没有文字,图片会失去大部分价值,但没有图像,文字会丧失相当多的记忆性。即使两者都有,如果分开呈现,它们相互提供的帮助也会大打折扣。
文字与插图的整合至关重要。例如,一项使用计算机教学的研究发现,当旁白与动画同步时,记忆力显著提升,但当旁白在文字之前或之后呈现时,则没有改善。这证实了其他使用传统媒体(如教科书中的插图)的研究。
Richard Mayer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涉及大学生在各种条件下对科学材料的理解和回忆。从中他初步得出结论,插图在四种条件下可以帮助学习:
当所有这些条件都满足时,插图的影响可能是显著的。
注意这四个条件中,两个涉及用户和使用,第三个涉及所表示信息的类型。只有一个涉及图形本身。然而,根据Mayer的观点,我们也可以说最佳的多媒体摘要是:
遵守这些规则可以决定摘要是否有效(记住需要正确的背景,包括用户、使用和信息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策略都能减轻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负担,这大概就是它们有益的原因。类似地,构建有效多媒体环境的主要方法(对此的讨论超出了本书范围)一直是试图减少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这不仅表明多媒体摘要可能对工作记忆容量低的人特别有益,而且无论你的工作记忆容量如何,如果你处于影响工作记忆的环境中,这类摘要都会特别有益。例如,如果你感到压力或焦虑(这通常会”消耗”部分工作记忆),或者在多任务处理(如学习时听音乐或使用社交媒体)。
多媒体摘要通常会为你提供。如果条件表明多媒体摘要可能对你有帮助——你不熟悉该主题并寻求理解(而非机械记忆)——那么你可以使用这些规则来帮助判断摘要是否值得关注,如果不值得,可以”修正”它。
我这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个练习来展示。在下一页有一个无效摘要的例子。看看所呈现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它适合用图形表示。然而,它未能满足有效多媒体摘要的要求。
根据我列出的原则研究它。是什么让这个图形无效?你可以做什么来使它对学习更有帮助?
这个问题在于所有事情同时发生,而且文字堆在一起,与插图分离。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步骤,将适当的文字部分放在匹配插图的旁边。
在看我的版本之前,自己尝试这样做。不要担心解剖学上准确的绘图;粗略的图标形状,甚至文字都可以。重要的是将文字与图像的适当部分整合。
修正糟糕的多媒体摘要比创建自己的要容易得多,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制作多媒体摘要是帮助你理解和记住材料的极好方法。
多媒体摘要是一类广泛策略的例子,可以称为视觉语言策略。在本章后面,我们将讨论视觉语言的原则。
要非常简洁。
使用最少的文字。
协调文字和图像。
地理地图可能不是你想到的摘要方式,但就像图形组织器一样,它们特别适合传达空间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有助于回忆其他信息。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当提供地理地图时,学生记住的地图中引用的文本信息比仅提供文本时更多(但如果在阅读文本之前查看地图效果最好)。
地图似乎不仅对记忆空间关系有用,还有助于记忆嵌入其中的任何信息。在研究中,地图帮助学习单词关联。例如,假设你必须记住以下信息:
Jerry 是一名卡车司机。Stuart 是一名狱警。Mary-Jo 是一名化学家。Sarah 在医院工作。Kevin 在超市工作。Kim 是一名酒保。Jamie 是一名飞行员。
学习这个的一种方法是配对联想列表(Jerry-卡车;Stuart-监狱;等等)。但更好的方法是绘制一张地图并将它们放在上面,像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空间信息是完全任意的。但通过在地图上排列名字,你提供了一个有助于记忆的视觉排列。
然而,地图的关键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空间信息。因为地图都是关于关系的,关注地图上的特定特征(这是未经训练的学生自然会做的事情)结果并不是很有帮助。你需要关注的是特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特征本身。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这是英格兰和威尔士下部的简单草图,我希望你能理解地图不必详细且地理上准确。特别是当你自己构建时,粗略的草图就完全令人满意。
这个粗略的草图完全足以说明我所说的关注特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特征本身的意思。这张地图显示了诺曼征服后的主要城堡、教堂和大学。看着这张地图,你应该注意到的事情有:最密集的群集如何围绕伦敦;Exeter、Norwich 和 Hereford 都离任何其他主要机构有一定距离;Oxford 和 Cambridge 与伦敦形成大致等距的三角形;大多数城堡和教堂聚集在右下象限,可能被认为是从 Hastings(1066年著名战役的现场)向外辐射的。
地图似乎作为一种视觉先行组织器特别有用,这表明如果提供了地图,建议你在阅读文本之前研究它。但你也可以使用地图作为记笔记的方式。一项研究发现,在阅读虚构国家时绘制地图的学生理解和记住的内容要多得多。将细节复制到空白地图上也被发现是有用的。
但研究并非完全积极;实验结果的不一致表明地图有用需要某些条件。已经提出的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可以以不超过工作记忆容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这个论点表明只有有限数量特征的地图是有用的。一项研究表明最佳特征数量在12到16之间,但当然,一如既往,这取决于个人,也取决于特征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虽然我说过你应该关注特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特征本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忽略特征。一些特征似乎比其他特征更有价值。例如,有许多研究表明图标(简单的绘图,如示例中所示)比任意几何符号更有帮助。
但这确实取决于任务的要求程度。如果太难,绘图的复杂性只是对有限认知资源的额外负担。另一方面,如果绘图是熟悉的,它们可能会减轻负担。
这种对工作记忆的强调并不令人惊讶。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工作记忆可能是图形摘要倾向于有利于回忆的原因。地图显然涉及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系统,从而减少了忙于处理文本的工作记忆部分的负担。
大纲和图形组织器是层次信息的有用策略。
图形组织器更擅长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树形图和矩阵是最常见的图形组织器类型。
图形组织器对长期回忆和发展理解更有效。
大纲比图形组织器更容易制作。
图形组织器只在处理更长更复杂的文本时才需要。
大纲和图形组织器都比传统笔记更有效。
多媒体摘要对因果关系有用。
多媒体摘要有助于发展理解。
最好的多媒体摘要是简洁、连贯和协调的。
地图帮助你记住空间关系
要从地图中受益,你需要注意特征之间的关系。
最有效的地图具有有限数量的特征,并使用简单、熟悉的图标。
多媒体摘要、地图、图形组织器——以及我们稍后将讨论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所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视觉语言的例子。
视觉语言是Robert Horn20用来指代”基于文字和视觉元素紧密结合的语言”的术语。Horn试图为这种语言创建一套语法,考虑到使用视觉语言的笔记格式的数量和实用性,值得花些时间讨论他提出的原则。
考虑到有多少人对绘画的想法感到畏惧,重要的是要注意视觉语言几乎不需要绘画能力——这种方法包括形状,图像强调图标和符号。例如:
当然,如果你使用计算机,可以使用剪贴画制作相当有艺术性的作品!
从哪里开始?Horn建议21首先要做的是将信息分块成他所谓的信息块。你可以把这看作是视觉语言中段落的等价物——它是Horn所说的信息地图的基本构建块。
Horn提出了构建信息块的四个原则:
还有第五个原则,当我们处理一个主题的多个信息块时会发挥作用:层级原则。将相关的块组织成层级是一个自然的行为——这里要注意的是Horn要求对块组进行标注。
同样重要的是将基本原则扩展到这种增长。因此,你也不希望你的组太大。如果有太多内容难以轻松掌握(这个精确的限制将取决于你自己的工作记忆容量以及你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就细分成更小的组。
在对信息进行分块和标注之后,下一个考虑是如何安排它。但在我们继续之前,让我们看看分块和标注过程的实际应用。我们将使用关于标题的章节作为我们的文本。
这是该章节要点的摘要(请注意,这个摘要参考的是本章的早期草稿,其中的一些信息不再出现在文本中):
组织信号包括:概述、主题摘要、标题。
说明性文本是解释和描述的文本;围绕主题组织
两种类型的文本处理策略:
关于组织信号如何影响回忆的两个主要理论:
策略选择假设的证据更多
这个假设暗示如果你使用主题结构策略,缺乏有效的标题并不重要。
也暗示如果文本结构的其他信号可用,标题就不那么重要
还表明当文本主题较少且结构清晰时,信号可能没有特别的好处。
尽管这些是编码策略,研究表明信号可能只有在你在检索时也使用它们时才有帮助。
如果回忆不遵循文本结构,它往往会受到以下标准记忆因素的强烈影响:
标题对某些学生的帮助可能大于其他学生。
在总结时,我还做了一定程度的”自然”分组,将相关信息组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编辑,使这些组有一个相当明显的主题。做完这些后,下一步——分块和标记——就很容易了。
说明性文本
文本处理策略:【定义】
组织信号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回忆:【定义】
更多证据支持策略选择假说。
策略选择假说:【含义】
如果回忆不遵循文本结构,它往往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强烈影响:【含义】
让我们看看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安排信息。
有六个被称为格式塔原则(Gestalt principles)的原则,如果你想绘制有效的视觉表示,了解这些原则很有用:
例如,这个图形明显被视为两条交叉的线——一个波浪形的X——而不是四条在中间相交的线。
例如,这个图形通常被视为一个正方形,而不是四个未连接的圆圈。
在考虑安排信息的各种方式时,记住这些原则很有用。Horn列出了以下主要安排类别:
我们已经看过矩阵了——基本上就是表格。以下是其他类别的示例:
网络有很多种类。Horn对网络进行了基本区分,一种是具有方向性流动的,例如:
另一种是没有方向性的,例如:
现在我已经将信息硬塞进了其中一些格式;我希望某些情况下不合适的匹配能清楚地表明,没有单一的图表格式能适用于任何信息。有时你拥有的信息根本无法放入特定类型的图表中;其他时候虽然可以放入,但并非最佳选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表的作用,你应该努力将信息与最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匹配。
让我们快速浏览这些示例。
如你所见,在给出的示例中,层级图表示的信息与同心圆图相同。然而,这并非总是如此。同心圆图中表示的信息总是可以用层级图表示,但反过来则不一定成立。在同心圆图中,较小的圆圈明显包含在较大的圆圈内。因此,个人包含在家庭中,两者都包含在文化中,而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物种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层级图中包含的信息,这不一定成立。还要注意,方框之间没有连接线。格式塔原则(Gestalt principles)使我们假定它们是相关的,但它们之间缺乏连接表明这种关系并不强——当然不是因果关系。下拉菜单可以被视为层级图的一个例子。
下一对图表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相互替代:邻近分组和边界。使用不同的格式塔原则,两者都表明图表中的某些项目彼此之间的连接比与其他项目的连接更强——但暗示的是某种共同的相似性,而不是实际连接线所暗示的因果关系。
网络图是我们找到因果关系和其他强连接的地方。因果连接以及影响和流动的连接(如方向性线性网络中表示的简单食物链)用箭头表示。单头箭头表示单向过程,而双头箭头表示双向互动——每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相等。如果箭头的一侧比另一侧施加更大的影响,你应该使用两个不同粗细的箭头。例如:
Horn给出了方向性网络(使用箭头而不是线条的网络;表示以某种方式相互影响的项目的网络)的三个基本类别:循环网络、线性网络以及既非循环也非线性的网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概念图(concept maps)属于最后一类。
网络也可以使用线条而不是箭头,来表示以某种方式相关但不是通过因果关系、影响或流动相关的信息。树状网络可以表示层级相关的信息。线性网络可以表示也能用邻近分组或边界图表示的信息。放射状网络用于所有项目处于平等关系的情况,而多重连接网络可用于以更复杂方式连接的项目。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思维导图(mind maps)可以采用这两种形式。
与箭头一样,连接项目的线条也有某些约定。最特别的是,实线表示一定程度的确定性,而虚线则不具有这种确定性,可以用来表示不确定的关系。
在决定哪种类型的图表最有帮助时,首先识别你正在处理的信息类型可能会有所帮助。
Horn列出了七种基本的信息类型:
不出所料,这些类型让人想起我们不同的文本结构类型,因为文本中包含的信息对文本的结构方式有很大影响。
程序和过程显然具有方向性,两者似乎最适合用方向性网络之一来表示。是循环网络、线性网络还是两者都不是,取决于具体过程/程序的性质,但可以说程序最常见的是线性活动,而过程同样(如果不是更)可能是循环的。
结构和分类在分析上都具有通常是层级性的特点。这类信息通常最适合用树状网络表示。
原则可能最适合用层级图表示。
概念和事实与这些其他类型不同,它们是构建块(building blocks),本身对如何使用它们说得很少。决策取决于你正在查看的具体情境中概念/事实的性质,特别是概念/事实之间的关系。
回到我们的组织信号例子,这些信息显然不涉及流程或程序;虽然有一些分类,但只是在我们定义概念时通常涉及的那种意义上。这里没有真正的结构分析,比如涉及分类学(taxonomy)时会有的那种。基本上,你会把这些信息归入概念类别。
这就让选择范围变得很宽,所以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信息块是通过强因果关系或影响关系连接,还是仅仅通过相似的关联连接?如果我们看看我们的标签,会看到”含义”和”益处”;这些词语确实暗示了因果或影响关系。
下一个问题:这些连接涉及方向性流动吗?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它强调了一个事实:尽管霍恩(Horn)的分类法是我们可用选项的有用指南,但并非所有信息都能轻易归入某个特定类别。在这个例子中,有些连接是方向性的,但不是全部。但这没关系,视觉语言不是要把信息强行塞入僵化的格式。如果我们浏览方向性和非方向性网络,非循环网络和多重连接网络,甚至可能是树状网络,都应该让我们想到这些可能是至少部分信息的可能格式。
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在开始尝试将信息放入格式之前做出硬性决定——只有尝试了才能真正知道是否有效。所以在这个阶段,你要找的只是一个起点。现在我们有了,让我们尝试将信息块放入网络中。(提醒一下,你可以在我的网站上正确查看这张图片:http://www.memory-key.com/books/effective-notetaking/resources)
你会注意到这个图表既包含线条也包含箭头,而且没有像这里举例的图表类型模型那样清晰的形状。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些模型就是模型——纯粹类型的理想示例。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往往是混乱的,不能被硬塞入这种纯粹的格式。
如果你把图表和原始信息块进行比较,你还会注意到一些变化——这正是应该发生的。这至少是绘制视觉表示的一半价值——以这种方式格式化信息的过程应该揭示信息块之间不同的关系和连接,导致你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它们,甚至拆分一些信息块。
这个图表也没有使用任何图像。记住,视觉语言包括形状,所以这作为视觉语言的一个例子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一定要使用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主题相当抽象,而且我个人非常偏向文字而不是图像。你使用多少图像,以及是否使用图像,应该取决于主题和你自己的偏好。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
组织信息块的格式:
使用示例文本中的信息,构建你自己的每种格式的简单示例。
构建信息块:
将这个策略应用到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文本中。
好的,我提到过有些人对绘画感到害怕;有些人更偏向语言,而有些人更偏向视觉。这些显然是对你使用视觉策略可能性有影响的差异。它们会影响你从这些策略中受益的可能性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多,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表明,个体差异确实很重要。
当然,部分问题只是设计一项好研究的难度。要求人们绘画,无论是图表格式还是插图格式,通常会导致他们在要学习的材料上花费更多时间,这本身就会改善记忆。
我们还需要区分插图式绘画和图表式绘画——前者可能要求也可能不要求你更深入地思考材料;后者总是需要。
然而,从实用目的来说,我们可以说自己绘制插图是有帮助的,哪怕只是因为它迫使你在材料上花费大量时间和注意力。
但绘画质量的巨大差异似乎确实会影响回忆。然而,这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我认为绘画的主要问题(我有一个儿子非常有艺术天赋,另一个你可能会说有绘画恐惧症)在于,它似乎和数学一样——孩子们可能对整个主题产生强烈的焦虑(我说孩子是因为这是开始的时候;当然,这个问题会延续整个人生)。
也许更与生俱来的是另一个可能影响插图增强记忆有效性的个人特质——可视化能力。由于擅长可视化的人比不擅长可视化的人能更准确地回忆插图23,插图可能对擅长可视化的人更有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说,不擅长可视化的人更需要实体插图(因为他们不太能够从文本中进行可视化)。
在某种程度上,可视化是认知风格的问题。根据一项分析,人们分为两种类型:可视化者和言语化者。当然,这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二分法;我们都会可视化,我们都会言语化。“可视化者”被定义为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主要依赖意象过程的人,而”言语化者”是那些更喜欢以言语方式处理信息的人。
一项研究发现,认知风格与个人拥有的背景知识程度相互作用。知识很少的可视化者实际上从只看文本中获益最多,而言语化者,无论他们的知识量如何,从同时看图形和文本中获益更多。那些拥有相当多背景知识的人,无论是言语化者还是可视化者,从同时看文本和图形中获益最多24。
值得注意的是,可视化者和言语化者之间的区别不一定等同于意象能力。可视化者不一定是具有高意象能力的人,言语化者也不一定是具有低意象能力的人。这种区别指的是认知风格——即一个人对如何处理信息的偏好——而不是一个人创造生动图像的能力。
这似乎违反直觉,但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可能有意义的区分。他们建议有两种类型的可视化者:
他们的研究发现,言语化者往往具有中等空间能力,而可视化者要么具有高空间能力(空间型),要么具有低空间能力(图像型)25。
然而,另一项最近的研究区分了认知风格(被视为一般属性)和学习偏好(受情境影响而调整)。学习偏好可能比认知风格更重要26。
无论是否如此,值得注意的要点是,你处理信息的方法是灵活的——说你是可视化者并不意味着你会以可视化者的方式对待所有情况。
该研究的另一个非常相关的发现是,总的来说,人们对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空间能力有很好的了解——他们不需要复杂的测试。你可能可以相当准确地评估自己的空间能力,并知道自己是更喜欢以言语方式还是视觉方式处理信息,如果是视觉方式,你是倾向于绘制详细的图像型图片,还是绘制能够体现存在的空间关系的草图和图表。
当然,这部分会反映在你的学科内容上,但你对学科内容的选择似乎很可能会反映这些能力和偏好。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没有强烈倾向于从空间关系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就不会被建筑或工程所吸引;另一方面,文学学生可能对文字有偏好。
那么这让你处于什么位置呢?
首先要注意的是,实际绘制图形摘要与学习为你提供的图形是非常不同的事情。这项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很重要,因为它表明,对于那些不倾向于关注视觉的人来说,在这个领域培养一些技能甚至更重要。
但会有一个学习曲线——如果你确实对整个绘制图形摘要的概念有困难,确实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达到益处明确的程度。但对你的益处可能会更大,因为你根本没有利用这个工具。
希望我对视觉语言原则的分解(对于那些已经在这个领域感到舒适的人来说可能看起来很明显)将帮助你获得掌握。但在学习了这些之后,真的没有其他方法,只有练习!不要因最初的困难而气馁;坚持下去真的会有成效。但不要贪多——如果这不是你的特定能力领域,要迈小步。
另一方面,如果你已经在使用图形摘要,我希望这次讨论扩展了你对它们的了解。
绘画有助于理解和自由回忆而不是识别27。有证据表明,绘画帮助你构建一个整合的心理模型,而仅仅看带有文本的插图可能会产生言语和视觉的心理表征,但不是一个整合的表征。整合(有助于记忆和理解)似乎不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一些积极的任务迫使你整合两者28。绘画是做到这一点的一个好方法。
您的视觉化能力可能会影响插图对您的有用程度,但这取决于您对该主题的知识储备。
纯文本(无插图)对于知识储备较少的视觉化者更有效。
无论知识储备多少,插图都能使言语化者受益。
对于具有相当背景知识的人,无论是言语化者还是视觉化者,插图都有帮助。
绘图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因为它迫使您在材料上投入时间和注意力。
绘图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回忆。
绘图有助于理解和自由回忆,而非识别。
绘图可能帮助您构建一个整合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我在开头说过,有效记笔记的关键部分在于选择什么信息是重要的,我们已经探讨了那些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的各种工具。但选择并非全部。我还说过,记笔记是一种使信息变得有意义的策略,而连接,而非选择,才是使信息有意义的核心。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将选择与连接分离开来。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选择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连接策略,尤其是视觉策略。但在本节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连接的含义、它如何帮助您理解和记忆,以及强调连接的策略。
让我们从一个演示开始,展示连接如何导向理解。
以下是一些事实:
动脉厚而有弹性,从心脏输送血液。除肺动脉外,这些血液富含氧气。
静脉较薄,弹性较小,将血液输送到心脏。除肺静脉外,这些血液富含二氧化碳。
现在,如果您对静脉、动脉和血液循环一无所知,这只是一组意义不大的事实。您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简单重复)或使用记忆辅助工具来学习这些信息(例如,您可以编一个句子,如”Art(ery,动脉)腰部很thick(厚),所以他穿着elastic(有弹性的)腰带的裤子”)。
但如果您理解事实之间的连接,您会记住这些信息更久更牢。
建立连接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提出问题。因此,您可能会问动脉为什么需要比静脉更厚,动脉为什么需要有弹性而静脉不需要。
让我们看看我们可能会问的一些问题,以及它们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1.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有弹性?
