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笔记的基础 (The Foundations)
导言 & 第 1 章:笔记为思考服务
核心观点
- 笔记不仅仅是记忆的辅助,更是思考发生的场所。
- 区分 “记录笔记(Note-Taking)” (为回忆) 和 “制作笔记(Note-Making)” (为创造)。
- 知识花园 (Knowledge Garden) 隐喻: 你的笔记系统应像花园一样,需要持续培育,它会随着时间有机生长。
- 与物思考 (Thinking with Things): 思考并非完全发生在大脑中,我们通过与工具和环境的互动来思考,即 “扩展心智”(Extended Mind)。
第 2 章:制作简短笔记
核心观点
- 原子化原则: 一则笔记,一个概念。 这是未来灵活连接和重组的基础。
- 四个基本区别: 记录 vs. 制作;常青笔记 (Evergreen) vs. 短暂笔记;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现在的你 vs. 未来的你。
- 实用技巧: 使用 Markdown 格式,为笔记清晰命名,并采用 ISO-8601 (YYYY-MM-DD) 日期格式。
核心行动卡片
行动:将笔记视为思考的场所,而非仅仅是记录的工具。
原理:扩展心智 (Extended Mind)
- 思考并非完全发生在大脑内部,而是通过我们与环境、工具(如纸笔)的互动共同完成的。
知识点
- 物理学家费曼认为,在纸上演算不是“记录思考”,其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
- 区分记录笔记(为回忆)和制作笔记(为创造)。
行动:为每一个独立的概念创建一则“原子化”的简短笔记。
原理:模块化与可重组性
- 原子化的笔记就像乐高积木,可以在未来以无限种方式被连接和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洞见。
知识点
- 常青笔记 (Evergreen Notes):指那些原子化、概念导向、密集链接且不断演进的笔记。
- 避免冗长的“一本书一则笔记”,而是将书中的核心概念拆分出来。
行动:写笔记时,要想着是在为“未来的你”而写。
原理:上下文会随时间流逝
- 几个月后,你将忘记今天的思考背景。笔记必须包含足够的上下文才能独立存在,对“未来的你”依然有价值。
知识点
- 最小可行笔记 (MVN):包含刚好足够的上下文,使之在未来能被理解。
- 推荐使用 ISO-8601 (YYYY-MM-DD) 日期格式,以保证长期可用性。