2.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厚?
3. 为什么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
4. 为什么动脉通常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
5. 为什么肺动脉是个例外?
这五个问题直接来自所给出的事实。但我们也可以用一种在更深层次上整合事实的方式来重新解释这些问题。
当我们问:为什么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 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当我们问:为什么动脉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 真正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为什么输送富含氧气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或者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富含氧气?
这个问题又进了一步:为什么血液应该富含氧气?为什么血液有时富含氧气,有时富含二氧化碳?
为什么肺动脉和肺静脉颠倒了正常规则?
1.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有弹性?
2.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厚?
3. 为什么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
= 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4. 为什么动脉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
= 为什么输送富含氧气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或 = 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富含氧气?
-> 为什么血液应该富含氧气?
-> 为什么血液有时富含氧气,有时富含二氧化碳?
5. 为什么肺动脉是个例外?
= 为什么肺动脉和肺静脉颠倒了正常规则?
提出问题是发展理解(从而帮助您记忆)的基础,但必须是正确的问题。
要理解什么类型的问题是有效的,让我们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问:为什么动脉比静脉更厚更有弹性?
答: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心脏是一个泵。因为心脏是一个泵,血液以脉冲方式喷出,导致流出的血液在容量和速度上都有变化。这意味着血液流动可能处于高压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动脉需要有厚壁。这也意味着动脉需要能够扩张和收缩以适应压力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动脉需要具有弹性。
另一方面,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以连续、均匀的流动方式。因此它们更薄,弹性也更小。
这些信息可以用图形表示:
我们现在已经回答了五个主要问题中的三个:
1.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有弹性?
2.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厚?
3. 为什么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
= 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我们不仅回答了这些问题,还将它们联系起来了。
那么我们的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呢?我们能否将它与我们已知的内容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知道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要理解为什么动脉中的血液富含氧气,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吸入的氧气会与血液结合。这些血液从肺部流向心脏,然后继续流动,将氧气输送到组织。因此,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富含氧气。
血液不仅是氧气到达组织的通道,它还从细胞中清除二氧化碳。因此,流向心脏的血液富含二氧化碳。这些血液将二氧化碳这一废物从心脏输送到肺部,然后在那里被释放并呼出。因此,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这一事实意味着静脉携带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肺动脉和肺静脉是一般规律的例外。肺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将血液从肺部输送到心脏。来自心脏的血液必须由动脉输送,因为存在泵送作用。因此,有一条特殊的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肺部的那条——必须携带”脏”血液。而且因为流入心脏的血液必须由静脉输送,某些静脉——那些将”干净”血液带回心脏的静脉——必须携带”干净”的、富含氧气的血液。
(这说明了一般原理,忽略了肺动脉和肺静脉的例外)。
因此,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这一事实与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这一事实相关联;静脉携带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是因为它们将血液输送到心脏——所有这些都与我们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相关联。就像我们之前的事实集群——动脉很厚、有弹性并从心脏输送血液——与心脏是一个泵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相关联(当我们感受脉搏时就能感觉到这一点)。
你已经非常熟悉并且不难记住的事实充当锚点(anchor points)。
你能连接的锚点越多,新信息就变得越有意义,你就越容易记住它。
想一想。当有人告诉你新事物时,你只能在能够将其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的程度上理解它。
这里引用《Microsoft Office 完全傻瓜指南》中的一段话:
在选择要使用的数据源后,邮件合并助手(Mail Merge Helper)会显示标签选项对话框,要求你指定打算打印的邮寄标签的类型和大小。
现在,如果你对计算机一无所知,这将是完全的胡言乱语,你绝不可能记住它。如果你有一些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的经验,但没有邮件合并的经验,那么你会大致理解发生了什么,但没有足够的锚点来真正理解它——你也不会记住它。但是,如果你已经熟悉邮件合并,只是想知道如何制作标签,那么你的记忆中已经有一个组织良好、强大的事实集群,新事实将很容易融入。你会理解它,也会记住它——这取决于你现有的关于邮件合并的信息集群有多强大、联系有多紧密。
这就像学习一个新词。例如Pediment(三角楣)。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希腊风格建筑前部顶端的三角形部分——假设你还不知道这个词,并且假设你对建筑没有特别的了解——如果不反复遇到它,你不太可能记住它。你可能会建立pediment——impediment(障碍)的联系,但由于这些词之间没有有意义的联系,这不会帮助你记住pediment的含义。这可能有助于你记住这个词本身,但要记住这个词的含义,你需要一个有意义的联系。这可能通过以下建议来提供:pediment源于pyramid(金字塔)的变体,众所周知,金字塔是三角形的,也是一座建筑。
与现有锚点的联系越多,事实就越有意义;就越容易被记住。
再次查看关于臭氧层的文本,并尝试找出任何锚点。
问题——尤其是为什么类问题——帮助我们与现有的锚点(我们熟知的事实)建立联系。但正如我已经指出的,有些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好。
让我们再看看关于血液的事实:
动脉壁厚。动脉有弹性。动脉通常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
静脉壁较薄。静脉弹性较小。静脉通常携带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现在,我们本可以简单地将这些转换成为什么类问题:
为什么动脉有弹性?
为什么动脉壁厚?
为什么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
为什么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
为什么静脉弹性较小?
为什么静脉壁较薄?
为什么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为什么静脉携带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
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建立的联系来回答这些问题:
但这够了吗?不够。缺少了一些东西。这些事实之间的联系。虽然这些事实变得更有意义了,但要真正理解它们,你需要明确这些事实之间的联系。
让我们再看看我们最初的问题。
1.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有弹性?
2. 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壁更厚?
3. 为什么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
= 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4. 为什么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
= 为什么携带富含氧气血液的血管需要更厚、更有弹性?
或 = 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富含氧气?
→ 为什么血液应该富含氧气?
→ 为什么血液有时富含氧气,有时富含二氧化碳?
5. 为什么肺动脉是个例外?
= 为什么肺动脉和肺静脉颠倒了正常顺序?
你看到这些问题是如何将事实相互关联起来的吗?
我们不问:为什么动脉有弹性?而是问:为什么动脉需要比静脉更有弹性?不问:为什么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而是问:为什么从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需要富含氧气?
通过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对这些事实的理解,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多重连接的集群中:
(为简单起见,我只关注动脉。)
看看关于动脉的四个事实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有意义地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们能够在”动脉携带富含氧气的血液”和”动脉壁厚”这两个事实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来闭合这个循环,但据我所知,它们之间的唯一联系是间接的,通过”动脉从心脏输送血液”这一事实。
所以……世界并不完美,信息不会以整齐包装的形式出现,每个事实都与其他事实直接相连。但是你能在相关事实之间建立的联系越多——你能建立的集群越强——你对信息的理解就越深入,信息就越容易获取。也就是说,你会更容易记住它,记得更久。实际上,如果联系得足够好,你会永远记住它。如果它与强锚点相连。
你永远不会忘记你吸入氧气和心脏泵出血液。这些是强锚点。如果关于动脉的事实与这些锚点紧密相连,你也永远不会忘记它们。
我们做笔记是为了记住信息。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解。如果我们不理解某件事,就很难记住它。因此,有效的笔记记录不仅涉及选择重要信息,还涉及使信息对你有意义。
使信息有意义就是将新信息与现有知识联系起来。你建立的联系越多,你对信息的理解就越好。此外,你拥有的联系越多,你进入信息的入口点就越多,因此在记忆中找到它就越容易。
那么,这就是你如何判断特定笔记记录策略在特定情况下的价值——问自己:
它是否帮助我将事实联系在一起?
它是否帮助我将新信息与我已有的信息联系起来?
它是否与我已经非常了解且不太可能忘记的事实建立了任何联系?
我一直在讨论的是精细化(Elaboration)的例子。精细化使你能够将新信息与已经在你的心智数据库中的信息联系起来。精细化涉及超越呈现的信息。
我在简要讨论预先组织者时提到过这一点,但我们当时没有探讨你如何建立这些联系,你如何进行精细化。有许多策略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我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进行比较、提问和助记术。
比较有助于学习,但为什么呢?有人认为,比较通过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深层结构的共同元素上来发挥作用1,超越表面属性。例如,当大脑被比作计算机时,我们被迫超越表面属性(显然,一团湿润的、灰白色的海绵状物质与你桌上的电脑完全不同)去看更抽象的东西(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过,仅仅阅读多个案例是不够的2——你需要进行直接比较3。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显然,寻找相似性是一种方法。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寻找差异也是进行有效比较的有效方式。
相似性和差异性密切相关。差异有两种:可对齐的差异和不可对齐的差异4。可对齐的差异与共同结构相关。例如,说狗有四条腿而人有两条腿,这是指出一个可对齐的差异——属于一个共同维度(腿的数量)的差异。然而,说狗有四条腿但人类会说话,这是指出一个不可对齐的差异——这两个事实之间没有联系。人们通常在高度相似的事物之间看到更多可对齐的差异,在不相似的事物之间看到更多不可对齐的差异。
虽然这可能看起来违反直觉,但人们实际上发现,与列出非常不相似事物的差异相比,列出非常相似事物的差异更容易5。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事实上,列出相似对象之间的差异会增加它们的感知相似性。比较差异似乎也会导致对共同结构的理解——也许不如比较相似性那么有效6,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更容易。
一种相当具体的比较方法是使用类比。
列出静脉和动脉之间的相似之处,然后是差异之处。考虑哪个更容易,哪个让你对血管有更好的理解。
现在,使用关于脑细胞的文本,对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做同样的事情。
卢瑟福将原子比作太阳系,这给了我们理解原子的方法。故事是这样的:当一个苹果掉在牛顿头上时,他”发现”了重力——因为他做出的比较,意识到苹果从树上掉落的运动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行星的运动。这些比较被称为类比,类比已被证明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工具7。
但类比的问题在于我们很难想出它们。
通常,当我们进行类比时,我们使用一个我们非常了解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不太了解的东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一个合适的例子。但这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人们经常无法建立适当的联系8——甚至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最近遇到了一个合适的联系。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在阅读了一个故事后得到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故事中解决了一个类似的问题,80%的人直到类比被指出来才想到使用这个故事来解决问题9。
人们认为,提取适当的类比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我们在记忆中归档信息的方式10。当然,相似性是我们归档记忆中的一个重要属性,但它与支配类比的相似性不是同一类型的相似性。帮助我们提取记忆的相似性是表面相似性——特征和上下文的相似性。但类比依赖于更深层次的相似性——结构的相似性,对象之间关系的相似性。只有当你有多个例子(至少不止一个)并明确努力注意这种关系时,这才会被编码。
问题比记忆提取困难更深层。毕竟,记忆和推理使用相同的材料,使用基于这种相同信息链接方式的认知过程。想想我之前提到的研究。显然,那些刚刚读过类似故事的人并没有受到记忆失败的阻碍。但”看到”一个类比需要你超越表面细节看到下面的结构;你需要看到你的新情况与另一个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认为类比是在不熟悉的实例和熟悉的实例之间进行比较,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一个更简单的策略可能是比较两个部分理解的情况,寻找共同的结构。这被称为类比编码(analogical encoding)11或相互对齐(mutual alignment)12,研究表明,进行这种类型类比的最有效策略是:
请注意,仅仅列出对应列表本身是不够的;要真正有效,你需要完成到最后一步。
例如,在一项研究13中,学生比较了两种情况——(1)在煤气炉的煎锅上煎煎饼;(2)一杯热咖啡,里面有一根金属棒,末端有一块冰块——对应关系是:
联合解释是:热量通过煎锅(金属棒)传递,导致面糊(冰块)变成煎饼(水滴)。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仅仅被告知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或结构,远不如从具体例子中推导出来有效。我们需要例子。事实上,即使我们无法清楚地阐明原理,对例子之间如何相关的理解也会被编码,并导致更好的记忆代码——这不仅有助于提取那些例子,而且还使提取你之前存储在记忆中的适当例子变得更容易14。
换句话说,深入研究实例以理解其结构,不仅意味着你当前正在学习的材料能被更有效地编码,而且记忆中相关的实例也会被更好地编码(记忆不仅仅是构建的过程,更是重新构建的过程;记忆编码并非一成不变,每次提取时都会对其进行调整)。
相互对齐,而不是传统的类比方法,对初学者似乎特别有帮助,但它确实需要一定的最低理解水平——这不是完全初学者的策略。
相似性和类比有什么区别?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相似性——仅仅是关系上的相似性。电脑屏幕和键盘可以被认为类似于纸和笔,但它们并不相似。而钢笔和铅笔则是相似的。一个有用的理解方式是,相似性更多是名词的功能(猫像狗),而类比主要涉及动词(电脑像大脑——因为它们都处理信息)。
类比值得寻找,因为它们是发展理解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它们很难自己想出来,所以如果你想不出来也不要太担心。可以问问你的老师能否想到一些,但我希望你从中得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如果作者或你的老师提供了类比或案例示例,一定要花时间研究它们。逐个特征地比较它们。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通过这样做,你将理解结构和基本原则。
然而,需要记住的是,类比主要是一种理解策略,而不是直接的记忆策略。是的,理解有助于记忆,是的,发展专业知识需要你理解,而不仅仅是记住事实。然而,类比实际上可能会妨碍你对事实本身的回忆——即类比所展示的原则和概念15。因此,如果你使用类比来发展理解,也应该使用记忆策略来记住需要学习的事实。
找出以下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提供联合解释说明。
问题 1:
你在打仗。你需要攻占一座堡垒。它位于敌国正中心,有许多道路从堡垒向外辐射,所有道路都埋有地雷。小队人马可以安全通过,但大部队会引爆地雷,因此大规模攻击是不可能的。你决定将士兵分成小组,派遣他们到不同的道路上,让他们同时汇集到堡垒。
问题 2:
你是一名医生,你的病人胃里有一个恶性肿瘤。你需要摧毁肿瘤,但无法进行手术。有一种射线可以摧毁它,但高强度可能不仅摧毁肿瘤,还会摧毁周围的健康组织。但如果使用较低的强度以免损伤健康组织,肿瘤就不会被摧毁。你该怎么办?
[问题取自 Gick 和 Holyoak 1980 年的研究16]
我之前说过,提问是建立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像任何策略一样,这取决于具体情况。糟糕的问题可能比不提问更糟。将你的注意力引向不重要细节的死记硬背式问题最好不要问。
有效的问题能准备你关注文本中的重要细节。最好的问题不仅能恰当地引导你的注意力,还要求你整合文本中的细节。
精细询问(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涉及提问——事实上,这就是我在上一章讨论的策略。精细询问背后的理念是,当你试图学习新信息时,相关的先前知识并不总是容易想起,有时你需要帮助来建立正确的联系。为了帮助你做到这一点,精细询问引导你为信息片段之间的关系构建理由,使你超越给定的信息。
精细询问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生畏,但基本上意味着非常简单的事情:问为什么的问题。
那么精细询问是如何起作用的?这是一个简单的策略,尽管执行起来并不总是那么简单!精细询问包括提出一个事实,问自己为什么它是真的,并尝试回答你的问题。
这项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对事实的回忆,并改善理解,即使在儿童中也是如此17。但显然这取决于个人回答问题的能力——因此相关先前知识的水平至关重要。
然而,答案不必是正确的——尽管它确实需要是合理的!使用这种策略的重要之处在于与你现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为什么的问题,像任何问题一样,只有在它们将注意力引向恰当的信息时才有效。
例如,在一项学生学习加拿大各省信息的研究中,发现尝试确认为什么某个特定事实对该省有意义比尝试回答为什么该事实对该省出乎意料更有效18。
从本质上讲,要想有效地使用详尽式提问(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你需要关注与待学习信息一致的信息。在许多情况下,你的背景知识可能包含与新信息一致的信息,也包含不一致的信息。通过问”为什么这是真的?“,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一致的信息上。
例如,问题”为什么动脉比静脉更厚更有弹性?“比问题”为什么动脉比静脉更厚更有弹性令人惊讶?“更有帮助。后一个问题会让你关注静脉和动脉应该相同的原因,而不是专注于它们的差异。
几项研究发现,创建交互式图像与详尽式提问同样有效19。通过创建交互式图像,图像化(imagery)能建立联系,同时促进独特性20。
这两者对记忆都很重要。详尽式提问虽然能建立联系,但不能促进独特性。操纵概念熟悉度的研究发现,当概念不熟悉时,图像化是更好的策略。
这与证据一致:详尽式提问要想有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理解和知识。当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库时,详尽式提问促进关联(联系)的创建,记忆受益。然而,知识库较为有限的学生更可能访问一般性信息,导致缺乏独特性。
这在一项发现中得到证实:当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知识库时,详尽式提问最有效,但当他们的知识库较少时,基于图像的策略更有效21。
因此,结论是:当你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提出好问题时,详尽式提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足够多以提出好问题,你可能最好选择另一种策略。
研究还表明,虽然详尽式提问可以显著帮助提示回忆(cued recall)(即回应特定问题的记忆,如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但对自由回忆(free recall)(如写论文所需)没有特别的帮助22。
通读臭氧文本,看看你能提出多少个”为什么?“问题。
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是一种在阅读时向自己解释信息含义的策略。这种策略可能只在文本有一定难度时才有效23——当然这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异。然而,当材料合适时,自我解释可能比详尽式提问更有效。
在一项涉及大学生学习心血管系统相关事实的研究中,被要求解释这些事实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与先前知识如何相关(自我解释)的学生,比那些解释为什么这些事实有意义(详尽式提问)的学生记住的更多。事实上,详尽式提问组的学生表现并不比那些简单地大声重复事实的学生更好24。
自我解释被视为比详尽式提问更灵活的策略。详尽式提问要求你问为什么某事是这样的,而这并不总是一个恰当的问题。自我解释没有这样的限制。自我解释因其强调清楚地描述所呈现的材料,也被认为比详尽式提问更少依赖先前知识。这使它成为新手的更好策略。
要使用这一策略,你只需问自己这个事实(问题或段落)对你意味着什么。它提供了什么新信息?它与你已经知道的有什么关系?它是否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某事?它是否在你脑海中引发问题?
这项研究中的学生发现自我解释非常容易学习,而且比那些被教授详尽式提问的学生更有可能认为他们会继续使用它。
这不应被理解为表明自我解释总是优于详尽式提问,因此是你唯一需要学习的策略。记住,本书中描述的所有策略都有其用途!在你已经对主题有良好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详尽式提问可能是更有效的策略。
阅读关于血液如何流动的文本,问问自己在阅读该段落之前你已经知道什么,以及什么是新的。解释新信息如何与你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关于它是如何运作的,你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助记策略(mnemonic strategies)是”人工”记忆辅助工具,如故事、韵律、首字母缩略词,以及涉及言语中介或视觉图像的更复杂策略。
与本书中讨论的其他所有内容不同,助记术不帮助你理解材料。它们不帮助你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助记术的目的仅仅是帮助你记住某事——不是通过理解它,不是通过将其纳入你正在发展的”专家数据库”,而只是以鹦鹉学舌的方式。它们被用来使你能够复述信息。
这听起来非常轻蔑,但按需复述信息的能力无疑是有用的——事实上,在考试的背景下,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即使在你需要理解的材料中,通常也有一些细节必须简单地记忆。有时,在你能够达到所寻求的理解之前,记住某些细节也会有所帮助。此外,助记法(mnemonics)可以通过帮助你记住那些作为访问点的标签或标记,来帮助你检索有意义的信息集群。
然而,助记法这个主题太大了,无法在本书中全面涵盖。我在《学习助记法》一书中讨论了有效的助记策略。
精细加工将新信息与你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精细加工策略包括:
比较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关系结构上来提供帮助。寻找差异通常比寻找相似之处更有效。
当给出多个示例时,一个有效的策略是相互对齐。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只要这些问题是好问题。糟糕的问题会将你的注意力引向不重要的细节。好的问题会将你的注意力引向重要的细节,并迫使你将它们与文本中的其他细节以及你现有的知识整合起来。
精细询问需要足够水平的先验知识。
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创建交互式图像可能是更有效的记忆策略。
精细询问对提示回忆的好处可能大于自由回忆。
当文本要求较高时,自我解释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自我解释是一种比精细询问更灵活的策略,并且需要更少的先验知识。
在我们讨论图形摘要和视觉语言时,我提到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我将对这些的讨论推迟到现在,因为这些是特别强调连接的视觉语言策略的例子。说到这里,我应该指出,图形摘要的本质是它们促进连接。我对选择和连接策略的区分旨在强调笔记过程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但让我们不要忘记它们不能完全分开。
概念图由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 D. Novak)于1972年开发。该技术基于这样的理念:有意义的学习需要你将新概念与现有知识联系起来。广义上讲,概念图是试图显示概念如何相互连接的图形显示。更具体地说,概念图是一个图表,其中标记的节点代表概念,连接它们的线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你可能知道的一种概念图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托尼·布赞(Tony Buzan)非常成功地推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之间存在重要差异,我将很快讨论。
但首先,让我们看看概念图。这是一个概念图:
(顺便说一下,这是使用一个名为Cmap的软件程序构建的;它非常易于使用,你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它——它是由学术界为学术环境创建的。)
首先要注意的是,“概念”可以是几乎任何东西。在这个例子中,它们都是名词,主要是单个名词,但并非总是如此。然而,它们可能是单个动词,甚至是形容词或副词(尽管这些比较少见,也不太推荐),或描述性短语。这是一个为维瓦尔第(Vivaldi)整合了所有这些的例子:
关于什么是概念、什么不是概念,或者在特定地图中什么是适当的概念级别、什么不是,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则。你必须根据概念图的上下文做出判断。
第二件要注意的事情是所有链接都有标签。这是使概念图成为发展理解的有效工具的关键因素,当你构建自己的地图时你会看到。意识到两个概念是相连的是一回事;能够阐明该连接的性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学习过程中,概念图在三个阶段很有用。第一个是在最开始。还记得我们看过的预先组织者和预习问题吗?为你即将学习的内容准备好你的思维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构建概念图是做到这一点的好方法。
例如,假设你即将阅读(或听讲座)关于维瓦尔第的内容。你可以事先勾勒出一张地图,概述你已经对他了解的内容,像这样:
这是一种快速记录你所知道的内容的方法,同时提供一个初始结构来整理你的想法。这个结构有多好取决于你的背景知识的程度——显然你对一个主题了解得越多,你的结构(你的理解框架)就会越好。但即使你是一个完全的新手,构建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地图的行动也会帮助组织和准备你的想法。
同样,概念图在最后阶段也很有用,作为复习你所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同样,这涉及你勾勒出你所知道的内容。
以这些方式使用它们——作为启动或测试机制——是相当简单的。所以让我们详细看看棘手的中间阶段:构建概念图作为记笔记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们不会一次就做对——所以在决定真正需要什么之前,请通读整个部分。
让我们从许多新手开始的地方着手,选择关键概念。我们将使用关于影响事件记忆的基因的熟悉文本。
以下是摘要句子:
具有特定变体基因(控制脑因子BDNF)的人海马功能减退。
BDNF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
两种变体:“Met”变体与较差的情景记忆相关;“Val”变体更常见。
“Met”变体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涉及海马的疾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拥有两个”met”拷贝的人在情景记忆测试中表现明显较差,但在其他记忆测试中没有差异。
两个”met”拷贝比一个更差,但任何”met”变体都与海马功能障碍相关。
“Met”变体在将BDNF蛋白分配到突触方面效率较低。
可能与老年记忆问题有关。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能得出以下关键概念:
基因
BDNF
海马
“Met”变体
“Val”变体
情景记忆
突触
年龄相关的记忆问题
这些关键概念效果如何?下一步应该帮助我们做出决定。让我们尝试列出这些关键概念的属性:
好的,这大约是我们能从摘要陈述中获得的全部内容。让我们查看一下摘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在神经元生长和存活中起关键作用,现在看来,它还影响记忆。我们从父母各遗传BDNF基因的两个拷贝——两个版本中的任意一个。略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至少遗传了一个被称为”met”版本的拷贝,研究人员现在已将其与较差的记忆联系起来。那些遗传”met”基因的人在记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方面明显较差,可能是由于该基因对海马功能的影响。最显著的是,拥有两个”met”基因拷贝的人在情景(事件)记忆测试中仅得分40%,而拥有另一版本两个拷贝的人得分70%。其他类型的记忆似乎没有受到影响。推测拥有”met”基因也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风险。
现在我们可以添加:
现在我们开始连接过程。关键概念之间如何相互关联?
好的,我们在这里缺少一个连接,与突触有关。如果我们查看全文,会发现这句话:“为了调节记忆功能,BDNF必须在突触附近分泌。”这提供了必要的关系:
让我们尝试绘制图表。
(这些概念图是使用名为SmartDraw的图形软件构建的。)
这只是第一次快速尝试;我们预计在令人满意之前需要进行更多调整。第一次尝试告诉我们什么?
有几个方面不太令人满意:
让我们通过添加链接中未表示的所有属性信息来检查我们想要的一切是否都在这里:
这些注释表明’met’变体是关键概念——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笔记都提到它——所以我们可能应该使它更居中。两条注释涉及我们的两个关键概念,表明我们没有的链接;同样,使’met’变体更居中可能会有所帮助。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连接似乎与其他任何内容无关,但如果我们回顾全文,会看到”涉及海马功能障碍的其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评论。我们也从常识中知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情景记忆较差。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添加几个连接。
注意我们现在有了新概念两种变体,这使我们能够创建整个子网络,融入了关于氨基酸的信息以及变体的相对常见性。我们为阿尔茨海默病概念增加了两个额外的连接,现在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met’变体可能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我们还添加了另一个到突触的连接,从而更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这很重要。
这个概念图的一个问题是有几条线交叉。这并不违反规则,但确实使其更难阅读。你确实想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但这并不总是可能的。你的选择是接受交叉,或者将你的图细分为多个。采用哪种方法由你决定。
我希望你注意到所有的连接线实际上都是箭头。如果你阅读标签,你会发现它们通常只在一个方向上有意义,所以让它们指向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否则意思会完全不同。
这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图,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没有明显的起点。这本身并不算太糟,尽管它确实使处理起来更困难,特别是对于不确定的学习者,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症状。
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们从列出概念开始;我们应该从构建问题开始。在开始概念图之前,我们需要准确理解我们希望图描述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段文本的摘要。
那么我们这里的问题是什么?
嗯,文本的标题是”人类基因影响记忆”——我们能把它变成一个问题吗?也许是,“基因如何影响记忆?”
我们将测试这个作为我们的核心问题,但首先,让我们看看我们的图缺乏焦点的另一个原因。概念映射中还有另一个规则,一个我还没有提到的规则,那就是概念按层次结构表示,最一般的概念在顶部,最具体的概念在底部。不是每个人都遵守这个规则,但这样做肯定会在构建和阅读图时帮助你。
所以让我们把我们的概念按层次结构排列,从最一般到最具体。对于那些不属于层次结构的概念来说,这将很棘手(例如,’met’变体显然在层次结构中位于基因下方,但基因和海马体如何关联?)。我们将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通过将那些看起来处于同一级别的概念分组,并将它们与明显相关的概念分组:
基因 -> 两种变体;’met’变体;’val’变体;一个氨基酸;蛋氨酸(methionine);缬氨酸(valine)
BDNF
海马体
情景记忆
突触
阿尔茨海默病
现在在考虑如何层次化地排列那些明显不属于层次结构的事物时,有两件事要记住。第一个是概念图不是树状图;从一般到具体的走向是一个指导而不是一个严格的层次结构。第二个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波动与上下文有关,而不是与某个既定的分类法有关。所以让我们提醒自己我们的核心问题:“基因如何影响记忆?”以及我们的链接。
看看我们的图,你会发现所有箭头都从基因流出;没有箭头流入。阿尔茨海默病指向情景记忆和海马体;但基因子网络之一(’met’变体)流入。BDNF指向突触和情景记忆,突触指向情景记忆。所有这些都表明基因显然在顶部;阿尔茨海默病和BDNF在下方;海马体、情景记忆和突触又在下方:
基因 -> 两种变体;’met’变体;’val’变体;一个氨基酸;蛋氨酸;缬氨酸
阿尔茨海默病;BDNF
海马体;情景记忆;突触
我们从图中获取了这些,但如果我们在绘制图之前执行了这些步骤,那么我们可以从属性列表中获取这些信息。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核心问题和一个大致的层次安排,让我们再试一次我们的图。
嗯,那太糟糕了!我们有一条线穿过一个概念,几条交叉线,以及两个无法再适应的浮动链接。如果我们检查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在于’met’变体和基因都链接到相同的概念。让我们细分图以获得一点清晰度:
看看即使当我们限制自己只使用不涉及基因变体子网络的链接时,我们仍然得到一条交叉线。
这是另一个规则:我们不必包括所有可能的连接;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在我们核心问题的背景下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基因如何影响记忆?”
关键词是如何。而基因和情景记忆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间接的:基因通过其对BDNF的作用影响记忆。所以让我们将自己限制在这个问题上:
注意我还逆转了海马体和情景记忆之间的链接,并修改了标签以反映这一变化。现在,我希望,我们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这,由于我们完全遗漏了关于基因变体的部分,清楚地表明这个问题不是正确的——或者至少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的基因意味着他们的记忆力较差。这把我们带到基因变体子网络:
左下角仍然有点混乱;我想最后再调整一下:
通过将阿尔茨海默病提升到与’met’变异型相同的层级,并移除BDNF和情节记忆之间的直接连接,我们消除了交叉线条带来的大量混淆,实际上剩余交叉线条的对称性正是’met’变异型被怀疑与某些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有关的原因。
我希望这个逐步分析已经向你揭示了这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就做笔记而言,概念图最适用于组织你的知识。它们帮助你理清全局;它们向你展示各个部分如何组合在一起。但它们不太擅长处理细节。例如,这张图并没有解释什么是BDNF、海马体、突触或氨基酸……有很多东西它没有解释!
你可以添加嵌套的概念图。因此,基因图中的每个概念都可以有一张小地图。但你可能更愿意简单地使用概念图来概览那些你已经使用其他笔记策略详细记录的主题。记住,这不是要找到”那个”适合你的策略;而是要找到几种策略,从中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任务的那种。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创建概念图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尽管随着练习时间会大大减少),所以它不是做笔记的首选策略(与准备和复习相对)。然而,正如我希望这个例子向你展示的,它们非常适合显示你哪些地方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我推荐将它们用于复杂的主题。
正如我所说,它们适合展示全局,所以如果有很多不同的信息片段而你不确定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概念图可以是一个好工具。然而,很容易用过多相互关联的概念使概念图超载——概念太多;相互连接太多——所以最好不要试图在单个概念图中描绘太多内容。这就是嵌套概念图这个想法有用的地方。
但并非所有信息都适合概念映射。例如,顺序信息更适合用线性结构表示。
概念图可以在纸上绘制,但也可以在计算机上绘制,这比纸张有很大优势。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构建概念图是一个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在计算机上更改它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想使用计算机,有几个概念图绘制程序可用,我在网络资源附录中列出了其中一些。
新手,或者甚至更有经验的用户,通常一开始就试图涵盖太多内容。没关系。从大处着手——这给你全局,你的大局观。现在把它拆分开。然后再拆分,再拆分。说到底,我们无法一次处理太多信息。记住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容量是严重有限的。
概念图具体展示了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进行的一个过程。从大处着手;不断把它拆分成越来越小的部分,直到你得到大约4个项目的小块。
一旦你到达那个点,你就可以开始再次构建它们。
到达那个点的意义在于,现在你有了整合的、充分理解的块,它们是你的构建基块。当你用它们来构建时,你可以建立连接。
但是在你拆分和构建的过程中,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牢牢把握你的主要想法。
这比你想象的要困难。这或许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联想性质,我们都倾向于离题,偏离主题,被新信息或新想法引导。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焦点问题如此重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改变它。随着你对主题有了更好的理解,随着你制作地图,你很可能会发现你的第一个问题并不完全正确。这很好——让你的问题正确是修订和完善过程的一部分——只要确保你始终有一个问题来指导这个过程。
以下是你可能在概念图草稿中观察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你应该如何处理它们:
概念太多: 将你的地图拆分成更小的地图,用一张”概览”地图展示每张地图如何组合在一起
链接太多: 同样,你需要为某些子主题创建单独的地图
链接上的描述太长: 可能表明你在单个概念上加载了太多——思考这个概念是否可以分成更小的概念;或者可能是你没有清楚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再多思考一下
概念描述过于冗长:同样,你可能在概念中加载了太多内容——考虑是否应该将其分成更小的概念
地图太多: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你的一些较小地图过于简单(只包含3或4个概念),考虑将它们与另一个合并
细节不够:考虑添加更多概念
未涵盖材料:这可能表明你没有清楚准确地阐述概念图的主题——尝试制定一个你希望概念图处理的问题;如果你做对了,该问题应该包含将成为你地图起点的概念作为主题。如果这不起作用,重新制定你的问题。
你可能想要添加具体示例来帮助阐明概念。如果这样做,不要将示例放在椭圆或方框中,因为你不希望它们被误认为是概念。
为每个示例文本绘制一个概念图。
这是我们在概念图中看到的脑细胞信息的思维导图:
你会注意到一些明显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艺术性——正如托尼·布赞(Tony Buzan)所设想的,思维导图比概念图更加丰富多彩和形象化。事实上,如果我不受SmartDraw中可用剪贴画的限制(让我说我对可用内容印象深刻!),如果我是手工绘制(并且觉得我的艺术技能能够胜任),所有单词都会配有图像,地图本质上会是一个纯色块。事实上,布赞完全乐意完全不使用文字,但我认为对于这个特定内容来说会很棘手。
我不会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的原则以及如何创建它们;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布赞的书中找到。我在这里想要做的是讨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别,思维导图最适合的任务,以及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布赞称之为BOIs(基本排序思想(Basic Ordering Ideas))——基本上就是我们在概念图中使用的概念。基本上,思维导图所做的是以令人难忘的格式展示关键词。因此,同样像概念图一样,它们关注的是全局,而不是细节。
思维导图与更通用的概念图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在思维导图中,主要主题仅连接到这个单一的中心图像——而不是彼此连接。在概念图中,概念之间的链接没有限制。
此外,概念图中概念之间的连接是有标签的——它们有含义;它们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连接。在思维导图中,连接只是链接;它们可以意味着任何东西。
思维导图也应该非常形象化。用布赞自己的话说:“通过使用中心图像而不是中心词,以及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图像而不是文字,思维导图的全部力量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概念图中的概念可以(通常是)完全用文字表达。但你使用文字还是图片的程度完全取决于用户。
事实上,这种对图像的坚持是我不喜欢思维导图的一点(我赶紧补充说,思维导图有很多我喜欢的地方)。虽然图像确实是强大的记忆辅助工具,但它们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适合所有情况。
图像也比文字更加模糊。如果你经常使用一个关键词,或者如果你有一个已经很强并且会立即浮现在你脑海中的联想,那么你当然可以使用一个标志性符号来代替文字,但你确实需要确保它的含义是你立即想到的那个。
布赞非常强调思维导图的创造性方面。除了图片,他还想要大量的颜色。基本上,他将思维导图视为一件艺术品,并谈论线性笔记的非创造性、令人窒息的本质。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实际上针对不同的目的,也许还针对不同的性格。
思维导图适用于:
但它们作为记笔记的手段用处较小。
我认为,思维导图的主要用处是当你仍在努力掌握一个想法时。思维导图擅长头脑风暴,概述问题或主题,帮助你整理主要思想。
相比之下,概念图在进一步的阶段特别有用,当你准备好研究细节时,帮助你弄清楚或展示不同概念之间连接的所有多种方式。
概念图比思维导图更正式,更适合需要与他人分享概念的情况。思维导图非常个人化;它们往往不容易分享,因为它们太多地反映了创建它们的个人思维。事实上,当我们回顾我们早期创建的思维导图并不再理解我们为什么以那种方式组织信息时,它们可以揭示性地证明我们自己不再是一个月前的那个人!
这不是绝望的理由;随着时间推移,你对特定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的改变,恰恰展示了你理解的变化。然而,这确实强调了思维导图的个人化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更适合作为思考辅助工具而非笔记策略。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都擅长理清思路,但由于概念图的形式更加严谨——需要在连接上更加精确——概念图更能准确地显示你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透彻。
思维导图并不适合所有人。实际上,比起其他任何技巧,思维导图往往引发强烈的支持和反对情绪——有人认为它们是自切片面包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有人认为它们被严重过度吹捧。
一项涉及50名医学生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该研究比较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导图技巧在处理600字文本时的效果。尽管两组学生在即时测试中都表现良好,但一周后测试时,只有思维导图组似乎还记得一些内容。尽管如此,思维导图组的学生对这项技巧并不热衷——当让他们自主选择时,似乎不太可能使用这种策略。这与传闻证据相符,表明参加研讨会或阅读思维导图相关书籍的人中,最终使用它的人很少。
然而,思维导图对于某些人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我不想暗示那些对思维导图没有立即产生好感的人应该放弃。思维导图看似简单实则难以掌握,特别是对于思维方式不习惯这样思考的人来说。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们对这些人可能特别有益。所以在你决定它们是否适合你之前,值得坚持一下。
许多人在创建思维导图时难以保持”正轨”。这可以理解——这种方法鼓励自由联想,而在自由联想时保持纪律性是非常困难的!但”头脑风暴”式思维导图和”总结”式思维导图之间是有区别的。在总结时你确实需要更加专注。
如果你在总结式思维导图中遇到这类问题,可能意味着你的中心图像(Central Image)——位于导图中心的主要想法——没有正确聚焦,或者你的基本组织思想(BOIs)不太合适。这不是失败的标志;你很少能第一次就做对。这就是为什么创建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就像创建概念图一样,需要不断重新创建直到做对为止。这也是思维导图令人难忘的原因之一;它们鼓励你深入思考材料。
思维导图相对松散的组织方式也使得难以确定是否涵盖了所有内容。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对照更结构化的大纲进行检查。
如果节点之间的连接太多,那么思维导图可能不是表示该主题的最佳方式。概念图会更好。记住,在思维导图中,子主题(BOIs)只与主主题(中心图像)相连,而不相互连接。当然,这意味着思维导图通常是对主题的粗略简化,因为子主题很少只通过主要想法相互连接。
这种简化方式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学习就是关于简化;在用可能令人困惑的细节复杂化主题之前,将事物降到我们能理解的水平——诀窍在于确保简化程度是适当的。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确保子主题之间的联系不是你在理解的这个阶段需要考虑的内容。如果需要考虑,那么你应该使用概念图而不是思维导图。
提出你的基本组织思想往往很困难。如果你试图总结教科书或其中的重要部分,那么章节标题是一个好的起点,子标题可以用作分支。
但仅仅学习”规则”只能走这么远。掌握思维导图的最佳方法是研究示例并自己动手实践。(Buzan建议你需要创建100个思维导图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并正确制作!)。互联网上有很多示例;我在资源列表中提供了一些入门的地方。
尽管Buzan鼓励使用颜色仅仅是为了让事物更漂亮、更有趣,希望更容易记住——我倾向于认为不加区分地使用颜色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最好养成一些一致的习惯,让特定颜色有特定含义。此外,虽然思维导图本身易于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努力就能记住它们。如果你使用标准的颜色顺序(或许反映彩虹的颜色,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标准记忆法),那么你可以用这个作为记忆的框架。也许你还可以将你的基本组织思想与它们的颜色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比如,让力量为黄色;植物为绿色;天气为蓝色;幸福为黄色;金钱为绿色(你的颜色联想不必与我的相同;重要的是这种联想对你有效)。
请记住,我在本书中讨论的任何策略都不应排他性地使用。你应该努力发展多种首选策略(注意是复数!),以涵盖你将遇到的各种任务和情况。例如,我听说有一位学生广泛使用思维导图,但她也将思维导图打印成大纲格式,用于处理她需要的所有细节。
重要的是要记住,思维导图不仅是概念图的子集,两者都是更广泛概念的子集:视觉语言。虽然我已经讨论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规则”,但我认为你不应该被这些规则所束缚。当然,你应该先遵循它们——就像食谱一样,你需要先了解某样东西是如何工作的,然后才能对其进行修改——但一旦你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你就应该开始调整策略以适应你自己的认知风格。
绘制一张本书的思维导图。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特别强调连接的视觉语言策略。
概念图是一种图表,其中标记的节点代表概念,连接它们的线条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是概念图的一种特殊形式。
概念图可用作启动工具。
概念图作为复习所学内容的方式特别有用。
概念图最适合向你展示全局。
概念图非常适合向你展示你没有正确理解的内容。
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主题仅连接到单个中心图像,而不是相互连接,并且概念之间的连接没有标记。
思维导图通常更加视觉化,而概念图更加文字化。
思维导图适合产生想法和进行快速复习。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都擅长理清思路,但方式不同。
到目前为止,我几乎只谈到了从文本中记笔记。这部分是因为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比关于讲座记笔记的研究要多得多,部分是因为教授和学习如何从文本中有效记笔记要容易得多。
然而,现在是时候讨论讲座情境有多么不同了。
首先,你无法控制呈现速度。使用教科书时,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快或慢;在讲座中,你必须跟上讲师的节奏。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你几乎没有能力回顾你不理解或没有听清的信息(除了要求演讲者重复或更充分地解释——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害羞)。
关于讲座记笔记的研究结果非常复杂,主要原因似乎是呈现速度2。呈现速度为每分钟100个单词或更慢的研究显示记笔记具有编码优势,但速度快于此的研究往往显示出劣势。正常的语速约为每分钟150个单词,因此你可以看到可接受的速度明显较慢。
请注意,我说的是编码优势。记笔记,无论是从文本还是讲座,被认为有两种潜在的好处——通过加深你对材料的处理(编码优势)以及为你提供复习材料。第二个优势对讲座材料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你不记笔记,你大概就不会有记录可供复习。
大多数研究都关注编码方面,尽管大多数学生记笔记是为了复习。
但这些笔记用于复习目的有多好?
一项对12门不同课程记笔记的调查3发现,普通学生记录了理想笔记中60%的信息,各课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从美国文学的39%到纺织品的76%——显然不仅有学科效应,而且还有非常强的讲师效应,所以不要认为这意味着美国文学是一门难以记录的学科,而纺织品容易记录)。其他研究将典型数量定为仅20-40%的重要想法4。
在调查中,毫不奇怪,写在黑板上的信息更有可能被记录(平均为88%,而未写在黑板上的信息仅为52%)。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研究还发现与成绩存在直接的线性相关性,记录更多未写在黑板上的信息单元的学生课程成绩更高。
换句话说,在没有巨大提示的情况下更善于识别重要信息的学生成绩更高。
对研究中一些学生的实验还表明,学生大大高估了他们笔记的充分性。当被告知对自己的笔记进行自我评分时,普通学生声称已经记录了未写在黑板上的信息的77%(而实际数量为52%)。
还值得注意的是明显的疲劳效应。毕竟,正常的大学讲座是漫长的,但在第二个二十分钟期间记录的信息量明显少于在第一个二十分钟内记录的信息量,而在前四十分钟之后记录的信息量更少。
讲座记笔记的问题之一是你的一些注意力花在了手部动作和你正在写的内容上。研究发现,当你从纯音频来源(比如录音或播客)记笔记时,记笔记效果最好(产生最大收益),而当来源是视听的(如讲座)时效果最差1。
你学到的笔记技巧需要经过充分练习,才能成功应对以你无法控制的速度传递的信息。注意力也更加关键——因为信息呈现的速度,以及你没有多次阅读的机会。
当你面前摊开一本书时,你有时间思考文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重要细节。在课堂上,这要困难得多。如果你对主题非常熟悉,工作记忆容量较大,而且讲师说话不太快,那么你很可能能够边听边转述和评注(更准确地说,是跟着讲师的节奏)。否则,你最好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留到之后。
但有证据表明,打字(而非手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问题。记住我说过,课堂上的部分困难在于你对自己手部动作的注意力分配(当然这始终存在,但要记住课堂情况比悠闲的教科书阅读对工作记忆的要求更高)。对许多人来说,打字是一项要求较低的活动。因为打字能让你产出更多内容,它有助于减少认知负荷(一项比较发现,普通打字者每分钟可以打33个单词,而普通手写者为19个单词)。
那么,这个策略可能特别有助于工作记忆容量较低的学生,也可能(我们可以推测)有助于背景知识较少的学生(因为他们需要做更详尽的笔记)。
话虽如此,如果你在用于打字的设备上同时做其他事情(关注邮件、脸书等),那么额外的分心可能会降低这个策略的有效性。记住,这一切都关乎认知负荷和你的工作记忆容量!你越多地将非常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用于其他任务,可用于做好笔记的容量就越少。
保持节奏意味着你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缩写。奇怪的是,大多数学生在笔记中并不太使用缩写和图表。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只有40%的学生使用了某种缩写,而且大多数仅限于”如”和箭头(表示”因此”或”导致”)。另一项研究分析了25套课堂笔记,发现只有20%使用了缩写,只有12%包含了图表。
记住,打字有帮助是因为它能让你更轻松地产出更多文字;缩写和快速勾画的图表也是如此(一图胜千言!)。
顺便说一句,缩写不仅限于手写。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字的优点是,你可以指示它将常用缩写重写为完整单词(使用自动更正选项)。
我在自动更正选项中包含了很多缩写。其中一些是通用的:例如,#(number 数字)、gen(generally 通常)、incl(including 包括)、situ(situation 情况)、circs(circumstances 环境)、orgn(organization 组织)、envt(environment 环境)。其他一些则更针对我的研究领域:例如,wmc(working memory capacity 工作记忆容量)、recogn(recognition 识别)、mem(memory 记忆)、rem(remember 记住)、cog(cognitive 认知的)、cogn(cognition 认知)。
你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缩写库。记住,缩写只需要对你有意义,所以可以相当个性化。另一方面,不要使用任何你以后难以理解的缩写。
如果你仍然难以跟上笔记进度,考虑一下你记录的内容是否足够有选择性。因为你的时间非常有限,比处理文本时更重要的是,不要记录你已经知道的信息,或者有趣但不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你很可能无论如何都会记住)。
因为在课堂上成功做笔记需要你尽可能有选择性,所以至关重要的是,你要带着对所讲内容的合理了解来上课——所以你需要做阅读准备!
值得强调的是,非书面信息可能至少和书面信息一样重要。特别是讨论,往往被记笔记的人忽视。但恰恰是在这里可能出现有价值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不会出现在任何讲义或其他书面文本中。
尽管如此,如果你真诚地认为信息不值得记录,你不应该觉得有义务做笔记。研究表明,强制学生做笔记只对那些对主题先验知识较少的学生有益;那些知识更丰富的学生没有显示出益处。
换句话说,不要仅仅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做笔记就做笔记!记住,深思熟虑的选择是做好笔记的关键。
所有这些意味着你不应该以处理书面文本笔记的方式来处理课堂笔记。然而,课后,你现在可以将文本笔记策略应用于你产出的材料。由于时间限制了你在听到材料时重新加工它的能力,所以课后整理笔记至关重要,以我讨论过的方式转述和组织它们。
如果你足够幸运,有老师在课前提供大纲,这会非常有用。一定要使用它。记住,任何减少你认知负荷的东西都会帮助你做出更好的笔记。
有些老师甚至会提供全套笔记。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放松了。你不必试图记下所有内容,而是可以轻松地坐下来真正倾听讲座。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做任何笔记!但你可以更有选择性。你不必试图记下所有看似重要的内容,而是可以记下你想到的想法以及更具个人相关性的内容。
重要的是让你的笔记”属于你自己”;你不能完全依赖老师的讲义。老师的讲义是书面文本——要这样对待它们。换句话说,你需要从讲义中做自己的笔记——而你从讲座中做的更个人化的笔记会对此有所帮助。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许多老师至少会提供口头提示来说明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总是、记住、主要、重要、首要、关键等词语。不幸的是,这些提示对学生来说并不总是像老师想的那么明显!也许原因是学生没有注意听这些提示。我建议你这样做。
最好的是关于讲座组织结构的提示。如果你的老师(在没有提供书面大纲讲义的情况下)在讲座开始时概述了将要讨论的内容,你应该记录这个大纲,并用它来组织你的笔记。
老师能提供的最好支持是讲座录音。如果你可以重播讲座,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录音,那么你就有机会做出出色的笔记。例如,一项研究10发现,当学生有机会多次重播录音时,笔记质量会显著提高。
这对于”低层级”的想法尤其如此。似乎学生首先关注顶层信息。当他们达到一定的覆盖水平(笔记中涵盖的信息约70-80%)后,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层级的信息,依此类推。因此,要获得细节,你需要分几次来听!
我建议你在完成笔记后再重播一次讲座。不做任何笔记地听一次。单纯倾听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做笔记而听,是完全不同的,你可能会惊讶于从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收获。
但是,如果你只能听一次讲座,那么你确实需要专注于那些”顶层”想法。事实上,优秀的笔记记录者与不太成功的笔记记录者的区别在于捕捉更多重要想法的能力。一项研究11发现,较差的笔记记录者记录了同等数量的重要和不重要想法,而更成功的学生记录了大约相同数量的不重要想法(这表明即使是更好的学生在做笔记方面也有很多东西要学!),但记录了更多的重要想法。
学生对讲座有不同的看法9。有些人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记录一切,就像录音机或速记员一样。其他人认为这更像是破解密码——他们必须揭开讲师发出的神秘信号,告诉他们哪些信息是重要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应该坐在那里,简单地尝试吸收一切。还有一些人将讲座视为众多来源之一,他们必须将其与所有其他参考资料整合起来,或将其视为指南,帮助他们在所有信息中找到自己的路径。
你对讲座的看法会影响你使用的策略——课前、课中和课后。但并不是说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想法。这些比喻中的每一个都包含了一些真理。
部分挑战在于讲师不同,学科领域也不同。数学和历史、物理和政治学的讲座以及合适的策略都不同。有些讲座充满了重要信息,而另一些则充满了互动活动和有趣的故事。
没有单一的”最佳”策略,就像从文本中做笔记一样。你需要适应不同的老师。
哪些策略对讲座笔记最有用取决于讲师的组织方式。组织性更强的讲师往往会遵循一种可能最好用主题大纲或矩阵来捕捉的结构;更无序或非正式的讲座可能最好用某种松散的概念图来记录。
不要忽视协作的好处!因为学生在讲座中总体上是如此糟糕的笔记记录者,协作可能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将你的笔记与班上其他人的笔记进行比较,可以让你们都能用错过的重要信息充实笔记,并从彼此不同的风格和策略中学习。
大多数学生高估了自己在讲座中记录重要信息的能力。
越晚呈现的重要信息,你越有可能遗漏。
你需要使用有助于保持注意力的策略。
要减少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你需要:
当讲师无序和/或语速很快,或者你的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较低(永久性或暂时性)时,减少认知负荷尤为重要。
在课堂上,你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重要信息。课后,你需要使用我们讨论过的策略重新整理笔记。
记住,你不应该试图将单一策略套用到每个学科或每位老师身上。
我在开头就说过,虽然学生往往认为记笔记就是保存记录,但它主要通过影响你在大脑中编码信息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尽管这在课堂情况下不太适用,除非提供了笔记而你是在补充而不是试图涵盖所有内容)。
它通过多种不同方式产生这种效果。以下是记笔记可以发挥的各种功能列表:
让我们逐一看看这些功能。
记笔记以提供记录只在课堂情况下很重要,或者当你只能临时使用某个文本时(例如图书馆借的书)。在这种情况下,你通常需要比在资料永久可用的情况下更完整的笔记。
然而,正如我们讨论过的,在许多情况下,你在课堂上将被迫更有选择性。当做完整笔记有困难时(可能是因为讲师讲得太快),而讲师又不提供书面材料,课前准备就特别重要,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也许画一个思维导图(mind map)或概念图(concept map)。记住,你事先掌握的知识越多,记笔记时就越能有选择性。
不要把课堂主要当作信息来源,而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机会,了解讲师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如果你想在考试和论文中取得好成绩,这至关重要),澄清你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并获得动力。
不要低估记笔记在集中注意力方面的作用。当课堂或文本枯燥时,这一点尤其重要!有时候只是听或读可能是最好的做法,但当材料枯燥或困难时,只有记笔记的活动(即使只是在脑海中)才能防止材料”左耳进右耳出”。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有一个具体且清楚表达的目标,最好写下来,这一点特别重要。记笔记可能变成一个自动过程。要从它集中注意力的功能中获得最大益处,你需要成为一个主动的记笔记者,时刻关注你的目标,即只选择与你的目标相关的信息。
正如我之前所说,选择重要内容是成功学习的第一个必要步骤。记笔记只是帮助你做到这一点的工具。这个功能与集中注意力的功能密切相关,和那个功能一样,严重依赖于首先明确你的目标。
然而,在课堂情况下,明确目标没那么重要,因为你的目标通常由讲师定义。你想记录讲师认为重要的内容,所以你只需要注意她提供的线索。她也可能会做一个初步陈述,告诉你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例如,“你应该从这节课中清楚地理解凯撒为什么返回罗马,以及跨越卢比孔河这一行为的意义”)。把那个目标写在笔记的顶部,并在整个课堂中用它来指导你选择什么信息是重要的——记住,来自讲师的线索总是优先的,即使被强调的信息看起来与既定目标无关。
文本情况就不那么清楚了。这里的问题是,作者的目标和兴趣不太可能与你的目标或你的导师的目标完全匹配(如果你唯一的动机是取得好成绩,这些目标可能相同,或者如果你对主题有个人兴趣,可能会不同)。
如果你不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你就会受制于作者的目标。记住,关于什么是重要的线索,无论是信号词或短语(如”重要的是要注意”、“主要地”、“最重要的”)、标题,还是突出显示的文本,只有在提供线索的人与你有相同目标的情况下才有用。所以虽然你当然应该注意这些线索,但你不应该盲目听从它们。始终使用你自己明确的目标作为你判断信息对你是否重要的标准。
在这里,一个启动策略(priming strategy),如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或启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非常有用。
你的记忆不是垃圾堆(尽管有时看起来像!)。记忆是一个数据库。如果你不理解你是如何组织它的,那是因为你没有有意识地控制这个过程。如果你只是把信息扔进去,希望它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你以后能再次找到它,那么找到它会比你仔细思考新信息如何与你已经拥有的信息相适应要困难得多。而且如果你把新信息作为许多不相关的事实塞进去,为什么它们应该粘在一起(从而以后在一个地方被找到)?
在编码信息时,你组织得越好,信息就越可能聚集在一起,这意味着它会更容易被找到。它与你已经熟知的信息之间的联系越多,你就越容易找到它。(关于信息如何在记忆中组织以及如何有效编码信息的更多内容,请参阅我的书《记忆的钥匙》或《完美记忆训练》。)
虽然做好有效笔记是成功的大半,但不一定会提高你的考试成绩。记笔记不仅仅是为了编码要学习的信息,它还涉及复习。无论你的笔记组织得多么好,你都不能指望一次阅读就记住所有内容!要充分受益于你的笔记活动,你需要复习笔记,而且不止一次。
复习笔记的最佳方式不是简单地重新阅读它们。复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就是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特别有用的地方。但无论你使用什么策略,复习的本质都是浓缩。
你需要做多少次取决于你原始笔记的详细程度(这将取决于你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有多少),但基本上复习过程包括反复选择重要信息,直到每个连贯的信息单元只剩下一个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并反复重组这些信息以实现紧密的信息集群。
换句话说,当材料困难而复杂时,你可能会对同一材料使用多种笔记策略——比如,从构建标题开始,发展到主题摘要,然后以图形格式重组(图形组织器、多媒体摘要、地图、图表),在你完善图形摘要时一次又一次地重组,最后在一系列概念图中复习它。
从中应该清楚地看到,复习和构建笔记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效的笔记是一个重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直到你理解正确的过程。然而,你确实会达到一个点(如果材料不复杂,可能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达到),在那里你对笔记感到满意。一旦你做到这一点,你就进入了复习阶段。但即使你不再需要浓缩或重组材料,在复习时仅仅重新阅读它们仍然是不够的。
你需要记住两个主要原则:
第一个原则意味着你通过尽可能多地回忆来复习——在不参考笔记的情况下构建一个摘要(大纲、图形组织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正是反复检索在提供必要的重复以改善记忆方面真正重要。检索尝试对于检查你的学习也是必要的。
这样的复习应该以间隔进行,每次成功复习后间隔逐渐拉长(如果你的复习显示记忆或理解上有差距,显然你必须回到笔记上再多加工一些)。
你还应该注意,如果你在阅读后立即复习材料,你的短期记忆中会有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被正确理解或有效编码到长期记忆中。因此,你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理解了材料。延迟后复习会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真正理解材料的程度。
变换复习方式也很有用。如果你每次只是试图以相同的格式重现完全相同的词语,你不仅会将信息固定成一种特定的、不灵活的形式,减少可以轻松检索的情况数量,而且你可能还会对自己了解材料的程度产生不准确的想法。在一个并不罕见的故事中,一位研究人员描述了一个统计学学生,他能够解决学习资料中的所有问题,因此觉得自己为考试做好了准备。然而,当一个朋友剪下所有问题并打乱它们时,他彻底失败了。他没有意识到,他依赖章节线索来告诉他哪些公式和原理是适用的;没有这些线索,他不知道哪些是适用的。我们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请记住,笔记本身更多的是关于理解而不是记忆。因此,就其本身而言,它在理解测试中更有帮助,例如解决问题和得出推论。正是你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的反复检索将确保材料被正确学习。
笔记可以通过提供外部表征来帮助减少认知负荷——也就是说,通过将信息写在你面前,你不必将其保存在记忆中。
请记住,工作记忆是关于在脑海中保持你正在处理的所有信息。你在面前写下的内容越多,你在脑海中需要保持的就越少。但由于你必须能够一眼看到所有需要的信息,你需要将面前的信息限制在当时需要的信息上——所以我们又回到了选择以及组织。正如我在讨论图形组织器时提到的,信息的组织方式会影响你看到所有信息以及信息之间联系的容易程度。
笔记还能通过将信息编码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并提供复习手段,间接减少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频繁的复习使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更容易找到和提取,从而减少了在工作记忆中保存大量信息的需求。
笔记策略,像任何策略一样,在初期阶段当你还不熟练使用这些策略时,也会增加你的认知负荷。这就是为什么不太成功的学习者经常使用效果较差的策略——因为这些策略要求较低。为什么要求较低呢?不是因为策略本身固有的要求——成功的学习者使用这些策略没有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任何技能在学习时都更费力,随着练习会越来越少地占用你的工作记忆资源。我并不是否认某些笔记策略比其他策略更费力,但这只是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多练习才能达到相同的水平。
此时值得注意的是练习技能和刻意练习之间的关键区别。首先,让我们重申本书开头提出的一点:这与你花费的时间无关。你花多少时间学习与你的学业表现关系不大3。部分原因是学生的先验知识和技能存在差异。另一部分——较少被认识到的部分——是学习时间的质量存在差异4。
专长(expertise)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专家们,无论是音乐家、国际象棋大师还是顶级运动员,都是通过大量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获得专长的——这是该领域最权威的研究者创造的术语,指高质量、专注的练习5。
刻意练习与效果较差的练习有何区别?Ericsson认为几个因素很重要:
与这种对集中注意力的强调一致,研究发现在安静环境中独自学习的习惯与更好的学业表现相关6。
专长研究还表明,掌握本书中描述的各种策略的最佳方法不是简单地使用它们,而是刻意练习它们,仔细注意策略中的每个具体步骤,并针对你觉得最困难的部分进行定向努力。
值得记住的是,学生往往更喜欢需要较少努力的策略,但对他们最有益的策略是那些他们(至少最初)觉得不那么愉快的策略。
笔记提供的是选择性记录,而非完整记录。
当你难以保持注意力时,笔记可以帮助你维持注意。
明确具体的目标有助于你保持专注,并帮助你选择最重要的内容。
启动策略(priming strategy)可以帮助你明确目标。
编码信息时组织得越好,记忆就越容易。有效的笔记策略帮助你组织信息。
要充分利用笔记,你需要主动复习它们。
笔记可以帮助减少认知负荷:
笔记策略在你充分练习之前可能会增加认知负荷。
不太受欢迎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
“个体差异”是我不断提到的术语。这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术语,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共性(即我们的共同点;作为人类的意义),基本上它意味着我们在很多不同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些差异意味着我们不会都以相同的方式表现或获得相同的分数。“个体差异”涵盖了很多领域。
在这次关于笔记策略的讨论中,它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中有效的策略,对某些人来说不会有效,或者不会像对其他人那样有效。
这有几个原因:
注意,能力差异只是几个重要差异之一,还要注意,能力差异包括三个差异领域,其中只有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技能和知识的差异显然会随时间和应用而改变。
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更为棘手。虽然提高工作记忆容量的训练项目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效果非常局限于所训练的特定任务。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项目毫无价值,但确实表明成年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没有我们希望的那样可塑(工作记忆容量在儿童期随着大脑发育会增加——不幸的是,它也可能在老年期萎缩)。
尽管如此,一旦意识到问题并能敏锐觉察到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情况,低工作记忆容量是可以得到适应的。因此,工作记忆容量较低的人应该尽一切努力在无干扰环境中工作,清除头脑中分散注意力的想法,一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并尽可能减少同时处理的信息量。
此外,训练项目的有限成功也指出了我们”改善”工作记忆容量最有用的方法——通过充分熟练掌握特定任务,使它们占用更少的工作记忆(参见《使用笔记》中关于刻意练习的讨论)。
还要记住,即使你”天生”拥有高工作记忆容量,在某些特定时刻你可能实际上处于低水平——例如,因为你很担心、感到疼痛、被噪音包围,或者你在某个主题或应用于该主题的技能方面还是新手。
还要注意,兴趣和动机是相互关联的。兴趣当然也与知识相关——你知道的越多,就会越感兴趣,随着你对某个学科兴趣的增长,获取更多知识也变得更容易(反之,可以推测兴趣减少得越多,学到的就越少!)。
不过,知识和兴趣之间的联系确实取决于学科。例如,研究发现知识和兴趣在统计学中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但在心理学中只有很小的相关性1——这很可信:大多数人对心理学都有很高的兴趣,无论他们拥有多少知识,而且知识的增加不会对兴趣水平产生太大影响也不足为奇,因为兴趣水平本来就很高;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可能开始学习统计学是因为它是一个必要的工具,但对某些人来说,统计学知识的增加很可能会导致对该学科兴趣的增加。
得知你在感兴趣时更容易获取知识,这应该不会让你感到惊讶,但值得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兴趣可能是另一个关键因素的间接衡量标准:你进行费力加工(effortful processing)的倾向——也就是说,你从动脑思考中获得的愉悦感。这就引出了动机的话题。
人们认为学生的动机对于决定他是深度加工还是表面加工信息很重要。学生的动机被归类为以下三类之一:
这后两种动机与只进行信息表面加工的倾向相关联,这并不令人惊讶。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动机——对某事本身的兴趣——往往会使你更倾向于投入精力进行加工。当然,如果你很有竞争力,或者有强烈的成功需求,你也更有可能投入精力。
因此,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之间的区别并不一定能区分深度加工和表面加工。看待动机的另一种方式是从三种学习方法2的角度:
采取表面型方法意味着什么?表面型学习者更倾向于简单地死记硬背细节,但这种方法不止于此。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学生使用低层次的策略来应付,但不会带来任何理解。
表面型学习者也倾向于关注词语本身而不是作者的意思。表面型学习者更有可能出现在技能较差的读者中,这些读者需要有意识地处理词语。这些较低层次的加工越自动化,就越容易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意义和推理。
然而,尚未达到这种阅读技能水平的学生不应该放弃!与低工作记忆容量(一个并非不相关的属性)一样,这是一个学习如何处理问题的问题。你需要做的是逐层处理:
诀窍是一次只专注于一个层次,在掌握下一层次之后再进行。
采用成就型方法的学生,像采用表面型方法的学生一样,关注结果,但因为他们关注什么会得到奖励,所以更有可能根据重要性最优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成就型方法几乎与深度型方法一样有效。
当然,深度型方法涉及我们在连接策略部分一直讨论的那种对理解的探索。
无论你采取表面、实现还是深度的学习方法,你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你处理信息的一般倾向。
尽管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分类和评估方法,但有人认为所有这些标签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维度3:
这些是维度,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这意味着我们很少有人会处于极端的一端或另一端。我们处理某个主题的程度,既取决于主题本身及其呈现方式,也取决于我们的个人倾向。但个人倾向确实很重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倾向是很有帮助的。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不同的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尽管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往往偏向分析型方法)。
例如,整体型学习者善于在情境中看待事物,但可能会错过重要细节,更容易在选择重要内容时遇到困难。分析型学习者善于关注细节,善于发现异同,但可能会专注于一两个方面而忽略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分析型学习者喜欢循序渐进的方法,而整体型学习者可能会对这种方法感到困惑,特别是当步骤较大时。分析型学习者可能会觉得概述令人困惑;整体型学习者没有概述可能会感到困惑。有趣的是,分析型学习者倾向于掌控自己的学习,但整体型学习者并不在意。
一般来说,意象型学习者更喜欢并能从图像呈现中学得最好,而言语型学习者更喜欢并能从文本中学得最好。意象型学习者对视觉描述性文本的记忆效果优于声学上复杂且陌生的文本;言语型学习者对复杂且陌生文本的记忆效果优于视觉描述性文本。
这两个维度也可以配对。整体型和意象型风格相辅相成;分析型和言语型风格同样兼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是整体型学习者,你也一定是意象型学习者,或者如果是分析型学习者,就一定是言语型学习者。那些符合这种模式的人被称为具有单一风格;那些符合相反模式的人被称为具有互补风格。
具有互补风格的人能更好地弥补弱点——因此,分析-意象型学习者可能通过研究图片来了解整体情境;整体-言语型学习者可能能够通过其语言能力来弥补她不够分析性的方法。
性别也存在交互作用。一项研究4发现,标题和概述似乎对男性分析型学习者和女性整体型学习者最有帮助。对于互补组(整体-言语型和分析-意象型),男性在图片和语音的多媒体呈现中表现更好,但女性在图片和文本组合中表现更好。对于单一组(分析-言语型;整体-意象型),情况正好相反(男性在图片和文本组合中表现更好,女性在图片和语音组合中表现更好)。
有趣的是,同一项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对整体型学习者的重要性似乎远低于分析型学习者。分析型处理可能需要比整体型处理多得多的容量。同样,虽然程度不及前者,言语型学习者比意象型学习者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这意味着减少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对低工作记忆的分析-言语型学习者来说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
有人认为认知风格从整体型发展到分析型(可能是我们教育体系的结果),但在最熟练的学生中,这两种风格最终会整合。换句话说,你应该致力于发展与你现有风格相对的风格。如果你是分析型,就练习整体型策略;如果你是整体型,就练习分析型策略。但请记住,你的目标是能够在适当的情况下轻松应用这两种风格。
是使用与你的风格相匹配的策略(例如,如果你是意象型学习者就绘制思维导图(mind map)),还是使用弥补你风格弱点的策略(例如,如果你是分析型学习者就绘制概念图(concept map)),这也取决于你可用的时间、材料的难度以及材料值得投入的努力程度。例如,在讲座情境中,你只能受制于讲师的讲授速度,你应该采用对你来说最容易的方式——即符合你”自然”风格的策略。同样,如果材料很难,你可能会通过采用你的自然风格来更好地掌握它(但之后,当你掌握了要点后,最好使用相反的策略来复习)。
这也指出了你最初应该如何处理新材料的方式。当文本是分析性的,逐点讲解时,如果没有提供概述或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整体型学习者应该首先寻找能让他们看到全貌的内容,比如结尾的总结或插图。另一方面,分析型学习者通常最好在完成文本阅读后再看任何”全局”信息,如概述、先行组织者或插图。
善于在情境中看待事物
可能会错过重要细节
在选择重要内容时遇到更多困难
可能会对循序渐进的方法感到困惑,特别是当步骤较大时
需要概述
较少受工作记忆容量影响
学习风格这个术语你无疑比认知风格更熟悉。我在这次讨论中选择使用认知风格和学习偏好这两个术语,是因为不同研究者以各种方式使用”学习风格”这个术语。
学习偏好包含影响认知处理最佳条件的个人特性。
有大量证据表明,将学生的学习偏好和认知风格(通过 Dunn & Dunn 学习风格模型测量)与适当的教学相匹配,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这种效果对普通学生、具有强烈偏好的学生、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以及农村地区的学生最为明显。
根据 Dunn 和 Dunn 的说法,“许多人可以在不使用自己学习风格的情况下学习对他们来说容易的东西,但当利用自己的学习风格时,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学习新的和困难的信息。”
Dunn & Dunn 学习风格模型区分了五类要素,其中之一是认知风格(称为整体型与分析型处理风格)。另外四类(我称之为学习偏好)是:
其中,Dunn 和 Dunn 认为感知偏好(你是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还是动觉型)可能是最重要的要素。
当然,并非所有这些要素对你都重要。Dunn 和 Dunn 认为大多数人受 15 个要素中的 6 到 14 个影响(不过我想认知风格和感知偏好总是在其中)。
如果你考虑所有可能的要素组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没有一种教学或学习方法能对所有人都有效。
我必须说,其中一些要素让我感到惊讶;有几个我从未想过以这种方式考虑!这就是我为你列出它们的原因。你不需要特殊测试来告诉你哪些要素对你重要;你只需要考虑每一个。这样做是值得的,而且实际写下你自己的特征档案也是值得的。这里有一个工作表供你使用。
虽然你的学习偏好中有遗传因素,但其他因素在决定它们时也很重要。例如年龄、学业成就和文化。这意味着它们是可以改变的(有些要素比其他要素更容易改变)——尽管我不建议这样做,除非某个要素是一个特别的问题,因为这确实需要时间和精力。
这里的主要信息是,为了优化你的学习,特别是当材料困难时,你应该尝试设置你的学习环境以符合你的偏好(特别是如果它们是强烈的偏好)。
那么所有这些个人特质如何影响你对笔记策略的选择呢?大多数学习偏好并不影响——它们只值得在设置学习环境时注意。动机和兴趣只值得在选择你觉得更愉快的策略时考虑,特别是当你对主题的兴趣较低时。对策略选择重要的特质是:
正如你所见,个人变量的数量不仅说明了为什么你不能简单地说这种策略最适合这种任务和这类信息,甚至不能说这种策略最适合这种任务和这类信息对于语言整体型学习者,还说明了为什么使用的策略会因具体信息而异(因为这取决于你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水平)。因此,选择策略并不是简单地遵循”规则”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理解策略的工作原理,以便在每种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定。
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原则,这正是我在下一章中要做的。
选择正确策略来完成任务的第一步是准确分析问题——实际上,是识别出问题的存在。我的意思是,识别出需要有意识采用策略的情况。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者之所以表现不佳,原因之一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些内容,或者没有有意识的努力就无法记住某些内容。
因此,首先你需要能够识别出何时仅仅阅读或听取材料是不够的。然后你需要准确定义问题,以便知道应该使用哪种笔记策略。定义问题涉及三个步骤:
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些步骤。
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结构和密度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级别:
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逐步采用更复杂的策略。
当然,在每个级别内,都有复杂性/难度的梯度,这也会影响你的策略选择和所需的不同策略数量。
评估文本难度的方法:
这里有一个简化的评估结构来帮助你总结:
让我们看看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将文本评估为简单、复杂或困难。这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文本的概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文本是简单的。
这是原始基因记忆文本的概况:
此概况表明这是一个困难的文本。但是请注意,密度实际上比本杰明·富兰克林文本略低。这些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本身都不是文本难度的标志——是完整的概况描绘了整体情况。
另外,请注意如果我们使用最终的基因记忆文本(带有详细标题的那个)时概况的差异:
看看结构、连贯性和信号如何都得到了改善,尽管该文本仍然被归类为相当困难。
为其余示例文本构建概况,并将它们分类为简单、复杂或困难。
我不想暗示这些是文本处于这些难度级别时唯一适合的策略,或者它们总是适合的。这张表仅仅是一个指南,建议一个起点。
当然,这不仅仅关乎文本难度;还关乎文本结构。还记得我们的六种主要文本结构类型吗?以下是特别适合这些不同结构的策略:
同样,我不想暗示这些是适合这些结构的唯一策略,或者它们总是适合该结构。
我在使用你的笔记中谈到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我希望你在本书的示例和练习中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我只想提醒你,清晰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大大增加了笔记有效的可能性——你将选择正确的信息,为其选择适当的格式,并将其复习到适当的深度。
但你的目标还有另一部分对策略选择有更直接的影响,那就是检索情境。
以下是你可能需要检索存储在笔记中的信息的情境:
这些都是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考试中写论文通常对你的记忆要求最高;写论文可能对你的理解要求最高。准备上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启动策略。
下表显示了这些不同情况所涉及的不同记忆任务:
当然,你投入多少精力也取决于个人因素。一项研究8发现,在为课堂讨论而阅读的学生中,那些对主题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更有可能报告使用记忆和组织策略来预先启动他们的思维。这可能是因为知识较少的学生预期不会参与课堂讨论。
由此,你会意识到你的目标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指定记忆任务的宽泛目标,另一个是与内容有关的更具体目标。例如,你可能想要:
具体内容(为什么本杰明·富兰克林被认为是伟大的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他的发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平)对于你选择正确的信息至关重要,但是由检索情境所指示的宽泛记忆任务才是指向适当策略的关键。
下表显示了特别适合各种记忆任务的策略:
同样,这不应该被视为规则手册,仅仅作为建议起点的指南。
要为任务选择正确的策略,你需要知道:
当然,你必须能够将这些信息与适当的策略相匹配!
所以这里是各种策略指南的汇总。请记住,你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取决于许多个人变量,因此无法制定规则,这些只是为了帮助你。如果你选择的策略没有出现在特定任务的推荐策略中,也不要担心。
首先,提醒一下:仅仅因为你偏好某个特定策略,至少在一开始,这不应该被视为它与你个人风格”兼容”的证据。我们倾向于偏好最容易的方式,但最容易的往往不是对我们最好的!如果你想成为真正成功的学习者,努力掌握那些能够抵消你弱点的策略。
记住,整体型策略是分析型学习者应该用来抵消他们弱点的策略,同样,分析型策略应该被整体型学习者用来抵消他们的弱点。这同样适用于图像型和言语型学习者。
最后,这里集中总结了我在本书中讨论的每种策略的要点。
标记是帮助你集中注意力的工具。
当文本简短或熟悉,或内容密集时,不要使用标记——也就是说,重要内容过多,或思想过于复杂无法用简短短语传达时。
当时间非常有限时,不要使用标记。
当文本相对简单且相当长时,使用标记。
在信息密集的文本中,或文本困难的地方,标记可以与其他策略结合使用。
当文本有许多主题或组织不清晰,且没有提供标题时,创建简洁捕捉段落主旨的标题。
当文本有许多主题或组织不清晰,且提供的标题信息量不足时,重写标题以简洁捕捉段落的主旨。
当你使用标题来组织信息时,使用标题作为检索线索。
以这种方式使用的标题在你将要通过在考试中写论文类型答案来测试时最有用(自由回忆)。
如果提供了概览,在听讲座或阅读文本时,使用它为你提供结构。
整体型学习者受益于概览;分析型学习者最好将其作为结尾摘要阅读
组织信号(标题、概览、主题摘要)
对那些阅读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最有益——也就是说,不会太差以至于信号无法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结构;也不会太好以至于不需要信号(尽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读者通常也会从帮助中受益)。
对那些不倾向于进行费力加工的学生更有益(在回忆方面,虽然在识别方面没有)——大概是因为进行费力加工的学生已经在做必要的工作。
对男性分析型学习者和女性整体型学习者最有益。
当文本有许多主题或组织不清晰时,使用主题结构策略。
使用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s)让你了解”大局”。
预先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s)可能对阅读能力强的人更有益。
如果你是分析型的人,预先组织者可能在最后阅读效果更好。
大纲用于层次化信息。
大纲用于表层处理。
大纲适用于简短的文本(1000字或更少)。
大纲比图形组织者更容易制作。
图形组织者用于层次化信息。
图形组织者通常比大纲更有效。
图形组织者适用于较长且更复杂的文本。
图形组织者比大纲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制作和解读。
对于涉及因果关系的信息,使用多媒体摘要。
如果为你提供了地图:
地图有助于空间信息,当特征数量有限时(最佳为12-16个)。
使用方向网络来描绘顺序程序和过程。
使用树状网络来表示结构和分类信息。
使用层次图来表示原理。
当你有相当多的相关背景知识时,在学习前使用概念图来激活思维。
使用概念图来复习所学内容。
当主题复杂时,使用概念图做笔记,以便了解整体框架。
使用概念图作为理解的辅助工具,而非记忆工具。
当你需要理清或展示不同概念之间众多联系方式时,使用概念图。
不要将概念图用于顺序信息。
当时间有限或需要细节时,不要使用概念图。
当你几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时,在学习前使用思维导图来激活思维。
使用思维导图来复习所学内容。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概述问题或主题,帮助你整理主要观点。
不要将思维导图用于顺序信息。
如果你与他人合作,不要使用思维导图。
只有当你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提出好问题时,才使用详细询问(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
当你将通过回答选择题和简答题来测试时,详细询问更有效,而不是写论述型答案。
当文本要求较高时,使用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
自我解释不像详细询问那样需要太多先前知识。
当你缺乏使用详细询问或自我解释的知识和理解时,创建交互式图像来帮助记忆。
使用助记法来记忆任意细节。
使用助记法来记忆信息单元的关键词/标签。
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不同的。每篇文本都是不同的。每次讲座都是不同的。仅仅拥有一种固定的笔记整理方式,并试图将所有信息都塞进这种格式是不够的。有时矩阵结构可能最好;有时是多媒体摘要,有时是地图,有时是标准的线性笔记。这取决于信息本身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
要知道何时使用哪种策略,唯一的方法就是准确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你理解了做笔记的主要价值在于选出重要信息并将其与其他信息片段连接起来…如果你理解了当信息是紧密连接的集群的一部分,并且锚定在记忆深刻的信息上时,最容易被理解和记住…那么你就可以自己判断特定策略在特定情境中是否对你有帮助。
祝你学习之旅顺利!
圈出适用于你的选项(你可以从我的网站下载并打印pdf文档)。请记住,你不会发现每种学习偏好对你都很重要。
认知风格
整体型 / 分析型
言语型 / 图像型
单一型 / 互补型
学习偏好
环境
有声音 / 安静
昏暗 / 明亮
温暖 / 凉爽
正式环境 / 非正式环境
情绪
坚持不懈 / 需要休息
高度积极 / 低积极性
顺从 / 不顺从
需要外部结构 / 不需要外部结构
社交
喜欢独自工作 / 喜欢与他人合作(成对、小组或与导师)
喜欢常规 / 喜欢变化
生理
感知
听觉 / 视觉 / 触觉 / 动觉
一天中的时间
早晨 / 下午 / 晚上
进食需求
需要零食 / 不需要零食
学习时的活动性
需要移动 / 能够静坐
能力
阅读技能
差 / 高
知识
低 / 中等 / 高
工作记忆
低 / 高
动机和兴趣
低外在动机 / 高外在动机 / 内在动机
注意,我的网站可能有更新的资源
一般信息:
http://www.fed.cuhk.edu.hk/~johnson/misconceptions/concept_map/concept_maps.html
http://cmc.ihmc.us/CMC2004Programa.html(包括多篇可用pdf格式获取的会议论文)。
http://www.innovationtools.com/resources/mindmapping.asp(包括软件评测)
HeadCase http://www.bignell.de/
Axon Idea Processor http://web.singnet.com.sg/~axon2000/index.htm
Inspiration http://www.inspiration.com/
MindManager http://www.mindjet.com/us/
advance organizer(前置组织者):出现在相关文本之前的信息,目的是将信息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中。前置组织者的抽象程度高于正文,可以用图形格式呈现。
anchor points(锚点):你已经非常熟悉的事实,与你试图学习的信息相关联。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锚点帮助新信息变得有意义且更容易记忆。
cognitive load(认知负荷):信息处理任务对工作记忆系统造成的负担。
correspondence list(对应列表):正在比较的两个类比例子的元素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列表——这是相互对齐策略中的一步。
cued recall(线索回忆):响应提示(如特定问题)进行回忆。
elaboration(精细加工):任何涉及扩展所呈现信息的策略——目的通常是将新信息与熟悉信息联系起来。它不一定涉及加深对材料的理解;记忆术策略可以涉及精细加工。
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精细询问):一种策略,通过问自己为什么新信息是真的,试图唤起你可能拥有的相关先验知识。
free recall(自由回忆):无提示的回忆。例如,当你被要求写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时。
Gestalt principles(格式塔原则):用于描述我们如何倾向于以特定方式感知线条和形状的某些排列的原则。
graphic organizer(图形组织器):一种适用于可以分层表达的材料的图形摘要,允许比较簇间关系。常见例子包括树形图和矩阵图。
graphic summary(图形摘要):以更直观的格式重新组织信息的摘要。例子包括图形组织器、大纲、多媒体摘要、地图。
joint interpretation strategy(联合解释策略):将两个类比例子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描述的陈述——这是相互对齐策略中的一步。
listing strategy(列举策略):一种处理文本的策略,涉及简单地列出文本中出现的每个要点。该策略与主题结构策略形成对比。
mnemonic aid(助记工具):帮助记忆的工具,如首字母缩略词、离合诗,以及通过创建视觉图像或编造故事来链接信息的技术。它们最适合本质上不具意义的信息。
multimedia summary(多媒体摘要):以综合方式结合图片和文本的图形摘要。特别适合展示科学解释。
mutual alignment(相互对齐):一种寻找类比的方法,通过比较两个部分理解的情况,寻找共同结构。这与更熟悉的策略(将不熟悉的情况与熟悉的情况进行比较,这要求你熟悉一个类似的情况)形成对比。
organizational signals(组织信号):突出文本主题结构的设备,如标题、概览和主题摘要。
outline(大纲):一种图形摘要,系统地列出概念及其下属概念和属性。
overview(概览):出现在要总结的文本之前的主题摘要。
priming(启动):指为系统运行做准备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激活相关的先验知识并适当引导注意力来为大脑学习做准备。
recall(回忆):从长期记忆中检索信息。
recognition(识别):意识到你以前见过或学过这个信息。
retrieval context(检索情境):你试图记住信息的情况。在学习情况下,例子包括考试、多项选择测试、课堂讨论、写文章或头脑风暴会议。
topic structure strategy(主题结构策略):一种处理文本的策略,涉及重新组织信息以反映段落背后假定的主题和子主题的层次组织。该策略与列举策略形成对比。
topical summary(主题摘要):文本要点的简单事实摘要,不添加任何新信息或提供新视角(例如,通过重新组织信息)。
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包括你有意识的那部分记忆;记忆的”活跃状态”。正在”放入”记忆的信息保存在工作记忆中;正在被回忆的记忆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工作记忆的容量——它一次可以保存多少信息——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支配着你理解正在阅读或听到的内容的能力、学习新单词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自己的能力等等。
这些是原始文本中提供的标题;你可能会想到更好的标题!
文本 1 = 描述
“巩固”是最近记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这是我对它含义的理解。
最初,信息被认为是以神经活动模式编码的——细胞之间相互”对话”。之后,信息以更持久的分子或结构形式编码(例如,新突触的形成)。人们曾经假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记忆就会”固定”——成为一种永久的、不变的表征。
借助新技术,现在确实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在响应初始刺激时发生的变化持续大约三到五分钟,并在五到十分钟内消失。然而,如果在一小时内对细胞进行四次刺激,突触实际上会分裂并形成新的突触,产生(可能是)永久性的变化。
新记忆会随着时间缓慢巩固的假设在100年前就已提出,并继续指导着记忆研究。在现代巩固理论中,假设新记忆最初是”不稳定的”,在经历一系列过程(例如,谷氨酸释放、蛋白质合成、神经生长和重组)之前容易受到干扰,这些过程使记忆表征逐渐变得更加稳定。这些过程通常被称为”巩固”。
然而,最近一个观点越来越得到支持:稳定的表征在重新激活时可以恢复到不稳定状态。
在某种程度上,这并不令人惊讶。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提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新信息与现有表征合并并修改它——记忆现在被视为重建性的,而不是简单地重放存储的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据称稳定的表征在重新激活后再次变得不稳定,他们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巩固”(reconsolidation),并提出巩固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每次激活表征时都会重复发生。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再巩固是替换先前稳定的表征,还是建立一个新的表征,与旧表征共存?
再巩固是创建新表征,还是修改旧表征,这与记忆在提取时的重建有何不同?换句话说,这项最新研究是在告诉我们关于巩固(编码过程的一部分)的信息,还是关于重建(提取过程的一部分)的信息?
就大脑区域而言,记忆巩固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是海马体(hippocampus)。海马体参与位置识别和情境记忆的巩固,是一个称为内侧颞叶(MTL)的区域的一部分,该区域还包括嗅周皮层、海马旁皮层和内嗅皮层。内侧颞叶的损伤通常会产生以近期获得的记忆不成比例丢失为特征的遗忘症。这被解释为记忆巩固过程的证据。
一些研究表明,海马体可能仅参与持续几年的巩固过程。另一方面,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显示出时间梯度变化可延长至20年,这表明正是该区域参与了数十年的记忆巩固。内嗅皮层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受损。
然而,有一些证据表明,海马体可能参与较旧的记忆——也许是当这些记忆特别生动时。
最近提出的一个观点表明,所有信息在到达海马体的途中都会经过内嗅皮层,该皮层处理”增量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需要重复体验的学习。“情节学习”(episodic learning)——仅在一次发生后就存储的记忆——可能主要存储在海马体中。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生动的记忆会在海马体中持续存在。情绪唤起事件的记忆往往更生动,比中性或琐碎事件的记忆持续更长时间,而且更有可能只需要一次体验。
无论海马体是否可能保留一些较旧的记忆,有证据表明一些记忆可能在海马体中保存数年,然后才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这对简单的巩固理论构成了另一个挑战。
那么这一切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什么是巩固?记忆会达到固定状态吗?
我个人的感觉是,不,记忆不会达到传说中的”一成不变”状态。记忆每次被激活时都会发生变化(这种激活不必将记忆带入你的意识觉知)。但巩固传统上(且逻辑上)是指编码过程。区分以下内容是合理且有用的:
我认为”再巩固”是一个提取过程,而不是编码过程的一部分,但当然,如果你承认提取涉及返回到活跃状态,并根据新的关联修改原始表征,那么提取和编码之间的差异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当你加上记忆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从大脑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的可能性(尽管触发因素本身可能不是时间),那么你就会打乱记忆变得稳定这一整体概念。
也许我们最好的方法是将记忆视为一系列过程,而巩固是这些过程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可能是任意的)子集。
文本2 = 序列
在冰河时代的顶峰,即公元前34,000年至30,000年之间,世界上大部分水被锁在广阔的大陆冰盖中。结果,白令海比现在的水平低数百米,一座被称为白令陆桥(Beringia)的陆桥出现在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在其顶峰时期,白令陆桥被认为约有1,500公里宽。它是一片潮湿且没有树木的冻原,覆盖着草和植物,吸引着早期人类为生存而狩猎的大型动物。
第一批到达北美洲的人几乎肯定是在不知道自己已经跨入一个新大陆的情况下这样做的。他们会像他们的祖先数千年来所做的那样,沿着西伯利亚海岸追逐猎物,然后穿越陆桥。
一旦到达阿拉斯加,这些第一批北美人还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穿过大冰川的开口,向南到达现在的美国。早期北美生活的证据不断被发现。然而,其中很少能可靠地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之前;例如,最近在阿拉斯加北部发现的一个狩猎观察点可能几乎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发现的精心制作的矛尖和物品也可能如此。
在整个北美和南美的遗址都发现了类似的文物,表明到公元前10,000年之前的某个时候,生活可能已经在西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确立了。大约在那个时候,猛犸象开始灭绝,野牛取代它成为这些早期北美人的主要食物和兽皮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由于过度狩猎还是自然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型猎物物种消失了,植物、浆果和种子成为早期美国人饮食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逐渐地,觅食和原始农业的首次尝试出现了。现在墨西哥中部的美洲原住民引领了这一进程,种植玉米、南瓜和豆类,可能早在公元前8,000年。慢慢地,这些知识向北传播。
到公元前3,000年,一种原始类型的玉米在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中被种植。然后出现了灌溉的最初迹象,到公元前300年,出现了早期村庄生活的迹象。
到公元最初几个世纪,霍霍坎人(Hohokam)居住在现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附近的定居点,在那里他们建造了球场和类似金字塔的土丘,让人想起在墨西哥发现的那些,以及运河和灌溉系统。
第一个在现在的美国建造土丘的美洲原住民群体通常被称为阿德纳人(Adenans)。他们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开始建造土制墓葬遗址和防御工事。那个时代的一些土丘呈鸟类或蛇的形状;它们可能服务于尚未完全理解的宗教目的。
阿德纳人似乎被统称为霍普韦尔人(Hopewellians)的各个群体吸收或取代。他们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中心在俄亥俄州南部被发现,那里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土丘中的数千个遗迹。霍普韦尔人被认为是伟大的贸易者,他们在数百公里的广阔地区使用和交换工具和材料。
到公元500年左右,霍普韦尔人也消失了,逐渐让位于一个广泛的部落群体,通常被称为密西西比人(Mississippians)或神庙土丘文化(Temple Mound culture)。一座城市卡霍基亚(Cahokia),位于伊利诺伊州科林斯维尔附近,被认为在12世纪初的鼎盛时期人口约为20,000人。在城市中心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土丘,顶部平坦,高30米,基座面积37公顷。附近还发现了其他80个土丘。
像卡霍基亚这样的城市依靠狩猎、觅食、贸易和农业的结合来获取食物和物资。受到南方繁荣社会的影响,它们演变成复杂的等级社会,奴役奴隶并实行人祭。
在现在的美国西南部,阿纳萨齐人(Anasazi),现代霍皮印第安人的祖先,大约在公元900年开始建造石头和土坯普韦布洛(pueblos)。这些独特而惊人的公寓式结构经常建在悬崖面上;最著名的是科罗拉多州梅萨维德的”悬崖宫殿”,拥有200多个房间。另一个遗址,新墨西哥州查科河沿岸的博尼托普韦布洛遗址,曾经包含800多个房间。
前哥伦布时期美洲原住民中也许最富裕的人生活在太平洋西北地区,那里鱼类和原材料的自然丰富使食物供应充足,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可能出现永久村庄。他们的”夸富宴”(potlatch)聚会的奢华程度仍然是奢侈和庆祝活动的标准,在早期美国历史上可能无与伦比。
因此,第一批欧洲人来到的美洲远非空旷的荒野。现在认为,当时西半球的人口与西欧相当——约4000万。关于欧洲殖民开始时居住在现今美国境内的原住民人数,估计从200万到1800万不等,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较低的数字。可以确定的是,欧洲疾病对土著居民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几乎从最初接触时就开始了。特别是天花,肆虐了整个社区,被认为是导致17世纪印第安人口急剧下降的更直接原因,而非与欧洲定居者的无数战争和小规模冲突。
当时印第安人的习俗和文化极其多样,考虑到土地的广阔和他们所适应的众多不同环境,这是可以预料的。但是,一些概括是可能的。大多数部落,特别是在树木茂密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将狩猎、采集以及玉米和其他产品的种植结合起来作为食物来源。在许多情况下,女性负责耕种和食物分配,而男性则狩猎并参与战争。
据所有记载,北美的原住民社会与土地紧密相连。对自然和元素的认同是宗教信仰的核心。他们的生活本质上以氏族为导向且具有公共性,儿童享有比当时欧洲习俗更多的自由和宽容。
尽管一些北美部落发展出一种象形文字来保存某些文本,但原住民文化主要是口头的,非常重视讲述故事和梦境。显然,各群体之间有大量贸易,并且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邻近部落保持着广泛而正式的关系——既友好也敌对。
第一批抵达北美的欧洲人——至少是有确凿证据的第一批——是从格陵兰向西航行的北欧人,埃里克·雷德在那里于985年左右建立了一个定居点。1001年,他的儿子莱夫被认为探索了现今加拿大的东北海岸,并在那里至少度过了一个冬天。
虽然北欧传奇故事表明,维京水手探索了北美的大西洋海岸,一直到巴哈马,但这些说法仍未得到证实。然而,1963年,在纽芬兰北部的兰塞奥克斯梅多斯发现了一些那个时代的北欧房屋遗迹,从而至少支持了一些传奇故事的说法。
1497年,就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寻找通往亚洲的西航路线而登陆加勒比海五年后,一位名叫约翰·卡伯特的威尼斯水手为英国国王执行任务抵达纽芬兰。虽然很快被遗忘,但卡伯特的航行后来为英国对北美的主张提供了基础。它也开辟了通往乔治浅滩丰富渔场的道路,欧洲渔民,特别是葡萄牙人,很快开始定期前往那里。
哥伦布从未见过未来美国的大陆,但对它的首次探索是从他帮助建立的西班牙领地发起的。第一次探索发生在1513年,当时胡安·庞塞·德莱昂率领的一群人在现今圣奥古斯丁市附近的佛罗里达海岸登陆。
随着1522年征服墨西哥,西班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西半球的地位。随后的发现增加了欧洲对现在被命名为美洲的地方的了解——以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命名,他撰写了一篇关于他前往”新世界”航行的广受欢迎的记述。到1529年,从拉布拉多到火地岛的大西洋海岸线的可靠地图已经绘制完成,尽管还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能完全放弃发现通往亚洲的”西北航道”的希望。
早期最重要的西班牙探险之一是埃尔南多·德索托的探险,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征服者,曾陪同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秘鲁。1539年离开哈瓦那后,德索托的探险队在佛罗里达登陆,并在美国东南部地区一直到密西西比河寻找财富。
另一位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于1540年从墨西哥出发,寻找神话中的西博拉七座城市。科罗纳多的旅行带他到了大峡谷和堪萨斯,但未能发现他的手下所寻求的黄金或财宝。然而,他的队伍确实给该地区的人民留下了一份非凡的,尽管是无意的礼物:他逃脱的马匹足以改变大平原上的生活。在几代人之内,平原印第安人成为了骑马的高手,大大扩展了他们活动的范围和规模。
当西班牙人从南方向上推进时,现今美国的北部地区正通过乔瓦尼·达·韦拉扎诺等人的旅行慢慢展现出来。这位为法国航行的佛罗伦萨人于1524年在北卡罗来纳登陆,然后沿大西洋海岸向北航行,经过现在的纽约港。
十年后,法国人雅克·卡蒂埃起航,希望——像在他之前的其他欧洲人一样——找到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卡蒂埃沿圣劳伦斯河的探险为法国对北美的主张奠定了基础,这一主张一直持续到1763年。
在1540年代第一个魁北克殖民地崩溃后,法国胡格诺派在二十年后试图在佛罗里达北部海岸定居。西班牙人将法国人视为对其沿墨西哥湾流贸易路线的威胁,于1565年摧毁了该殖民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军队的领导者佩德罗·梅嫩德斯很快就在不远处建立了一个城镇——圣奥古斯丁。这是后来成为美国的地区中第一个永久性的欧洲定居点。
文本3 = 问题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什么是臭氧和什么是紫外线辐射。然后我们将探讨臭氧与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里,臭氧发挥着其保护地表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关键作用。通过屏蔽来自太阳的具有基因破坏性的紫外线辐射,臭氧保护着地球表面的生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臭氧具有了巨大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如此广泛研究它的原因。
我们大气中约90%的臭氧包含在平流层中,这个区域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到50公里(32,000到164,000英尺)。10%的臭氧包含在对流层中,这是我们大气的最低部分,所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从地面仪器、气球搭载仪器和太空运行仪器获取的测量数据显示,臭氧浓度在约15到30公里之间最高。
尽管臭氧浓度非常小,通常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只有几个O₃分子,但这些臭氧分子对生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吸收来自太阳的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根据辐射的波长,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紫外线(UV)辐射。它们被称为UV-a、UV-b和UV-c。UV-c(红色)在约35公里高度完全被臭氧屏蔽,而大部分UV-a(蓝色)到达地表,但它的基因破坏性不那么强,所以我们不太担心它。正是UV-b(绿色)辐射会导致晒伤,如果长时间暴露,还会造成基因损伤,导致皮肤癌等疾病。臭氧屏蔽了大部分UV-b,但仍有一些到达地表。如果臭氧层减少,更多的UV-b辐射将到达地表,对生物造成更严重的基因损伤。
因为我们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包含在平流层中,所以我们将这个区域称为平流层臭氧层。与有益的平流层臭氧相反,对流层臭氧是在烟雾中高浓度发现的污染物。尽管它也吸收UV辐射,但高水平吸入是不健康的,甚至有毒。臭氧的高反应性会对植物和动物的活体组织造成损害。这种由严重对流层臭氧污染造成的损害通常表现为眼睛和肺部刺激。对流层臭氧主要在白天的污染地区(如城市地区)产生。政府正在做出重大努力来监管导致这种有害污染的气体和排放,烟雾警报在污染的城市地区是经常发生的事。
要理解平流层臭氧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了解太阳的输出以及它如何影响生命系统。太阳在许多不同的波长上产生辐射。这些是所谓的电磁(EM)光谱的一部分。电磁辐射包括从无线电波(非常长的波长)到X射线和伽马射线(非常小的波长)的所有内容。电磁辐射按波长分类,波长是衡量辐射能量的指标。一小块或一”包”辐射(我们称之为光子)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
人眼可以检测到光谱中从约400纳米(nanometers,十亿分之一米)到约700纳米区域的波长。毫不奇怪,这被称为光谱的可见光区域。所有光的颜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都在一个小波长带内。无线电波的波长以米为单位,而可见光波的波长以十亿分之一米为单位。这样一个微小的单位被称为纳米(1纳米= 10⁻⁹米)。在可见”颜色”光谱的一端是红光。红光的波长约为630纳米。在颜色光谱的另一端附近是蓝光,在最另一端是紫光。蓝光的波长约为430纳米。紫光的波长约为410纳米。因此,由于波长较短,蓝光比红光更有能量,但它的能量不如波长更短的紫光。波长短于紫光的辐射称为紫外线辐射。
太阳产生的辐射主要在电磁光谱的可见光部分。然而,太阳也在光谱的紫外线(UV)部分产生辐射。UV波长范围从1到400纳米。我们关注紫外线辐射是因为这些射线的能量足以破坏DNA分子(我们遗传编码的分子载体)的键,从而损伤细胞。虽然大多数植物和动物能够修复或销毁受损细胞,但偶尔,这些受损的DNA分子没有被修复,并可能复制,导致危险的皮肤癌形式(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太阳通量(Solar flux)指的是垂直落在每平方厘米表面上的太阳能量,单位是瓦特每平方厘米每纳米。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对紫外线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大气层较低的高度,辐射强度会降低。此外,虽然波长较短的单个光子能量更大,但短波长的光子数量较少,因此太阳在短波长处的总能量输出较少。由于臭氧的存在,太阳紫外线几乎不可能穿透到地球表面。对于波长为290纳米的辐射,地球表面的强度比大气层顶部弱3.5亿倍。如果我们的眼睛检测到的是小于290纳米的光而不是可见光范围内的光,那么由于臭氧的吸收,世界将会非常黑暗!
为了理解这种紫外线辐射屏蔽有多重要,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称为作用光谱(action spectrum)的辐射损伤特性。作用光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用于测量辐射在一系列波长范围内产生特定生物反应的相对有效性。这种反应可能是红斑(晒伤)、植物生长变化或分子DNA的变化。幸运的是,在DNA容易受损的地方(即概率较高的地方),臭氧会强烈吸收紫外线。在臭氧吸收较弱的较长波长处,DNA损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臭氧减少10%,破坏DNA的紫外线量将增加约22%。考虑到DNA损伤可能导致皮肤癌等疾病,显然臭氧对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吸收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大部分紫外线辐射被臭氧吸收,但仍有一些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通常,我们将紫外线辐射分为三个部分:UV-a(320-400纳米)、UV-b(280-320纳米)和UV-c(200-280纳米)。商业制造商已经开发出防晒霜来保护人类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这些防晒霜的标签通常注明它们可以屏蔽UV-a和UV-b。为什么不也屏蔽UV-c辐射呢?当UV-c在平流层中层遇到臭氧时,它会被迅速吸收,因此没有UV-c到达地球表面。UV-b被部分吸收,而UV-a几乎不被臭氧吸收。臭氧在吸收极其有害的UV-c方面非常有效,因此防晒霜制造商不需要担心UV-c。制造商只需要消除皮肤对有害的UV-b和危害较小的UV-a辐射的吸收。
臭氧对紫外线辐射的屏蔽取决于其他因素,如一天中的时间和季节。太阳在天空中的角度对紫外线辐射有很大影响。当太阳正好在头顶时,紫外线辐射直接穿过我们的大气层,只被头顶上的臭氧吸收。当太阳在黎明和黄昏时刚好在地平线以上时,紫外线辐射必须以一定角度穿过大气层。由于紫外线在大气层中经过的距离更长,它会遇到更多的臭氧分子,因此吸收更多,结果到达表面的紫外线辐射更少。
主要观点:血液在体内的流动虽然是连续的,但它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功能。
文本结构:分类。
你的总结应包含以下重要观点:
你应该想出几个图形组织器来涵盖这些材料。以下是两个可能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例子:
这个练习没有对错答案。但按时间顺序的时间轴,或一种定向线性网络,可能是最合适的。
什么构成锚点是完全个人化的,这取决于你的先验知识和对你个人有意义的内容。但以下是一些可能性:
静脉和动脉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联合解释:堡垒(肿瘤)可以通过让小股士兵(低强度射线)向它汇聚来攻占(摧毁)。
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想到的”为什么?“问题:
一个简单/复杂的文本(我指的是复杂文本中较简单的那种)
一个简单文本
一个复杂文本
一个简单文本
一个复杂/困难的文本(复杂文本中较困难的那种)
Hartley,J. 1983
Bretzing & Kulhavy 1979
Kiewra & Benton 1988
Linderholm & van der Broek 2002
Kane & Engle 2003;Kane等 2004
Ashcraft & Kirk 2001:数学焦虑程度高的人工作记忆广度较小,可能是因为中央执行过程受到干扰。
Carlson, Chandler & Sweller 2003;Ashcraft & Kirk 2001
Wallace 1965;Cashen & Leicht 1970;Crouse & Idstein 1972
Hershberger & Terry 1965
Crouse & Idstein 1972
Rickards & August 1975
Brooks等 1983
Brooks等 1983;Dee-Lucas & DiVesta 1980
Hartley等 1980
Lorch & Lorch 1995
Loman & Mayer 1983;Lorch等 1993;Lorch & Lorch 1996b;Mayer, Dyck & Cook 1984;Meyer, Brandt & Bluth 1980;Meyer & Rice 1982;Meyer等 1998
Lorch等 2001;Lorch & Lorch 1996a;Lorch等 1993;Mayer等 1984;Loman & Mayer 1983
Lorch & Lorch 1995
Meyer等 1980;Marshall & Glock 1978-9
Kardash & Noel 2000
Wilhite, S.C. 1989. 标题作为记忆促进器:先前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杂志》,81,115-7。
Lorch等 1985
McLaughlin-Cook 1981;Frase 1969;Lorch等 1985
Barnes & Clawson 1974;Kloster & Winne 1989
Glover, Bullock & Dietzer 1990
Day 1980;Garner & McCaleb 1985;Hill 1991
Brown 1981
Brown和Day 1983
Thiede & Anderson 2003
Robinson & Kiewra 1995
Bera & Robinson 2004
Robinson & Molina 2002
Kiewra等 1991;Benton等 1993
Dennison & Kiewra 1993
Bera & Robinson 2004
Bera & Robinson 2004
Horton & Lovitt 1989
Mayer等 1996
Abel & Kulhavy 1986;Kulhavy等 1992;Kulhavy等 1993a;Schwartz & Kulhavy 1981
Verdi & Kulhavy 2002
Reynolds 1966, 1968
Kulhavy等 1994
Verdi等 1997
Dean & Kulhavy 1981
Doran 1993
Kulhavy等 1983
Winn & Sutherland 1989
Robinson & Molina 2002
Horn 1998
Horn 1989
发现绘图增强文本记忆的研究:Alesandrini 1981;Dean & Kulhavy 1981;Rasco Tennyson & Boutwell 1975;Snowman & Cunningham 1975。发现无影响的研究:Tirre, Manelis & Leicht 1979,以及Peeck 1980
Marks 1983
McKay 1999
Kozhevnikov, Hegarty & Mayer 2002
Mayer & Massa 2003
Van Meter 2001
Van Meter等 2006;Scevak & Moore 1990;Tabachneck-Schiif & Simon 1998
Gentner, 1983;Gentner & Medina 1998;Markman & Gentner 1993
Loewenstein等 1999
Catrambone & Holyoak 1989
Kurtz, Mao & Gentner 2001
Gentner & Markman 1994
Jameson & Gentner 2003
Holyoak & Thagard 1995;Kolodner 1993, 1997;Nersessian 1992;Reed 1987;Reeves & Weisberg 1994;Ross 1984, 1986;Thagard 1992
Perfetto, Bransford, & Franks 1983;Ross 1989;Weisberg, DiCamillo, & Phillips 1978
Gick & Holyoak 1980
Gentner, Rattermann, & Forbus 1993;Holyoak & Koh 1987;Ross 1989
Gentner, Loewenstein, & Thompson 2004
Kurtz, Mao & Gentner 2001
Kurtz, Mao & Gentner 2001
Gentner, Loewenstein & Thompson 2004
McDaniel & Donnelly 1996
Gick & Holyoak 1980
Pressley等 1992
Martin, V.L. & Pressley, M. 1991
例如,Woloshyn等 1990;Pressley等 1988
Marschark等 1987
Willoughby, Wood & Khan 1994
Martin & Pressley 1991
McNamara 2004
O’Reilly, Symons & MacLatchy-Gaudet 1998
Ausubel 1968
Heinze-Fry 2004: 学生对概念图(concept maps)的担忧包括创建图表所需的时间、某些图表的”意大利面式混乱”,以及概念过多的图表带来的视觉过载。
Farrand, Hussain & Hennessy 2002
Kobayashi 2005
Locke 1977
Locke 1977
Bransford 1979; Bransford et al 1989
Peverly et al. 2003; Peper & Mayer 1986
Allen, Lerner & Hinrichsen 1972; Beer & Beer 1992; Gortner Lahmers & Zulauf 2000; Hinrichsen 1972; Michaels & Miethe 1989; Schuman, Walsh, Olson & Etheridge 1985; Wagstaff & Mahmoudi 1976
Plant et al 2005
Ericsson 1996; Ericsson et al 1993
Plant et al 2005
Lawless & Kulikowich 2006
Biggs & Moore 1993
Riding & Rayner 1998
Riding et al. 2003
Lovelace 2005
Dunn & Dunn 1998, p3
Honigsfeld & Dunn 2003
Bråten & Samuelsten 2004
Abel, R.R. & Kulhavy, R.W. 1986. Maps, mode of text presentation, and children’s prose learn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 263-74.
Alesandrini, K.L. 1981. Pictorial-verbal and analytic-holistic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cie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358-68.
Allen, G.J., Lerner, W.M. & Hinrichsen, J.J. 1972. Study behavi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test anxie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30, 407-410.
Anderson, K.C. & Leinhardt, G. 2002. Maps as representations: Expert novice comparison of projection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0(3), 283-321.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ine, D. 1986. Memory an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Barnes, B.R. & Clawson, E.V. 1974. Do advance organizers facilitate learn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32 stud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637-59.
Barnett, J.E., DiVesta, F.J. & Rogozinski, J.T. 1981. What is learned in note ta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181-192.
Beer, J. & Beer, J. 1992. Classroom and home study times and grades while at college using a single-subject design. Psychological Reports, 71, 233-234.
Benton, S.L., Kiewra, K.A., Whitfill, J.M. & Dennison, R. 1993. Encoding and external storage effects on writ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5, 267-80.
Bera, S.J. & Robinson, D.H. 2004. Explor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delay hypothesis with adjunct display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2), 381-388.
Biggs, J.B. & Moore, P.J. 1993.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3rd ed. Sydney: Prentice-Hall.
Bransford, J.D. 1979. Human cognition: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ing.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Bransford, J.D., Vye, N., Adams, L. & Perfetto, G. 1989. Learning skill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In A. Lesgold & R. Glaser (Eds.), Foundations for a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pp. 199-24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råten, I. & Samuelsten, M.S. 2004. Does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purpose on reports of strategic text processing depend on students’ topic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2), 324-336.
Bretzing, B.H. & Kulhavy, R.W. 1979. note-taking and depth of process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 145-153.
Brooks, L.W., Dansereau, D.F., Spurlin, J.E. & Holley, C.D. 1983. Effects of headings on text process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5, 292-302.
Brown, A.L. & Day, J.D. 1983. Macrorules for summarizing texts: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22, 1-14.
Brown, A.L. 1981. Metacogn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ective attention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from texts. In M.L. Kamil (ed.), Direction in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Washington: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Buzan, T. 1974. Use your head.. London: BBC.
Buzan, T. 1993. The mind map book. London: BBC.
Carlson, R., Chandler, P. & Sweller, J. 2003.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science instructional materi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3), 629-640.
Cashen, V.M. & Leicht, K.L. 1970. Role of the isolation effect in a formal educational sett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1, 484-486.
Catrambone, R. & Holyoak, K.J. 1989. Overcoming contextual limitations on problemsolving transf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15, 1147-1156.
Christensen, C.M. & Stordahl, K.E. 1955.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 aids on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6, 65-74.
Crouse, J.H. & Idstein, P. 1972. Effects of encoding cues on pros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3, 309-313.
Cummins, D.D. 1992. Role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the induction of problem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18, 1103-1124.
Day, J.D. 1980. Teaching summarization skills: A comparison of training method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Dean, R.S. & Kulhavy, R.W. 1981.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pros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57-64.
Dee-Lucas, D. & DiVesta, F.J. 1980. Learner-generated organizational aids: Effects of learning from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304-11.
Dennison, R.S., & Kiewra, K.A. 1993. Studying text supplements: Attention focusing and internal connection effe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Atlanta, Georgia.
Doran, J.M. 1993. 地图与文本:高中生表现出的能力和图表局限性。硕士论文。坦佩,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出版社,引自 Verdi 等人 2001
Dornisch, M.M. & Sperling, R.A. 2006. 促进技术增强文本的学习:提示性详细询问的效果。教育研究杂志,99(3),156-165。
Dunn, R. & Dunn, K. 1998. 成人员工发展个性化的实用方法。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Praeger。
Ericsson, K.A. 1996. 专家表现的习得:一些议题的介绍。见 K. Anders Ericsson (编),通往卓越之路:艺术与科学、体育与游戏中专家表现的习得。新泽西州马赫沃:Lawrence Erlbaum。
Ericsson, K.A., Krampe, R.T. & Tesch-Romer, C. 1993. 刻意练习在专家表现习得中的作用。心理学评论,100,363-406。
Farrand, P., Hussain, F. & Hennessy, E. 2002. “思维导图”学习技巧的有效性。医学教育,36 (5),426-431。
Ferry, B., Hedberg, J. & Harper, B. 1997. 职前教师如何使用概念图组织课程内容知识?发表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计算机学习协会 (ASCILITE) 年会,1997年12月7-10日,澳大利亚珀斯。http://www.ascilite.org.au/conferences/perth97/papers/Ferry/Ferry.html
Frase, L.T. 1969. 书面材料的段落组织:概念聚类对回忆水平和组织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60(5),394-401。
Friend, R. 2001. 策略指导对大学生摘要写作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26,3-24。
Garner, R & McCaleb, J.L. 1985. 文本操作对书面摘要质量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10,139-149。
Gentner, D. & Kurtz, K.J. 2006. 关系、对象与类比的组成。认知科学,30,609-642。
Gentner, D. & Markman, A.B. 1994. 比较中的结构对齐:没有相似性就没有差异。心理科学,5,152-158。
Gentner, D. & Medina, J. 1998. 相似性与规则的发展。认知,65,263-297。
Gentner, D. 1983. 结构映射:类比的理论框架。认知科学,7,155-170。
Gentner, D., Loewenstein, J. & Thompson, L. 2004. 类比编码:促进知识转移与整合。第二十六届认知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Gentner, D., Rattermann, M. J., & Forbus, K. D. 1993. 相似性在迁移中的作用:将检索与推理合理性分离。认知心理学,25,524-575。
Gick, M.L. & Holyoak, K.J. 1980. 类比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12,306-355。
Gick, M.L. & Holyoak, K.J. 1983. 图式归纳与类比迁移。认知心理学,15,1-38。
Glover, J.A., Bullock, R.G. & Dietzer, M.L. 1990. 先行组织者:延迟假说。教育心理学杂志,82,291-7。
Gortner Lahmers, A. & Zulauf, C.R. 2000. 与大学生学习时间使用和学业成绩相关的因素:递归方法。大学生发展杂志,41,544-556。
Griffin, M.M. & Robinson, D.H. 2000. 模仿性和空间性在文本回忆中的作用。当代教育心理学,25,125-49。
Hartley, J. 1983. 笔记研究:重置记分牌。英国心理学会公报,36,13-14。
Hartley, J., Kenely, J., Owen, G. & Trueman, M. 1980. 标题对儿童散文文本回忆的影响。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5,304-7。
Heinze-Fry, J. 2004. 概念图在本科通识教育科学课程中的应用。见 Cañas, A.J., Novak, J.D. & González, F.M. (编)。概念图:理论、方法与技术。首届概念图国际会议论文集,2004年,西班牙潘普洛纳。
Hershberger, W.A. & Terry, D.F. 1965. 常规和程序化文本中的排版提示。应用心理学杂志,49,55-60。
Hill, M. 1991. 写摘要促进跨课程的思考和学习——但为什么它们如此难写?阅读杂志,34,536-539。
Hinrichsen, J.J. 1972. 从估计的学习行为预测平均成绩。心理学报告,31,974。
Holyoak, K.J. & Koh, K. 1987. 类比迁移中的表面和结构相似性。记忆与认知,15,332-340。
Holyoak, K.J. & Thagard, P. 1995. 心智飞跃:创造性思维中的类比。马萨诸塞州剑桥:MIT出版社。
Honigsfeld, A. & Dunn, R. 2003. 不同国家高中男女学习风格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教育研究杂志,96 (4),195-205。
Horn, Robert E. 1989. 超文本映射。列克星敦研究所。
Horn, Robert E. 1998. 视觉语言。华盛顿州班布里奇岛:MacroVU公司。
Horton, S.V. & Lovitt, T.C. 1989. 为学业残障和普通中学生构建和实施图形组织者。学业治疗,24(5),625-640。
Hyona, J. 1995. 重复阅读期间主题转换效应的眼动分析。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与认知,21,1365-73。
Jameson, J. & Gentner, D. 2003. 平凡的比较可以促进关系理解。见 R. Alterman & D. Kirsh (编),第二十五届认知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第611-615页)。新泽西州马赫沃:Erlbaum。
Kane, M.J. & Engle, R.W. 2003. 工作记忆容量与注意力控制:目标忽视、反应竞争和任务定势对Stroop干扰的贡献。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132 (1),47-70。
Kane, M.J., Hambrick, D.Z., Tuholski, S.W., Wilhelm, O., Payne, T.W. & Engle, R.W. 2004. 工作记忆容量的普遍性:语言和视觉空间记忆广度及推理的潜变量方法。实验心理学杂志:综合版,133(2),189-217。
Kardash, C.M. & Noel, L.K. 2000. 组织信号、认知需求和语言能力如何影响文本回忆和识别。当代教育心理学,25,317-331。
Kiewra, K.A. & Benton, S.L. 1988. 信息处理能力与笔记记录之间的关系。当代教育心理学,13,33-44。
Kiewra, K.A., Dubois, N.F., Christian, D., McShane, A., Meyerhoffer, M. & Roskelley, D. 1991. 笔记记录的功能和技巧。教育心理学杂志,83,240-5。
Kloster, A.M. & Winne, P.H. 1989. 不同类型组织者对学生文本学习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81,9-15。
Kobayashi, K. 2005. 什么限制了笔记记录的编码效应?元分析检验。当代教育心理学,30(2),242-262。
Kolodner, J. 1993. 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加州圣马特奥:Morgan Kaufmann出版社。
Kolodner, J.L. 1997. 类比的教育意义:基于案例的推理视角。美国心理学家,52,57-66。
Kotovsky, L. & Gentner, D. 1996. 关系相似性发展中的比较和分类。儿童发展,67,2797-2822。
Kozhevnikov, M., Hegarty, M. & Mayer, R.E. 2002. 修订视觉型-言语型维度:两种视觉型学习者的证据。认知与教学,20(1),77。
Kulhavy, R.W., Schwartz, N.H. & Shaha, S.H. 1983. 地图的空间表征。美国心理学杂志,96,337-51。
Kulhavy, R.W., Stock, W.A. & Caterino, L.C. 1994. 参考地图作为记忆文本的框架。见Schnotz, W. & Kulhavy, R.W.(主编)。图形理解。阿姆斯特丹:北荷兰,Elsevier Science B.V.出版社。(心理学进展108),第153-162页。
Kulhavy, R.W., Stock, W.A., Peterson, S.E., Pridemore, D.R. & Klein, J.D. 1992. 使用地图检索文本:联合保持测试。当代教育心理学,17,56-70。
Kulhavy, R.W., Stock, W.A., Verdi, M.P., Rittschof, K.A. & Savenye, W. 1993. 为什么地图能改善文本记忆:结构信息对工作记忆操作的影响。欧洲认知心理学杂志,5,375-92。
Kurtz, K.J., Mao, C-H. & Gentner, D. 2001. 通过类比引导学习。学习科学杂志,10(4),417-446。
Lawless, K.A. & Kulikowich, J.M. 2006. 领域知识和个人兴趣:学术水平和统计学及心理学专业化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31,30-43。
Linderholm, T. & van der Broek, P. 2002. 阅读目的和工作记忆容量对说明文处理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94(4),778-784。
Locke, E.A. 1977. 大学生课堂笔记记录的实证研究。教育研究杂志,77,93-99。
Loewenstein, J., Thompson, L. & Gentner, D. 1999. 类比编码促进谈判中的知识迁移。心理ономic公报与评论,6,586-597。
Loman, N.L. & Mayer, R.E. 1983. 提高说明文可理解性的信号技巧。教育心理学杂志,75,402-12。
Lorch, R.F. Jr. & Lorch, E.P. 1995. 组织信号对文本处理策略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87,537-44。
Lorch, R.F. Jr. & Lorch, E.P. 1996a. 标题对文本回忆和总结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21,261-78。
Lorch, R.F. Jr. & Lorch, E.P. 1996b. 组织信号对说明文自由回忆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88,38-48。
Lorch, R.F. Jr., Lorch, E.P. & Matthews, P.D. 1985. 文本主题结构的在线处理。记忆与语言杂志,24,350-62。
Lorch, R.F. Jr., Lorch, E.P. & Mogan, A.M. 1987. 任务效应和个体差异在文本主题结构在线处理中的作用。话语过程,10,63-80。
Lorch, R.F. Jr., Lorch, E.P., Ritchey, K., McGovern, L. & Coleman, D. 2001. 标题对文本总结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26,171-91。
Lorch, R.F., Lorch, E.P. & Inman, W.E. 1993. 标示主题结构对文本回忆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85,281-90。
Lovelace, M.K. 2005. 基于Dunn和Dunn模型的实验研究元分析。教育研究杂志,98(3),176-183。
Markman, A.B. & Gentner, D. 1993. 相似性比较中的结构对齐。认知心理学,25,431-467。
Marks, D.F. 1983. 心理意象与意识:理论综述。见A.A. Sheikh(主编),意象。(第96-130页)。纽约:Wiley出版社。
Marschark, M., Richman, C.L., Yuille, J.C. & Hunt, R.R. 1987. 意象在记忆中的作用:关于共享信息和独特信息。心理学公报,102,28-41。
Marshall, N. & Glock, M.D. 1978-9. 连贯话语的理解:文本结构与信息回忆之间关系的研究。阅读研究季刊,14,10-56。
Martin, V.L. & Pressley, M. 1991. 精细询问效应取决于问题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杂志,83,113-119。
Mayer, R.E. & Gallini, J. 1990. 什么时候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教育心理学杂志,83,715-726。
Mayer, R.E. & Massa, L.J. 2003. 视觉型和言语型学习者的三个方面: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和学习偏好。教育心理学杂志,95(4),833-846。
Mayer, R.E. & Moreno, R. 1998. 多媒体学习中的分离注意效应:工作记忆中双重处理系统的证据。教育心理学杂志,90,312-320。
Mayer, R.E. & Sims, V.K. 1994. 一图胜千言适用于谁?多媒体学习双重编码理论的扩展。教育心理学杂志,86,389-401。
Mayer, R.E. 2001. 多媒体学习。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Mayer, R.E., Bove, W., Bryman, A., Mars, R. & Tapangco, L. 1996. 少即是多:从科学教科书课程的视觉和语言摘要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杂志,88,64-73。
Mayer, R.E., Dyck, J.L. & Cook, L.K. 1984. 帮助读者从科学文本构建心智模型的技术:定义预训练和信号提示。教育心理学杂志,76,1089-1105。
McDaniel, M.A. & Donnelly, C.M. 1996. 使用类比和精细询问进行学习。教育心理学杂志,88(3),508-519。
McKay, E. 1999. 对图形增强的文本教学材料的研究。教育心理学,19,323-35。
McLaughlin-Cook. N. 1981. 摘要:进一步的问题和数据。教育评论,33 (3),215-222。
McNamara, D.S. 2004. SERT:自我解释阅读训练。话语过程,38,1-30。
Meyer, B.J.F. & Rice, E. 1982. 读者策略与文本组织的交互作用。文本,2,155-92。
Meyer, B.J.F., Brandt, D.M. & Bluth, G.J. 1980. 文本中顶层结构的使用:九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关键。阅读研究季刊,1,101。
Meyer, B.J.F., Talbot, A., Stubblefield, R.A. & Poon, L.W. 1998. 年轻和年长读者的兴趣和策略与文本特征的差异性交互。教育老年学,24,747-71。
Michaels, J.W. & Miethe, T.D. 1989. 学业努力与大学成绩。社会力量,68,309-319。
Moreno, R. & Mayer, R.E. 1999.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原则:模态和接近性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杂志,91,358-368。
Mousavi, S., Low, R. & Sweller, J. 1995. 通过混合听觉和视觉呈现模式降低认知负荷。教育心理学杂志,87,319-334。
Nersessian, N.J. 1992. 科学家如何思考?捕捉科学中概念变化的动态。见 R. N. Giere & H. Feigl(编),科学的认知模型: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第 3-44页)。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
Novak, J.D. & Cañas, A.J. 2006. 概念图的基础理论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报告 IHMC CmapTools 2006-01。彭萨科拉,佛罗里达州:佛罗里达人类与机器认知研究所。http://cmap.ihmc.us/Publications/ResearchPapers/TheoryCmaps/TheoryUnderlyingConceptMaps.htm
O’Reilly, T., Symons, S. & MacLatchy-Gaudet, H. 1998. 自我解释与精细询问的比较。当代教育心理学,23(4),434-445。
Osman, M.E. & Hannafin, M.J. 1994. 预先提问和先前知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教育研究杂志,88(1),5-13。
Peck, K.L. & Hannafin, M.J. 1983. 笔记预训练和笔记记录对听觉教学保持的影响。教育研究杂志,77(2),100-107。
Peeck, J. 1980. 实验者提供的和学习者生成的图片在文本学习中的作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论文,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Peeck, J. 1987. 插图在处理和记忆图解文本中的作用。见 D.M. Willows & H.A. Houghton(编),插图心理学(第 145页)。纽约:施普林格出版社。
Peper, R.J. & Mayer, R.E. 1986. 科学讲座期间记笔记的生成效应。教育心理学杂志,78,34-38。
Perfetto, G.A., Bransford, J.D. & Franks, J.J. 1983. 问题解决情境中访问的约束。记忆与认知,11,24-31。
Peverly, S.T., Brobst, K.E., Graham, M. & Shaw, R. 2003. 大学生不擅长自我调节:关于自我调节、笔记记录和考试之间关系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杂志,95(2),335-346。
Plant, E.A., Ericsson, K.A., Hill, L. & Asberg, K. 2005. 为什么学习时间不能预测大学生的平均成绩:刻意练习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30,96-116。
Pressley, M., Symons, S., McDaniel, M.A. & Snyder, B.L. 1988. 精细询问促进混淆事实的习得。教育心理学杂志,80(3),268-278。
Pressley, M., Wood, E., Woloshyn, V. E., Martin, V., King, A., & Menke, D. 1992. 鼓励有意识地使用先前知识:尝试构建解释性答案促进学习。教育心理学家,27 (1),91-109。
Rasco, R.W., Tennyson, R.D. & Boutwell, R.C. 1975. 在散文学习中的意象指令和绘图。教育心理学杂志,67,188-192。
Reed, S.K. 1987. 文字问题的结构映射模型。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与认知,13,124-139。
Reeves, L.M. & Weisberg, R.W. 1994. 内容和抽象信息在类比迁移中的作用。心理学公报,3,381-400。
Reynolds, J.H. 1966. 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迁移。教育心理学杂志,57,382-388。
Reynolds, J.H. 1968. 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迁移:II. 整合与部分整合的语言-知觉结构预熟悉化后的迁移效应。教育心理学杂志,59,133-138。
Rickards, J.P. & August, G.J. 1975. Generative underlining strategies in prose recal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7, 860-865.
Riding, R.J. & Rayner, S. 1998.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London: David Fulton.
Riding, R.J., Grimley, M., Dahraei, H. & Banner, G. 2003. Cognitive style, working memory and learning behavior and attainment in school subjec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149-169.
Robin, A., Foxx, R.M., Martello, J. & Archable, C. 1977. Teaching note-taking skills to underachiev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1, 81-85.
Robinson, D.H. & Kiewra, K.A. 1995. Visual argument: Graphic organizers are superior to outlines in improving learning from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7, 455-67.
Robinson, D.H. & Molina, E. 2002. The relative involvement of visual and auditory working memory when studying adjunct display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7, 118-131.
Ross, B.H. 1984. Remindings and their effects in learning a cognitive skill. Cognitive Psychology, 16, 371-416.
Ross, B.H. 1986. Remindings in learning. In S. Vosniadou & A. Ortony (Eds.), Similarity, analogy and thought (pp. 438-46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s, B.H. 1989. Distinguishing types of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ccess and use of earlier exampl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5, 456-468.
Sanchez, R.P., Lorch, E.P. & Lorch, R.F. Jr. 2001. Effect of headings on text processing strategi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418-28.
Scevak, J.J. & Moore, P.J. 1990. Effective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 Reading, 24(1), 28-36.
Schuman, H., Walsh, E., Olson, C. & Etheridge, B. 1985. Effort and reward: the assumption that college grades are affected by quantity of study. Social Forces, 63, 945-966.
Schwartz, D.L. & Bransford, J.D. 1998. A time for telling. Cognition & Instruction, 16, 475-522.
Schwartz, N.H. & Kulhavy, R.W. 1981. Map features and recall of discours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2), 222-239.
Schwartz, NH, Ellsworth, LS, Graham L & Knight, B. 1998. Accessing Prior Knowledge to Remember Text: A Comparison of Advance Organizers and Map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3, 65-89.
Snowman, J. & Cunningham, D.J. 1975. A comparison of pictorial and written adjuncts in learning from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7, 307-11.
Spyridakis, J.H. & Standahl, T.C. 1986. Headings, previews, logical connectives: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16, 354.
Tabachneck-Schiif, H.J.M. & Simon, H.A. 1998. One person,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An analysis of a simple, realistic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task. In M.W. van Someren, P. Reimann, H.P.A. Boshuizen & Te de Jong (eds.), Learning with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pp. 197-236). Kudlington,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Thagard, P. 1992. Analogy, explanation,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 537-544.
Thiede, K.W. & Anderson, M.C.M. 2003. Summarizing can improve metacomprehension accuracy.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8 (2), 129-160.
Thomas, G.S. 1978. Use of student notes and lecture summaries as study guides for recall.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1, 316-319.
Tindall-Ford, S., Chandler, P. & Sweller, J. 1997. When two sensory modes are better than on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3, 257-287.
Tirre, W.C., Manelis, L. & Leicht, K.L. 1979. The effects of imaginal and verbal strategies on prose comprehension by adults.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11, 99-106.
Van Meter, P. 2001. Drawing Construction as a Strategy for Learning from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 (1), 129-140.
Van Meter, P., Aleksic, M., Schwartz, A. & Garner, J. 2006. Learner-generated drawing as a strategy for learning from content area tex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1, 142-166.
Verdi, M.P., Johnson, J.T., Stock, W.A., Kulhavy, R.W. & Ahern, P. 1997. Organized spatial display and texts: Effects of presentation order and display type on learning outcom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64(4), 303-317.
Verdi, M. P., & Kulhavy, R. W. (2002). Learning With Maps and Texts :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4(1), 27-46.
Verdi, M.P., Stamm, J., Johnson, J.T. & Jamison, M. 2001. Map edges: Focal points for facilitating text recall.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211-26.
Wagstaff, R. & Mahmoudi, D. 1976. Relation of study behaviors and employment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38, 380-382.
Wallace, W.P. 1965.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tatus of the von Restorff Phenomen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 410-24.
Weisberg, R., DiCamillo, M. & Phillips, D. 1978. Transferring old associations to new situations: A nonautomatic proces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17, , 228.
Wilhite, S.C. 1989. Headings as memory facilitators: The importance of prior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 115-7.
Willoughby, E., Wood, E., McDermott, C. & McLaren, J. 2000. Enhancing learning through strategy instruction and group interaction: is active generation of elaborations critical?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14(1), 19-30.
Willoughby, T., Desmarais, S., Wood, E., Sims, S. & Kalra, M. 1997. Mechanisms that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labor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 682-685.
Willoughby, T., Wood, E. & Khan, M. 1994. Isolating variables that impact on or detract from the effectiveness of elabor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 279-89.
Winn, B. 1987. Charts, graphs, and diagrams in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D.M. Willows & H.A. Houghton (eds.), The psychology of illustration, Vol 1: Basic research. SpringerVerlag (pp152-198).
Winn, W.D. & Sutherland, S.W. 1989. 影响地图和图表中元素回忆的因素以及编码策略。教育心理学杂志, 81(1), 33-39。
Woloshyn, V.E., Paivio, A. & Pressley, M. 1994. 使用精细询问帮助学生获取与先前知识一致和不一致的信息。教育心理学杂志, 86, 79-89。
Woloshyn, V.E., Pressley, M.& Schneider, W. 1992. 精细询问和先前知识对事实学习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杂志, 84(1), 115-124。
Woloshyn, V.E., Willoughby, T., Wood, E. & Pressley, M. 1990. 精细询问促进成人对事实性段落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杂志, 82(3), 513-524。
Zimmer, H.D. 2004. 基于物理地图片段视图构建心理地图。教育心理学杂志, 96(3), 603-610。
Fiona McPherson拥有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非虚构类书籍通常涉及记忆和学习。她的第一本书《记忆密钥》(The Memory Key)由Tandem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随后在美国由Career出版社出版,在德国由mvg Verlag出版。后来修订版由英国兰登书屋以《完美记忆训练》(Perfect Memory Training)出版,并已被翻译成法语。自2000年以来,她一直维护着一个网站(www.mempowered.com),致力于提供有关记忆及其改进方法的信息。McPherson博士还出版了几本关于特定记忆和学习主题的书籍。
作为F.M. McPherson,Fiona McPherson也写小说。您可以在她的网站www.fmmcpherson.com了解更多关于她的小说作品。
仅仅”努力”是不够的!要成为一名有效的学生,你需要”巧妙”地学习。成为一名成功的学生,更多的是关于成为有效策略的聪明使用者,而不是关于”聪明”本身。在《有效笔记和学习记忆法》中,McPherson博士向读者展示了许多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的策略。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将这些信息长期巩固到大脑中,仅凭这些策略本身只能让你走到一定程度。
在这本新书中,McPherson博士解释了有效练习和复习的10个原则。
很少有学生知道如何有效学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浪费大量时间反复复习材料,试图将其强行灌输到头脑中。但你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也不需要忍受这种无聊。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如何以最优方式复习你的学习。本书通过科学、数学、历史、外语和技能学习的例子,旨在教你这些方法。
与Mempowered系列的其他书籍一样,本书不会重复长期以来被兜售的陈旧建议,而是利用最新的认知和教育研究,向你展示如何最大化你的学习。
本书适合认真对待学业成功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如何最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
记忆法是一类已被证明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像许多有效策略一样!)使用得太少。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记忆策略的有效性,但它们仍然是学生最少使用的正式记忆辅助工具。
虽然记忆法不能帮助你理解材料,但它们确实能帮助你记住那些你需要在某个主题上达到专业水平的许多细节——比如事物的名称、专业术语、原则列表等。
此外,记忆法可以帮助你记住标签或标记,让你能够访问成群的有意义的信息——例如,演讲的标题或考试论文的要点。由于这两个原因,记忆法在帮助你建立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帮助你为考试”突击”方面都是有价值的辅助工具。
这本简明的书涵盖:
本书是第一本Mempowered可视化指南,旨在尽可能简单地呈现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有效笔记》、《学习记忆法》和《如何学习》中详细讨论的策略,在这里以简要方式呈现,关键信息清晰简洁地列出。每个策略或原则都给出了具体示例。本书既可以用作快速参考,也可以作为最有效学习策略的简化指南,适合那些想要相对简单的例子和简短解释的人。
本书将于2014年初上市。
记忆力提升的书籍和课程自古典时代以来就已存在,在当今信息泛滥的环境中,它们尤其盛行。但受欢迎并不能保证有用,很少有人从这些书籍和课程中获得任何持久的益处。
部分问题在于,大多数流行的记忆力提升书籍和课程仅仅着眼于教授一些策略。但你是否习惯性地、恰当地使用有效的记忆策略——这才是永久性记忆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取决于几个因素,而不仅仅是了解策略本身。
你需要了解你的记忆是如何工作的,理解何时使用每种策略是正确的,以及知道如何使用它。你还需要有信念来帮助你坚持练习,直到它成为一种习惯。
这就是本书旨在教给你的。
你是否在记住生日和纪念日、约会和差事方面有困难?
你是否有时发现自己在一个房间里,却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
你是否因为忘记自己已经做过而最终把事情做了两次?
在困扰我们的所有记忆失误中,忘记我们的意图——生日、约会、我们打算做的差事——是最严重的,紧随其后的是那些我们忘记自己在做什么的走神时刻。
这些常见记忆失误的特殊问题在于,它们往往对他人来说非常明显。比任何其他记忆失误更甚,忘记未来的事情会让他人感到受伤和恼怒,给我们带来遗憾和尴尬。而走神不仅仅是令人恼火的,还可能是危险的。
许多人认为这类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变老的自然结果,或经历更年期的结果,或是因为某种”天生的”性格缺陷。但记住未来的事件,以及记住你正在做什么或刚刚做了什么,都是记忆任务,就像任何其他记忆任务一样,受制于你的技能。技能是可以学习的。
要学习或提高一项技能,你需要了解有效的策略以及如何练习它们。本书帮助你理解这些记忆和注意力失误,并向你展示如何克服它们。
与 Mempowered 系列书籍一贯的风格一样,这本充分引用参考文献的书籍基于认知研究人员的工作,通过解释你需要了解的内容来帮助你永久性地提高记忆技能,以便有效和恰当地使用这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